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一水果 作品

第259章 文化?能当饭吃吗?

周阳最近感觉自已像个专业的“管道疏通工”。

临海市这条主动脉上,刚通完人才引进的“中层梗阻”,又捅开了教育领域的“利益血栓”。

整座城市的发展,肉眼可见地变得顺畅起来。

“市长,这是今天早上市民服务热线转过来的表扬信,全是感谢您推动教育改革的!”

林小雨抱着一沓打印出来的信件,像只献宝的小松鼠,跑进了办公室。

“还有咱们‘临海发布’公众号论区全是给您点赞的!”

周阳正端着杯大红袍,享受着难得的清闲。

听到这话,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却故作平静:“行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做了实事,他们自然看得到。”

嘴上淡定,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特别是看到系统面板里那金光闪闪的四万积分,和那个名为【未来教育之城全景规划图】的史诗级奖励,周阳就感觉浑身舒坦。

这波操作,血赚。

他抿了一口茶,目光落在了临海市的整体发展沙盘上。

星云科技代表的产业龙头,有了。

教育新政代表的民生保障,也安排上了。

一个城市,光有钢筋水泥和代码是不行的。

还得有点……灵魂。

“小雨,你觉得咱们临海,现在最缺的是什么?”周阳突然问道。

林小雨愣了一下,认真地想了想:“嗯……缺一个像您这样又能干又帅的市长?”

周阳被她这记直球马屁拍得差点没绷住。

“说正经的。”

“正经的啊……”林小雨歪着头,看着窗外的高楼大厦,“我觉得,好像缺了点文化味儿。周末除了逛商场看电影,都不知道能带孩子去哪儿。”

周阳赞许地看了她一眼。

小姑娘跟在自已身边久了,看问题的眼光也越来越准了。

“说得对。”周阳站起身,走到沙盘前,“经济是骨架,民生是血肉,那文化,就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气质。”

“骨架和血肉都强壮起来了,这灵魂,也该补补钙了。”

他拿起电话,拨给了市政府总机。

“帮我接一下文化广电旅游局,我找孙明局长。”

……

半小时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孙明,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走进了周阳的办公室。

孙明大概五十出头,地中海发型梳理得油光瓦亮,手里常年盘着一对文玩核桃,走起路来,肚子比人先到。

“周市长,您找我,有什么指示?”孙明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但那笑容,总感觉有点浮于表面。

“孙局长,坐。”周阳指了指沙发,“没什么指示,就是想跟你聊聊,咱们市文化建设的事。”

“哦?文化建设?”

孙明一屁股坐下,熟练地把那对核桃在手里转得咔咔作响。

“周市长您真是高瞻远瞩啊!不过呢,”他话锋一转,带上了几分过来人的教诲口吻,“咱们临海现在是发展经济的关键时期,精力还是要集中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

“毕竟,经济才是硬道理嘛。文化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不能当饭吃啊。”

周阳听着这熟悉的论调,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又来了。

体制内甩锅学第二讲:虚无缥缈,不如吃饭。

“孙局长说得有道理。”周阳顺着他的话说,“但我们引进来的人才,他们不光要吃饭,也需要精神食粮。”

“我看了下资料,我们市的图书馆,还是二十年前建的吧?里面的设施,是不是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市中心的博物馆,场馆也不大,展品常年不更新。这跟我们临海现在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可不太匹配啊。”

孙明一听这话,盘核桃的手都停了一下。

建图书馆?修博物馆?

那得花多少钱?工程周期多长?还一点油水都没有。

他立刻换上一副“为您着想”的表情,语重心长地说道:“市长,您想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心情,我特别理解!但是,建场馆这种事,投入大,见效慢,性价比太低了!”

“依我看,咱们不如换个思路。”孙明的眼睛亮了起来,“我最近正在策划一个‘临海之夜’大型文艺演出,准备请几个一线歌星过来,在体育中心开个演唱会!”

“您想啊,到时候全城轰动,媒体一报道,咱们临海的知名度‘嗖’一下就上去了!这多有面子!这才叫短平快的项目!”

周阳微笑着听着,心里已经开始吐槽了。

好一个短平快。

请几个明星来对对口型,捞一笔门票钱,再拉一笔赞助,最后做个漂亮的ppt报上来,说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套路,他当秘书的时候都见腻了。

“孙局长的想法很有创意。”周阳不动声色,“不过,一场演唱会,热闹是一时的。我们更需要的,是能让市民长久受益的文化设施。”

“这个……市长,财政的钱,还是要花在刀刃上嘛。”孙明开始哭穷,“我们局里今年的预算,本来就紧张……”

周-管道疏通工-阳,看着眼前这位新的“堵点”,心里已经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