韵宓 作品

第420章 墨鼎融道祛戾毒,水晶碎影藏浩劫(第2页)

黑影浑身一颤,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倒在地上,手中的青铜刀“哐当”落地。灵枢快步上前,用青铜符贴在黑影的眉心,符面泛着青金,将他体内的戾气快速净化。黑影的眼神渐渐恢复清明,不再凶狠,取而代之的是迷茫:“我...我怎么会在这里?我不是在守护秘库吗?刚才...刚才像被什么东西控制了一样...”

“你被墨渊的戾气控制了,”灵枢的声音温和,“现在戾气已被净化,你若愿意,可随我们回广利坊,我会教你真正的墨家医道,让你明白‘兼爱济世’的真谛。”

黑影沉默片刻,缓缓摇头:“我师父背叛了墨家,我又助纣为虐,不配再学墨家医道。你们快走吧,余孽的大部队肯定快到了,再晚就来不及了!”

灵枢不再多言,拿起青铜盒与滤毒网图纸,带着素问、陈默快速离开秘库,沿着密道返回广利坊。刚走出密道,就看到远处的墨家古迹方向传来阵阵厮杀声,显然玄清道长的佯攻已吸引了余孽的主力。

回到广利坊医棚时,已是未时,玄清道长也已带着队伍返回,虽然道袍上沾着血迹,脸上带着疲惫,却成功牵制了余孽,没有人员伤亡。“快熬制新解药!”灵枢大喊,将圣火朱砂与滤毒网图纸交给素问,“玄清道长,麻烦你带道家弟子在百草鼎周围布下地脉引气阵;陈默,你按图纸编织滤毒网,青铜丝记得用圣火熏烤半个时辰;李主管,你负责称量药材,确保配方精准。我们要在日落前熬制出第一剂‘道墨融贯祛戾汤’,治好病情反复的患者!”

众人立刻行动,玄清道长带着三位道家弟子,在百草鼎周围按“坎、离、震、巽”四象方位摆放太极符,符面用毛笔蘸着地脉灵液绘制,泛着淡金,再用清心银丝连接符与鼎的气口,银丝在空中泛着微光,像一条金色的网;陈默则坐在医棚角落,用青铜丝与火绒草纤维编织滤毒网,青铜丝先在圣火盏旁熏烤,泛着淡金,再按图纸的“经纬交错”方式编织,每一寸都仔细打三个矩尺结,动作虽生疏却认真;素问与李修远则将艾草、黄芪等药材放在滤毒网上过滤,去除杂质与隐性戾气。灵枢将圣火核心放入百草鼎中,再次划破掌心,将三滴鲜血滴在鼎内。血液一接触核心,鼎身瞬间泛着刺眼的青金,与地脉引气阵相互共鸣,鼎内的圣火变得更加旺盛,泛着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医棚,连棚外的引戾丝都停止了蠕动,快速消散。“加入药材!”灵枢大喊,素问将过滤后的药材一一加入鼎中,鼎内的药液泛着青金,与圣火的光芒相互呼应,散发出浓郁的药香,比之前的解药更具穿透力,闻一口都让人感觉浑身舒畅。

半个时辰后,第一剂“道墨融贯祛戾汤”熬制完成。灵枢用白瓷碗舀出一碗,小心翼翼地递给之前病情反复的老妇人。老妇人颤抖着接过碗,慢慢将药液喝下去,药液刚入喉,她就忍不住发出一声舒服的叹息:“暖...从喉咙一直暖到肚子里,身上的寒气都散了不少...”

片刻后,老妇人的呼吸变得平稳有力,脸上的绿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从浓绿变成淡绿,再变成正常肤色。她缓缓坐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臂,惊喜地说:“不疼了!身上一点都不疼了,也不喘了!大夫,您这药也太神了,比之前的药效果好多了!”

周围的医者和百姓纷纷围拢过来,发出惊叹声,有的百姓甚至激动得鼓掌。陈默放下手中的滤毒网,激动得手舞足蹈:“成功了!我们成功了!灵枢先生,您太厉害了!道墨融合的疗法真的能彻底净化变异戾气!”

灵枢脸上也露出笑容,可心中却仍有一丝不安——余孽既然能想到用残魂之力增强戾气,肯定还有后招,这场胜利或许只是暂时的。他望向终南山的方向,天边的阳光渐渐变得柔和,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四、未时道墨融新术

未时的广利坊,阳光变得温暖,像一层薄纱覆盖在坊内的街道上。医棚周围挤满了百姓,有的来领取新熬制的“道墨融贯祛戾汤”,有的来感谢医疗队,还有的百姓主动带着自家的药材和食物前来支援,整个坊内都充满了希望的气息,之前的恐慌与绝望消失得无影无踪。

灵枢、素问、玄清道长和陈默则在医棚内,忙着教其他医者和百姓制作滤毒网、布地脉引气阵,希望能将这种道墨融合的疗法推广到汴京的其他坊区,彻底平定疫灾。

医棚左侧,素问正耐心地教一位中年妇人编织滤毒网。妇人手中拿着青铜丝与火绒草纤维,动作略显笨拙,青铜丝总是从指间滑落。“编织滤毒网要注意,”素问拿起一根青铜丝,示范着编织的动作,“经线用粗青铜丝,每两根之间的距离要保持一寸,纬线用细火绒草纤维,要紧紧贴着经线编织,每编织一寸,就要打三个矩尺结——这样才能确保滤毒网的密度,既能过滤戾气,又不会阻碍药材的药效。”

妇人跟着素问的动作,慢慢编织,虽然仍有些生疏,却比之前熟练了不少:“多谢素问大夫!之前我家相公染了疫病,用了这新熬的药,当天就好转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学会了编织滤毒网,就能帮你们多熬些药,救治更多百姓!”

医棚右侧,玄清道长则在教三位太医院的医者布地脉引气阵。他手持太极符,在地面上画出“坎、离、震、巽”四象方位,耐心讲解:“布阵时,太极符要按‘坎北、离南、震东、巽西’的方位摆放,符与符之间的距离要相等,用清心银丝连接时,银丝要保持紧绷,不能有褶皱——这样才能确保地脉之气顺畅地流入百草鼎,增强鼎的净化力。另外,布阵时要念诵‘地脉咒’,咒音要平稳,不能有停顿,否则阵力会减弱。”

一位医者跟着玄清道长念诵咒语,手指轻轻调整清心银丝的位置:“玄清道长,道家的地脉阵术与墨家的机关医道结合,效果竟这么好!之前我们用传统的方法熬药,最多只能缓解症状,现在用了道墨融合的疗法,竟能彻底治愈,真是大开眼界!”

医棚中央,灵枢则在给陈默讲解改良脉诊仪的使用技巧。他将仪盘贴在一位健康百姓的手腕上,仪盘指针泛着淡金,稳定地转动:“这改良脉诊仪的仪盘指针,泛金代表脉气正常,泛绿代表有轻微戾气,泛黑则代表戾气已侵入骨髓。你要学会根据指针的转动速度判断脉气的强弱——指针转得快,说明脉气旺盛;转得慢,则说明脉气虚弱,施针时要减轻力度,避免伤了患者的经脉。”

陈默认真地记录在笔记本上,时不时提问:“灵枢先生,墨家的机关医术这么精妙,能制作出脉诊仪、滤毒网这么好用的医具,为什么现在知道的人这么少?反而道家的医术越来越多人学习,连太医院都以道家医理为主呢?”

灵枢沉默片刻,眼神带着一丝怅然,他望着医棚外忙碌的百姓,声音温和却带着沉重:“墨家讲究‘兼爱济世’,却过于执着于机关术与武力。晚唐战乱时,许多墨家传人为了保护医典和百姓,与墨渊的傀儡拼死一战,牺牲了自己;幸存的传人又因墨家‘非攻’的理念,不愿参与朝堂争斗,渐渐隐于民间。而道家则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将医道与阴阳、地脉、清心等理论结合,既符合百姓对‘天人合一’的认知,又能被朝堂接受,所以渐渐崛起。”

他顿了顿,拿起案上的《墨道医器录》,轻轻抚摸着封皮上的青铜纹:“不过,墨家医道的精髓并没有消失。你看这地脉引气阵,用的是道家的阵术,却需要墨家的百草鼎才能发挥最大效果;这滤毒网,用的是墨家的机关编织法,却需要道家的阴阳水浸泡才能增强滤毒力。道墨本就同源,墨家的‘兼爱’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本质上都是为了百姓的安宁。现在墨家虽然渐渐隐于历史长河,但其医道的精髓却通过与道家的融合,得以延续,这也是一种传承。”

玄清道长也凑上前,手中握着一杯刚泡好的艾草茶,语气感慨:“灵枢先生说得对。我上清观的先祖曾与墨家传人共同研究医道,留下‘道墨同源,济世为根’的训言。现在虽然墨家的名号渐渐被人遗忘,但墨家的机关医道、‘兼爱济世’的理念,都已融入道家医术和其他医派中,成为医道传承的一部分。就像这‘道墨融贯祛戾汤’,若没有墨家的圣火朱砂与机关滤毒网,没有道家的地脉引气阵与阴阳调和法,都无法彻底净化变异戾气。这就是‘墨隐道兴’的真谛——传承不在于名号是否存在,而在于精髓是否延续。”

陈默似懂非懂地点头,在笔记本上写下“道墨同源,济世为根”八个字,眼神变得更加坚定:“先生,道长,我明白了!我以后要好好学习道墨融合的医道,像你们一样,为百姓治病,为医道传承尽力!”

就在这时,一位禁军士兵快步走来,身上的铠甲沾着尘土,脸上带着焦急:“灵枢先生!不好了!汴京府传来紧急消息,西城的安业坊也出现了疫病患者,症状与广利坊的相似,只是戾气更浓,普通的‘道墨融贯祛戾汤’根本没用,患者服用后半个时辰就病情反复,请求您立刻过去支援!”

灵枢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心中的不安应验了:“怎么会这么快?我们刚熬制出新解药,安业坊就出现了新的患者,而且戾气更强,肯定是余孽在暗中搞鬼,他们改良了戾气!”

玄清道长也脸色凝重,手中的艾草茶洒出几滴,却浑然不觉:“看来余孽已经知道我们改良了解药,所以再次增强了戾气的毒性。我们必须尽快赶到安业坊,用新的方法治疗患者,同时查明戾气增强的原因,否则其他坊区也会陆续出现患者,我们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灵枢点头,立刻安排:“素问,你留在广利坊,继续熬制‘道墨融贯祛戾汤’,教其他医者和百姓使用道墨融合的疗法,确保广利坊不再出现新的患者;我带玄清道长、陈默和二十名禁军,去安业坊支援,查明戾气增强的原因;李主管,你负责联系汴京府和太医院,让他们派更多人手,加强其他坊区的防护,防止余孽再次投放戾气罐或使用引戾丝。”

众人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行动。素问留在医棚,继续指导百姓制作滤毒网;李修远则掏出墨家机关螺,快速联系外界;灵枢带着玄清道长、陈默和禁军,提着装有百草鼎、圣火核心、滤毒网的青铜箱,快速朝着安业坊的方向赶去。

安业坊的景象比广利坊初次爆发疫病时更惨:黑雾弥漫,泛着浓绿,比广利坊的黑雾更浓,能见度不足五尺;街道上躺着不少患者,有的已经失去了气息,身上的绿斑泛着黑色,显然是被更强的戾气侵蚀;几个官差戴着防毒面罩,正艰难地将尸体抬上板车,脸上满是恐惧。

“快布地脉引气阵!熬制新解药!”灵枢大喊,率先冲进黑雾,三齿刀挥出,刀背的金光将周围的黑雾驱散,为身后的人开辟出一条通道。玄清道长带着道家弟子快速布阵,陈默则负责编织滤毒网,灵枢则用改良脉诊仪为患者诊断,用应急祛戾针暂时压制病情。

就在新的“道墨融贯祛戾汤”快要熬制完成时,灵枢袖中的青铜符突然剧烈发烫,烫得他几乎握不住手中的脉诊仪,符面泛着的青金光芒中,再次浮现出墨瑶祖师的虚影。这次,祖师的表情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凝重,衣袂无风自动,青铜药杵泛着的光芒也带着一丝焦虑。

“灵枢、素问,”墨瑶祖师的声音带着急切,“余孽找到了水晶棺的碎片,用碎片的力量增强了戾气!这种新的戾气带有水晶棺的极寒之气,普通的道墨融合疗法无法净化,需用镇邪鼎与圣火核心的合力,再加入‘终南山圣火根’,才能彻底平定!”

祖师抬手一挥,符面光芒中浮现出圣火根的样子:根身泛着金红,像燃烧的火焰,根须缠绕着青金光芒,“圣火根藏在终南山的圣火潭底,潭底有墨家的‘护根阵’,只有墨家血脉才能通过阵法,取出圣火根。你们需尽快前往,否则水晶棺的碎片会越来越多,戾气也会越来越强,三日内就会蔓延至整个汴京,到时候整个汴京都会被冰封,变成一座死城!”

虚影渐渐消散,青铜符恢复正常,灵枢的脸色沉到了谷底。他望着安业坊内痛苦挣扎的患者,又看了看手中的圣火核心,心中清楚——这是一场豪赌,若去终南山取圣火根,安业坊的患者可能会因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若不去,整个汴京都会陷入浩劫。

玄清道长也脸色苍白,声音带着颤抖:“终南山现在肯定被余孽团团围住,他们既然能用水晶棺碎片增强戾气,肯定也在圣火潭布下了天罗地网,我们去取圣火根,相当于自投罗网——可若不去,汴京的百姓就会有生命危险,我们该怎么办?”

灵枢握紧三齿刀,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犹豫:“就算是龙潭虎穴,我们也要去!为了汴京的数万百姓,为了道墨医道的传承,就算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他转向陈默,语气郑重,“陈默,你留在安业坊,用‘道墨融贯祛戾汤’暂时压制患者的病情,尽量拖延时间,等我们取回圣火根,再熬制能净化水晶棺戾气的解药;玄清道长,你跟我去终南山,我们兵分两路,务必在三日内取回圣火根,阻止浩劫!”

五、酉时戾变留悬念

酉时的终南山,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诡异的橘红,像凝固的鲜血。山间的黑雾比安业坊更浓,泛着浓绿,与水晶棺碎片散发的极寒之气混合,形成一道半透明的屏障,将圣火潭团团围住。屏障内,空气都仿佛被冻结,偶尔有一滴水珠从空中落下,还未触地就变成冰粒,砸在地面上发出“嗒嗒”声。

灵枢和玄清道长躲在一块巨大的青石后,青石表面结着一层薄冰,泛着幽蓝,是被水晶棺碎片的寒气冻伤的。两人都戴着用圣火灰烬混合麻布制成的防毒面罩,面罩边缘泛着淡金,能暂时抵挡寒气与戾气的侵袭。

灵枢从青石后探出头,望向圣火潭的方向——潭水呈圆形,直径约十丈,水面泛着幽蓝,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潭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一块巴掌大的水晶碎片,泛着幽蓝光芒,正是水晶棺的碎片。碎片周围站着五十多个傀儡,个个手持青铜刀,刀身泛着黑气与寒气,眼神空洞,像一群没有灵魂的冰雕,整齐地围着石台,防止任何人靠近。

“余孽果然在这里守着,”灵枢压低声音,气息透过面罩传出,带着一丝白雾,“圣火潭底的圣火根,只有墨家血脉才能取出,我去潭中取根,你在岸边布下阴阳阵,吸引傀儡的注意力,等我取出圣火根,我们就立刻撤离。”

玄清道长点头,从袖中掏出二十枚加强版的太极符,符面用圣火灰烬与地脉灵液混合绘制,泛着浓金:“你小心点,水晶棺碎片的寒气很邪门,不仅能冻伤身体,还能冻结脉气,若被寒气侵入体内,戾气会更快地吞噬你的生机。我会尽快布好阵,用阵力牵制住傀儡,为你争取至少一刻钟的时间。”

灵枢点头,悄悄绕到圣火潭的另一侧,这里的傀儡相对较少,只有五个。他脱下厚重的医袍,露出里面的青铜符——符面泛着青金,能暂时抵挡寒气。灵枢深吸一口气,纵身跳入圣火潭中,出乎意料的是,潭水并不冷,反而带着一丝暖意,这是圣火根散发的热量,将周围的寒气悄悄驱散。

他朝着潭底游去,越往下,暖意越浓,潭水也从幽蓝变成淡金。潭底的泥沙中,泛着一道耀眼的金红光芒,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正是圣火根!根身约三尺长,泛着金红,根须缠绕着青金光芒,与灵枢的圣火核心产生强烈共鸣,核心在他怀中微微发烫,仿佛在呼唤圣火根。

灵枢伸出手,刚触碰到圣火根的根须,潭水突然剧烈颤动,水面泛着的幽蓝光芒瞬间变得刺眼,水晶棺碎片的寒气竟顺着潭水快速蔓延下来,像无数根冰针,刺得灵枢浑身剧痛。“不好!”灵枢心中一惊,加快了拔根的速度,他双手握住圣火根的根部,用力一拔——圣火根被成功拔出,根身泛着的金红光芒更盛,将周围的寒气快速驱散。

灵枢拿着圣火根,快速朝着水面游去,可刚到水面,就被十几个傀儡围住。为首的傀儡首领手持一把泛着黑气与寒气的青铜刀,刀身比其他傀儡的更长更宽,显然是被水晶棺碎片的力量强化过。“想跑?没那么容易!”傀儡首领的声音沙哑,像两块冰相互摩擦,他挥刀朝着灵枢砍来,刀风带着寒气,将周围的潭水都冻成了冰粒。

灵枢挥起三齿刀,刀背的矩尺纹泛着金光,挡住傀儡首领的攻击。“当”的一声脆响,金光与寒气碰撞,灵枢被震得后退两步,手臂传来一阵刺骨的寒意,像是被冰锥刺入,寒气顺着手臂快速蔓延,他的指尖竟开始结冰。“玄清道长,快布阵!”灵枢大喊,声音带着痛苦。

玄清道长早已布好阴阳阵,见灵枢遇险,立刻念起道家“镇邪咒”,阵内的淡金光芒瞬间变得耀眼,将周围的二十多个傀儡困住。“快过来!”玄清道长大喊,手中的拂尘挥出,银丝泛着淡金,将靠近灵枢的傀儡一一挡开。

灵枢趁机冲出傀儡的包围,快速游到岸边,上岸后,他立刻将圣火根抱在怀中,用体温温暖着根身,同时掏出圣火盏,将青金光芒对准手臂上的寒气——寒气遇到圣火,发出“滋啦”声,快速消散,手臂的疼痛感也减轻了不少。

两人快速离开圣火潭,朝着广利坊的方向跑去,可身后的傀儡紧追不舍,水晶棺碎片的寒气也越来越浓,地面上的草木都被冻成了冰雕,连空气都仿佛被冻结,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刺骨的寒意。“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灵枢喘着气,脚步渐渐变慢,“傀儡太多,我们根本甩不掉他们,再跑半个时辰,我们就会被寒气冻僵。”

玄清道长从袖中掏出一枚泛着淡金的青铜符,符面刻着道家的“传送阵”:“这是上清观的‘应急传送符’,能将我们传送到广利坊的医棚,只是使用后会消耗我一半的修为,接下来的几个时辰,我无法布任何阵法。”

灵枢点头,语气急切:“事不宜迟,快用传送符!只要能把圣火根带回广利坊,熬制出能净化水晶棺戾气的解药,就算你暂时无法布阵,我们也能依靠禁军和百姓的力量应对。”

玄清道长将传送符贴在两人的胸口,符面泛着淡金,开始吸收周围的灵气。他闭上眼睛,口中念起传送咒语,符面的光芒越来越盛,将两人包裹在其中。就在传送即将完成,两人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时,一道黑气突然从斜后方袭来,速度快如闪电,精准击中了玄清道长的后背。

玄清道长喷出一口鲜血,鲜血在空中变成冰粒,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传送符的光芒也暗了几分。“是余孽的总舵首领!”灵枢大喊,挥刀挡住首领的第二波攻击,三齿刀与首领的青铜刀碰撞,发出“哐当”脆响,“你快走,我来挡住他!”

玄清道长摇头,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圣火根塞给灵枢,同时加大了咒语的力度:“你带着圣火根走,一定要熬制出解药,守护好百姓和道墨医道的传承!我来拖住他们,快走!”

传送符的光芒变得刺眼,将灵枢彻底包裹,灵枢最后看到的,是玄清道长被数十个傀儡围住,却仍挥着拂尘抵抗的身影,还有总舵首领手中握着的另一块水晶棺碎片——碎片比石台上的那块更大,泛着的幽蓝光芒更盛,与灵枢怀中的圣火根产生强烈的能量对冲,根身的金红光芒竟微微暗淡了几分。

灵枢的身体瞬间消失在原地,下一秒,他被传送到了广利坊的医棚内。刚落地,他就看到素问和陈默焦急的眼神,医棚内的圣火盏泛着青金,却无法驱散他身上残留的寒气,他的眉毛和胡须都结着一层薄冰。

“灵枢!你没事吧?玄清道长呢?”素问快步上前,扶住灵枢摇摇欲坠的身体,语气带着担忧。

灵枢握紧怀中的圣火根,根身的暖意驱散了部分寒气,他的眼中满是愧疚与坚定:“玄清道长为了掩护我,被余孽围住了,我们必须尽快熬制出能净化水晶棺戾气的解药,然后去救他!另外,余孽手中还有另一块水晶棺碎片,比我们看到的更大,他们肯定想集齐碎片,复活墨渊,我们的时间最多只有三日!”

就在这时,医棚外传来一阵“轰隆”声,地面剧烈颤动,像是发生了地震。灵枢快步走到棚边,掀开麻布门帘——远处的天空中,一道幽蓝的光柱冲天而起,与终南山的方向相互呼应,光柱周围的黑雾快速汇聚,泛着浓绿与幽蓝,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像一只张开的巨眼,盯着广利坊。

“是余孽在尝试融合两块水晶棺碎片!”灵枢的声音冰冷,握紧了手中的三齿刀,“他们一旦成功融合碎片,就能释放出更强的戾气,整个汴京都会被冰封!我们必须在碎片融合前,熬制出解药,阻止他们!”

可灵枢没发现,他怀中的圣火根泛着的金红光芒中,竟隐隐浮现出水晶棺的虚影,虚影与余孽手中的碎片相互呼应,像是在召唤着什么;更没发现,广利坊的地脉突然泛着幽蓝,与终南山的地脉产生强烈共鸣,地面下传来一阵细微的震颤,与终南山青铜棺的震颤声频率相同,像是在渴望着水晶棺碎片的融合,渴望着墨渊的复活。

素问和陈默也发现了天空中的异常,脸上满是恐惧。灵枢望着那道幽蓝的光柱,又看了看怀中的圣火根,心中清楚——这场跨越唐宋的医道坚守之战,在水晶棺碎片的威胁下,迎来了最关键的时刻。道墨融合的医道能否战胜水晶棺的极寒戾气?玄清道长能否平安脱险?余孽是否还有更多的水晶棺碎片?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而他,必须带着道墨传承的希望,在三日之内,打赢这场关乎天下苍生的浩劫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