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一水果 作品

第275章 这地,种的是金子还是寂寞?(第2页)

车子刚进入云溪镇的地界,周阳就被眼前的景色给吸引了。

青山如黛,绿水含烟,大片的农田和果园错落有致,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草木香。

可越往里开,他就越觉得不对劲。

路边的村庄,房子大多老旧,看不到什么新盖的楼房,村里的年轻人更是稀少,只有一些老人和孩子。

风景是真美,贫穷也是真穷。

他把车停在一个叫“下溪村”的村口,走了进去。

村里很安静,他溜达到一片桃园,看到一个皮肤黝黑、皱纹深刻的老大爷,正佝偻着腰给桃树剪枝。

“大爷,忙着呢?”周阳笑着凑了过去。

老大爷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憨厚地笑了笑:“是啊,城里来的老板吧?”

“我就是随便看看。”周阳递上一根烟,“大爷,您这桃子长得真好,是什么品种啊?”

“这叫‘云溪水蜜桃’,是我们这儿的特产!”一说起桃子,老大爷顿时来了精神,脸上满是自豪,“皮薄肉厚,甜得很,拿到城里,可比那些普通桃子好吃多了!”

“那肯定卖得很好吧?”周-阳顺着话问道。

谁知,老大爷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垮了下去,叹了口气。

“好啥啊!”他摆了摆手,满脸的无奈,“好吃有啥用?咱们这路不好走,也没个正经的合作社,收桃子的贩子把价钱压得死死的,一块钱一斤,爱卖不卖。”

“刨去农药、化肥、人工,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就挣个辛苦钱。”

周阳的眉头皱了起来:“政府没给什么扶持政策吗?比如搞个品牌,或者做电商?”

“扶持?”老大爷冷笑一声,朝着村东头努了努嘴。

“老板,你看到那个亮晶晶的玻璃房子没?”

周阳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的田埂上,赫然矗立着一座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代化建筑。

玻璃幕墙,钢结构,造型前卫,门口还挂着一个巨大的牌子——“云溪镇智慧农业展销中心”。

“看到了,挺气派的。”

“气派?”老大爷的语气里全是嘲讽,“那玩意儿花了小一千万!说是要帮我们网上卖桃子,搞乡村旅游。去年剪彩的时候,市里、镇里的领导都来了,可热闹了!”

“那现在呢?”

“现在?”老大爷往地上啐了一口,“剪彩那天开了一天门,之后就一直锁着,草都长一人高了!我们申请盖大棚的补贴款,修机耕路的水泥钱,听说全都填到那个无底洞里去了!”

周阳:“……”

好家伙,智慧农业展销中心?我看是智商税缴纳中心吧。

吴坤这浓眉大眼的,玩的不是面子工程,这简直是往农民心口上撒盐啊。

他跟老大爷告了别,绕到了那座“展销中心”前。

果然,大门紧锁,玻璃上积了厚厚一层灰,周围杂草丛生,一片荒凉。透过玻璃往里看,里面空空如也,只有几张东倒西歪的展板。

这个地方,不像展销中心,更像一座建在希望田野上的纪念碑,纪念着那些被挥霍掉的民脂民膏和农民们破碎的致富梦。

周阳默默地拿出手机,从各个角度,把这座荒诞的建筑,拍了下来。

他终于深刻地理解了,系统提示里的那种【无奈】与【失落】,究竟从何而来。

那不是冰冷的数据。

那是无数农民,用一年的汗水,也换不来一个公平的价格;是用对政府的信任,却只换来一座冰冷的、毫无用处的“丰碑”。

他回到车里,脸上的笑容已经彻底消失了。

对付吴坤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把自已包装成“老黄牛”的干部,必须用一种更“朴实”的方式,让他自已把那层伪装给撕下来。

他拨通了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吴坤的电话。

“喂,吴局长,我是周阳。”

电话那头,吴坤的声音立刻变得受宠若惊,还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沙哑和疲惫:“哎呀,周市长!您好您好!有什么指示?我刚从田里回来,信号不太好。”

周阳的语气很轻松,像是在分享新发现。

“没什么指示,就是今天来云溪镇转了转,发现我们临海的农村,真是个宝藏啊!”

吴坤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但嘴上还是打着哈哈:“周市-长您过奖了,农村工作难啊,我们就是做点基础工作,给领导们守好后院。”

“吴局长太谦虚了!”周阳笑了笑,“我刚才可是看到了你们的‘大手笔’啊!那个智慧农业展销中心,搞得非常现代,非常有气魄!为我们临海的农业,挣足了面子!”

吴坤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还以为周阳是被他那个得意之作给镇住了,连忙顺着杆子往上爬:“哎,让周市长见笑了!我们也是想创新一下思路,提升一下我们临海农业的形象嘛!”

“不不不,这思路非常好!”周阳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正好,”周阳话锋一转,声音依旧温和,“我对咱们市的乡村振兴很感兴趣,想找个机会,向吴局长你这位老农业,好好学习学习。”

“这样吧,明天上午,你陪我再到像‘展销中心’这样,让你引以为傲的‘金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