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御医院中传薪火,戾气窥心藏暗谋
御医院中传薪火,戾气窥心藏暗谋
一、辰时传习院启院
辰时的长安太医院,晨雾如碎玉般洒在 “御医传习院” 的青瓦上,瓦缝间还沾着昨夜的露水,泛着冷光,与檐角悬挂的青铜铃相互映照。传习院的朱门由终南山松木打造,木纹里透着淡淡的松针药香,门扉上刻着的墨家矩尺纹与道家太极图相互缠绕,纹路间嵌着极细的青铜引气丝 —— 这是灵枢按《墨道机关谱》特意添加的,能感应戾气靠近,一有黑气,丝端就会泛出幽绿。门楣悬挂的八枚青铜铃,铃身分别刻着 “医、道、融、贯、兼、爱、济、世” 八字,缀着的引气丝随风轻晃,发出 “叮叮” 脆响,与院内传来的 “大医精诚” 吟诵声相互呼应,声浪穿过传习院的朱门,引得太医院的宫人都驻足倾听。
院内的青铜书架顶天立地,架身刻着墨瑶祖师亲笔书写的 “草木有灵,医道无疆”,架上摆满了灵枢团队编纂的《医道融贯典》副本 —— 副本封面用墨家 “九蒸九晒” 的麻纸制成,贴着泛金的护典符,符面刻着 “非攻” 二字,能隔绝戾气。书架旁的石台上,放着尊三寸高的圣火盏,灯芯用终南山圣火余烬制成,泛着淡金,与典籍的护典符产生共鸣,符面微光透过书页,在地面投出个微型的 “融气阵” 虚影。
灵枢和素问站在院中央的木台上,身着融合三家元素的青色医袍 —— 灵枢的医袍,领口绣着墨家 “兼爱” 二字,用圣火余烬染就的金线绣成,遇热则亮,此刻在晨光下泛着淡金;袍角缀着西域火绒草纹样,草叶边缘用青铜丝勾勒,走动时会轻轻颤动。素问的医袍则更显雅致,鬓角银链垂着的青铜小鼎,鼎身刻着西域火神祠的圣火纹,鼎耳缠着极细的道家阴阳丝,一靠近弟子们腰间的墨家令牌,鼎身就轻轻颤动,鼎内传出极细的 “嗡” 响,像是在与令牌共鸣。
台下站着八位新晋御医,皆是经过层层筛选的佼佼者:太医院世家子弟李默,身着月白医袍,腰间挂着家传的 “脉诊玉牌”,初时对墨家机关术颇有疑虑,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传习所出身的沈青,穿着粗布短衫,袖口还留着之前被戾气灼伤的疤痕,手里捧着的机关笔记本,封皮上有他亲手刻的 “改过” 二字;苏晓则穿着淡绿衣裙,鬓角别着支药草簪,笔记本上画满了改良器械的草图;还有西域选派的医者阿依莎,戴着尖顶帽,腰间挂着西域火神祠的青铜药壶,壶身刻着精美的火神纹,与她手中的《火神医典》封面纹路相同。八位弟子都捧着墨家机关笔记本,眼神满是敬畏与期待,望着木台上的灵枢和素问,等待着传习的开始。
“今日传习院启院,传的不仅是医术,更是‘济世初心’,” 灵枢的声音透过木台旁的墨家扩音螺 —— 螺壳用青铜打造,刻着矩尺纹,能将声音放大且不失真,传遍整个传习院,“墨家医道讲究‘非攻兼爱’,视百姓性命为圭臬,哪怕是街边乞丐,也与皇室贵胄同等重要;道家医理注重‘阴阳调和’,求长效固本,讲究‘治未病’,不让小病拖成大病;西域医术善‘祛邪快准’,用放血、火疗解燃眉之急,三者各有侧重,却能融贯互通。”
他顿了顿,从药箱里取出台机关脉诊仪 —— 仪盘是青铜制的,边缘嵌着十二枚青铜针,针尾红绳缠成 “非攻结”,盘心刻着太极图,与道家阴阳理论相呼应。“这是墨家传下来的‘辨脉仪’,能测脉气流速,辨体质寒热,比传统脉诊更精准,” 灵枢将脉诊仪放在木台上,仪盘泛着青金,与台下弟子的墨家令牌产生共鸣,针尾红绳轻轻颤动,“李默,你出身御医世家,精通传统脉诊,今日便由你先试,用它给沈青诊脉,说说他的脉气特征。”
李默虽对机关术有疑虑,却也不敢怠慢,郑重走上前,按灵枢之前教导的 “三指定穴、仪盘校准” 之法操作 —— 他先将沈青的手腕放在仪盘旁的脉枕上,脉枕是墨家机关枕,内藏导气丝,能将脉气传导至仪盘;再用指尖轻按沈青的 “寸口穴”,同时转动仪盘上的青铜旋钮,校准灵敏度。片刻后,仪盘指针颤动三下,泛出淡金,针尾红绳的 “非攻结” 也稳定下来。
“沈师兄脉气平稳,一息三至,是常脉,” 李默的声音带着几分惊讶 —— 他没想到机关仪竟能如此精准,“只是指针尾端微颤,频率约为五息一次,应是之前被戾气所伤,虽已痊愈,却仍有极细的引气丝残留,需慢慢调理。”
灵枢点头,赞许地拍了拍李默的肩膀:“不错!不仅要辨脉型,更要知成因,这才是‘明医’。沈青曾被墨渊的戾气控制,虽经圣火净化,却仍有引气丝藏在经脉深处,需用‘黄芪火绒汤’每日一剂,调理三月,方能彻底清除,这便是道家所说的‘治未病’—— 防微杜渐,不让旧疾复发,更不让戾气有机会再次侵入。”
沈青闻言,感激地看向灵枢:“多谢先生关怀,弟子定会按时服药,绝不让之前的错误重演。”
就在这时,苏晓突然举手,手里捧着枚改良后的小火神针 —— 针身比普通火神针细一半,针尾加了个青铜制的 “导气结”,结上缠着西域火绒草纤维与墨家机关丝,泛着淡青。“先生,弟子按《医道融贯典》中‘器械改良’的思路,将西域火神针与墨家机关丝结合,在针尾加了‘导气结’,” 苏晓将针递到灵枢面前,眼神满是期待,“这结能精准吸附经脉中的戾气,还能通过丝端颤动,提示医者针气的流向,您看是否可行?”
灵枢接过火神针,指尖轻轻触碰导气结,针身突然泛出淡青,与他袖中的青铜符一碰,符面瞬间亮了三分,符面映出的微光中,竟浮现出极细的引气丝虚影 —— 显然,这改良针能精准感应戾气。“善!” 灵枢笑着点头,将针举给众人看,“墨家讲究‘巧传则求其故’,创新不是凭空臆想,是在传承基础上补弊救偏。这改良针,解决了传统火神针‘吸附戾气不精准’的问题,可列入新疗法,供所有御医使用,苏晓,你立了大功!”
苏晓激动得脸颊泛红,低头道:“弟子只是做了该做的,若没有先生的教导和《医道融贯典》的启发,弟子也想不出这改良之法。”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 “嗡” 的轻响,声音细微却极具穿透力,门楣的青铜铃突然泛出幽绿,原本清脆的铃音变得尖锐刺耳,像是在发出危险预警。灵枢袖中的护典符 —— 这是墨瑶祖师遗留的信物,瞬间发烫,他急忙将符贴在机关脉诊仪上,仪盘竟浮现出极淡的黑气,像一层薄纱覆盖在指针上,黑气一接触符光,就发出 “滋滋” 的细微声响。
“有戾气!是墨渊的人在院外作祟,想干扰传习!” 灵枢眼神一凛,握紧腰间的三齿刀,刀背矩尺纹泛着金光,与院内的圣火盏产生共鸣,“他们想用戾气乱我们的心神,让弟子们在实操中出错,毁了传习院的名声!”
话音刚落,玄机子快步从太医院方向赶来,手里握着枚道家太极符 —— 符面用朱砂绘制,中间嵌着极细的青铜片,泛着淡金。他走到传习院门前,将符贴在门上,符面一亮,与青铜铃的幽绿碰撞,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发出 “滋滋” 声。“是墨渊的‘扰心咒’!” 玄机子经验丰富,一眼就认出了咒术,“此咒能通过声音传播,乱人心神,让初学医者操作失误,甚至会让被戾气伤过的人复发旧疾!还好传习院提前布了‘墨道镇邪阵’,地面刻着的矩尺纹能吸附戾气,暂时能挡住咒术,只是我们需尽快找出施法者,不然咒力会越来越强!”
阿依莎拔出腰间的西域弯刀,刀身刻着精美的火神纹,在晨光下泛着金光,她快步走到院门前,刀刃对着院外的方向,眼神警惕:“弟子愿守住院门!墨渊想斩断医道传承,我们偏要让薪火相传,让他的阴谋落空!我西域医者,绝不会让他毁了三家融贯的医道!”
灵枢望着众人坚定的眼神,心里满是欣慰 —— 从传习所到融合阁,再到如今的传习院,墨家医道的传承,终于在更多人心中扎根。他举起手中的《医道融贯典》,声音沉稳而有力:“开工!让我们以医术为刃,以医德为盾,守住这份传承,护长安百姓安康,让墨渊的戾气,无处可藏!”
二、午间实操遇诡扰
日头升到正中,阳光透过传习院东院的天窗,洒在青砖铺就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东院的中央,摆着尊三尺高的青铜鼎,鼎身刻着 “融气阵” 的纹路,纹路间嵌着极细的青铜丝,与鼎内煮着的 “黄芪火绒汤” 相互呼应 —— 汤面泛着淡金,冒着袅袅热气,空气中弥漫着药香与圣火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今日的实操课,是难度极高的 “融气针法”,需结合墨家机关定位、道家子午流注与西域火绒草熏烤,对医者的精准度与综合素养要求极高。
“融气针法的关键,在于‘三法合一’,” 灵枢站在鼎旁,手里拿着枚改良火神针,对着八位弟子讲解,“先用墨家机关脉诊仪定位穴位,确保针不偏毫厘;再按道家子午流注,选气血最盛的时辰施针,今日寅时已过,可选用‘卯时大肠经旺’的时机,针对‘尺泽穴’‘列缺穴’等肺经相关穴位,借气血之力增强针效;最后用西域火绒草熏烤针身,让针气带着草气,更快吸附戾气。三者缺一不可,稍有差池,就可能伤了患者经脉。”
他指着身边的阿依莎:“李默,你先上手实操,给阿依莎施针。按寅时肺经旺的原理(虽过寅时,阿依莎肺经仍有残留戾气,需针对性治疗),选‘尺泽穴’,用苏晓改良的火神针,注意针尾导气结要对准脉气流向,火绒草熏烤时,火候需‘温而不燥’—— 以针身泛淡青为宜,否则会伤了阿依莎的肺经。”
李默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紧张,从药箱里取出改良火神针,先放在圣火旁熏烤 —— 火绒草是阿依莎特意带来的西域纯草,泛着淡青,一靠近圣火就发出 “嗡” 的轻响。待针身泛淡青,李默按机关脉诊仪提示的位置,将针轻轻刺入阿依莎的 “尺泽穴”,动作小心翼翼,生怕出错。
可针刚刺入半寸,阿依莎突然皱眉,轻轻 “嘶” 了一声:“李师兄,针气有些滞涩,像是被什么东西挡住了,流不到经脉深处,反而有些刺痛。”
灵枢心里一沉,快步上前,低头查看针尾的导气结 —— 只见导气结竟泛着极淡的幽绿,与之前遇到的墨渊戾气颜色相同。他立刻从药箱里取出试毒叶,轻轻贴在导气结上,叶片瞬间变黑,还冒着极细的青烟:“是戾气!这针被人动了手脚,针尾导气结上缠了极细的引气丝,一接触人体脉气,就会释放戾气,阻碍针气流通,还会让患者感到刺痛!”
他掏出青铜符,轻轻贴在针尾,符面一亮,幽绿的颜色渐渐褪去,导气结恢复淡青,阿依莎也松了口气:“不疼了,针气也顺了,能感觉到气在往肺经走。”
“肯定是墨渊的傀儡混进太医院,污染了我们的教具!” 灵枢的眼神变得凝重,“传习院的教具都存放在太医院库房,由专人看管,能接触到教具的,只有太医院的老御医和负责库房的宫人,傀儡定在其中!”
众人立刻检查其余教具 —— 三枚火神针、两本机关笔记本、甚至连脉诊仪的导气丝上,都发现了极细的引气丝,泛着幽绿,一靠近圣火就发出 “滋滋” 声。沈青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握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又是傀儡!之前我被他们的戾气控制,差点害了先生和传习所的弟子,今日绝不让他们毁了传习院的实操课,毁了其他师弟师妹的学习机会!”
他突然从药箱里掏出三枚青铜针,是墨家传下来的 “醒神三针”,针尾红绳缠着火绒草纤维,泛着淡金。“弟子愿当‘活靶’,” 沈青说着,用针尖在自己的 “百会穴” 轻刺 —— 这是墨家 “以身试针” 的传统,为了确保教具安全,让其他弟子能放心学习,“弟子曾被戾气伤过,对戾气更敏感,用我的脉气检测教具,能更快发现问题,确保师弟师妹们安全操作!”
灵枢看着沈青坚定的眼神,心里满是感动 —— 这个曾误入歧途的弟子,如今已真正明白 “医者担当” 的含义。“好!你有这份勇气,便是合格的墨家传人,” 灵枢点头,转身对其他弟子分配任务,“苏晓,你负责记录沈青的脉气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提醒;阿依莎,你用火神镜反射圣火,净化剩下的教具,确保没有戾气残留;李默,你重新施针,这次要仔细感受针气的流向,有任何滞涩,都要及时调整,不要慌。”
实操重新开始,沈青屏息凝神,感受着针气在经脉中的流动,李默则小心翼翼地调整针的角度与深度。“针气顺了!” 沈青突然喊道,声音带着几分兴奋,“只是在‘列缺穴’处有轻微滞涩,应该是针的角度偏了半寸,往外侧调一点试试!”
李默立刻按沈青的提示调整,将针往外偏了半寸,针尾导气结瞬间泛出淡金,阿依莎也举起火神镜,将圣火的光芒反射到针身上,镜光与鼎内的汤气相互共鸣,泛出青金,笼罩着整个施针区域。“太好了!针气完全通了,能感觉到戾气在被针气吸附,” 沈青的脸上露出笑容,“李师兄,你这次的角度很准,比之前稳多了!”
李默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 这是他第一次成功施针 “融气针法”,之前的疑虑与紧张,此刻都化为了成就感。“多谢沈师兄提醒,若不是你,我还不知道要调整多少次,” 李默真诚地说,“以后还要向你多学习,多请教。”
就在这时,院外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打斗声,伴随着青铜兵器碰撞的 “哐当” 声,李三带着几个禁军匆匆跑来,盔甲上还沾着灰尘,显然是刚从太医院库房赶来。“灵枢先生,不好了!” 李三的声音带着急切,还喘着粗气,“太医院库房发现三个穿灰布衫的傀儡,他们想偷《医道融贯典》的副本,被库房守卫发现后,不仅反抗,还在库房放了戾气,好多医典都被污染了!”
灵枢和弟子们立刻放下手中的教具,跟着李三赶往库房。库房内一片混乱,三个傀儡手持青铜刀,刀身泛着黑气,正与禁军缠斗,地面上散落着几本被戾气污染的医典,书页泛着幽绿,还冒着青烟,库房的梁柱上,也贴着泛黑的引气丝,与傀儡身上的戾气相同。
“用融气针法制敌!” 灵枢大喊,这是检验弟子们实操成果的关键时刻,“融气针法不仅能治病,还能制敌 —— 对准傀儡的‘曲池穴’‘气海穴’施针,这两处是戾气聚结的关键穴位,刺之可散其戾气,让他们失去反抗能力!”
苏晓反应最快,掏出改良火神针,对准最靠近的傀儡 “曲池穴” 一刺,针尾红绳泛着淡金,傀儡的动作瞬间变得迟缓,手臂垂了下来,青铜刀 “哐当” 掉在地上。“有效!” 苏晓激动地喊道,“这针真的能散戾气!”
沈青则用机关脉诊仪快速定位另一个傀儡的 “气海穴”—— 仪盘指针疯狂颤动,泛着幽绿,显然是戾气最浓的位置。“李默,快,对准他的‘气海穴’下针,用之前的角度,稳一点!” 沈青指挥着,李默立刻上前,按沈青的提示施针,傀儡果然浑身一颤,眼神变得空洞,不再反抗。
剩下的一个傀儡见同伴被制,变得更加疯狂,从袖中甩出条黑色锁链,链上的倒钩泛着黑气,朝着苏晓缠来。灵枢眼疾手快,挥起三齿刀,刀背矩尺纹泛着金光,精准挡住锁链,“当” 的一声脆响,锁链被震开,倒钩上的黑气也被金光驱散。“够了!” 灵枢的声音带着威严,“墨渊的阴谋不会得逞,你们这些傀儡,若再执迷不悟,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他趁机上前一步,刀背狠狠砸在傀儡的肩膀上,傀儡惨叫一声,倒在地上,被禁军上前绑住。
从三个傀儡的怀里,众人搜出了一个青铜盒,盒身刻着墨渊的印记,泛着幽绿。打开盒子,里面藏着一本用黑气书写的医书,书页上写着 “传习院弟子,初七皆为鼎引”,字迹扭曲,还泛着极细的引气丝,一靠近圣火就发出 “滋滋” 声。“墨渊想让我们误以为这是本医书,用它来教学,实则书里藏着‘控心咒’,” 灵枢握紧青铜盒,眼神凝重,“只要弟子们翻看这本书,就会被咒术控制,变成他的傀儡,初七时成为鼎引!还好我们及时发现,不然传习院就成了他培养傀儡的地方,后果不堪设想!”
回到传习院,众人用圣火净化库房的医典与梁柱,确保没有戾气残留。灵枢望着围在身边的弟子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后怕,却也更坚定了守护传承的决心。“今日之事,是警示,” 灵枢的声音沉稳,“传承之路从非坦途,墨渊会用尽一切手段阻挠,我们需时刻警惕,更要坚守本心 —— 只有心正,才能不被戾气所惑,不被咒术控制。记住,医者的手,是用来救人的,不是用来害人的;医者的心,是用来济世的,不是用来谋私的。”
弟子们齐声应和,眼神坚定,沈青更是握紧了手中的改良火神针:“先生放心,弟子们定守住本心,不让墨渊的阴谋得逞,不让您和祖师的心血白费!”
三、未时秘境寻传承
未时的阳光开始西斜,金色的光变得柔和,透过传习院的天窗,洒在弟子们的身上,给每个人都镀上了一层金边。经历了上午的戾气侵扰,传习院的气氛却愈发庄重 —— 灵枢决定带弟子们去太医院地下的 “墨家秘境”,寻找墨瑶祖师留下的传承信物,让他们亲身感受墨家医道的渊源与厚重,明白 “传承” 二字的真正含义。
“太医院地下,藏着一处墨家秘境,是墨瑶祖师当年在长安行医时所设,” 灵枢站在传习院的青铜书架前,手指轻轻抚摸着架上的《黄帝内经》,“里面藏着祖师的‘济世针’与‘医道心鉴’,是墨家医道的核心传承。今日带你们去,不仅是让你们见识祖师的遗物,更是让你们明白 —— 墨家医道的传承,不仅是器械与疗法,更是‘兼爱’之心,是‘济世’之志。”
他按 “左三右二、上一下四” 的顺序,轻轻推动书架上的《黄帝内经》—— 这是秘境的机关开关,书页是用墨家机关纸制成,能感应特定的推力。随着 “轰隆” 一声闷响,青铜书架缓缓移开,露出个三尺宽的暗门,门内泛着淡青微光,地面刻着密密麻麻的矩尺纹,组成个巨大的 “引气阵”,阵眼处泛着淡金,与灵枢的青铜符相互呼应。
“进去后,要跟着我的青铜符走,” 灵枢率先走进暗门,青铜符泛着淡金,照亮前路,“地面的引气阵能吸附戾气,也能引导我们找到秘境核心,但若是走错了路径,就会触发机关,射出青铜针,针上缠着的引气丝虽不致命,却会让人暂时失去力气,你们一定要小心。” 弟子们跟在灵枢身后,小心翼翼地踩着引气阵的纹路前行。暗道两侧的墙壁上,刻着墨瑶祖师的行医壁画:有的画着她用机关术制作 “祛邪车”,为西域百姓治病的场景;有的画着她与道家隐士、西域医者共同研究医典的画面;还有的画着她在长安街头为乞丐施针,不收分文的场景。壁画色彩虽已斑驳,却仍能看出当年的温暖与庄重,让弟子们都屏住呼吸,静静感受着墨瑶祖师的 “兼爱” 之心。
秘境深处,是个圆形的密室,中央放着个三尺高的青铜台,台面上铺着墨家传下来的 “防火布”,上面摆着两件信物:一枚三寸长的青铜针,针身刻着 “济世” 二字,泛着青金,针尾红绳缠着火绒草纤维,与灵枢的三齿刀产生强烈共鸣;还有一本泛黄的 “医道心鉴”,书页是用墨家麻纸制成,封皮上有墨瑶祖师的亲笔签名,书页间夹着几片干燥的火绒草,泛着淡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