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 章 罐头厂。(第2页)

骆瑾芝和赵今安对视一眼,也不想过多浪费时间精力。

骆瑾芝去签合同,就按照两万一年。

赵今安想了想问:“那个罐头厂给村里补贴吗?”

“那个本来是县里的企业,效益不好了才到村里....”

妇女主任很健谈:“赵总你还年轻可能不懂,那个时候还讲究下岗,九几年效益好的时候,厂里有几百人。”

“现在厂里只剩下一百人不到了。”

“外地人都走了,现在就剩下村里的人在里面做事。”

“工资不高,做一天休一天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干,外出打工了。”

“那这个罐头厂属于谁的?”

赵今安问道:“是属于村里的?还是属于个人的?”

“厂房和地这些属于村里的。”

村支书接过话:“蒋县长八几年还是90年在这里当厂长,那个时候厂里效益最好,后面就调走了,这也算是他的龙兴之地!”

“后面又来了两任厂长,渐渐的罐头厂就不行了。”

“后面的事你们年轻人不懂,骆总应该经历过。”

“村支书,我年纪也不大。”

骆瑾芝有点郁闷:“那蒋厂长怎么来了?”

“蒋厂长本来是在城里单位上班的。”

妇女主任笑眯眯,有点胖:“是她的爱人,哪一年记不清了,她的爱人调过来当厂长,大概是蒋增年想他模仿自已....”

“谁知道....铁饭碗没了。”

“但她的爱人也没走,又努力了两年,还把厂买下来了。”

“结果你们看到了,确实效益不行了。”

赵今安和骆瑾芝大概都听懂了。

“那她的爱人呢?”

骆瑾芝听得有点入迷问道。

“她的爱人不知道得了什么病,人没了。”

妇女主任感慨道:“那个时候蒋厂长还怀着孕,她爱人去城里治病了,她就天天往村里跑....后面就接手了罐头厂,坚持了下来。”

“也不知道她坚持什么?”

“等于她现在就是租了村里的厂房在做,不是以前有点销路,还有她父亲给她找点销路,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那她一年给村里多少钱?”

骆瑾芝问了句。

“这个就不好和你们说了。”

村长年纪最大,敲了敲旱烟:“你们吃饭那家人就是她的远房堂叔,芷晴也算给村里做了好事,不然那几十个人去哪里找工作?”

“还有,你们的水厂.....”

骆瑾芝承诺:“村长你放心,一样的待遇我们肯定优先招村里的人。”

村长点了点头,又敲了敲旱烟。

“走,我带你们去看看。”

从村委会出来,村长带路,沿着江往上游走。

骆瑾芝其实早就叫了专业人士来勘测地形,要引水建厂房,还有住房,这些都要绘图。

“我们这里就算一条小溪,一年四季都没有干涸过。”

老村长指着山上的一条小沟说道。

走了一会,他又指着前方:“呐,那就是罐头厂。”

“那几栋6层住房,以前都是外地人,早就都搬走了,现在没人住,看起来破破烂烂快要倒了。”

“现在在里面做事的,不是铁饭碗了。”

赵国华问了句:“买断工龄补了多少钱?”

老村长苦笑道:“铁饭碗的时候又没我们的份,想进厂还要托关系。”

“那些房子都是个人的,卖不掉就丢在这个地方没人管,蒋厂长的爱人那个时候也没钱买,就和村里签了份经营合同,不然罐头厂早没了。”

“老村长。”

这时蒋芷晴牵着蒋婉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