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你演,我看着你演(第2页)
……
专项工作组准备的考斯特商务车上。
周阳亲自拿着话筒,客串起了讲解员。
“各位专家,我们现在行驶的,是临海市的‘滨海大道’,也是我们未来‘智慧港口’的交通主轴。左手边,就是我们正在规划的高新科技产业园。”
他指着窗外一片已经平整好的广袤土地。
“按照规划,这里将是我们临海未来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星云科技如果落户,整个园区最好的地块,就是为你们预留的。”
周阳的讲解,没有一句废话,全是干货。
数据翔实,逻辑清晰。
宋佳和她身后的技术团队,听得都很认真,不时地点头,或者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车内的气氛,专业而高效。
然而,总有那么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哎,宋总,您看!路边那栋楼!”
林建业突然指着窗外一栋不起眼的厂房,大声说道。
“那是‘宏图电子’!咱们临海的老牌企业了!老板我熟,非常有魄力!他们最近也在搞转型,想往人工智能上靠呢!我觉得,跟星云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嘛!”
车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他吸引了过去。
周阳的眉头,几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宏图电子?
一个做低端小家电代工的厂子,负债率都快百分之八十了,就指望着画个Ai的饼去骗补贴。
跟星云科技合作?
它也配?
没等宋佳开口,周阳就微笑着接过了话头。
“林顾问真是心系我们临海的本土企业啊。”
他先是客气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
“不过,星云科技是全球Ai产业的生态构建者,他们的核心诉求,是寻找一个能承载他们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亚太研发总部的战略节点。”
“宏图电子的业务方向,和星云的战略布局,关联性可能……不是那么强。”
周阳顿了顿,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又拉了回来。
“宋总,各位专家,请看大屏幕。这是我们专门为星云定制的园区配套方案。除了土地和税收优惠,我们更看重产业生态的建设。”
“我们计划,在三年内,为园区引入三家国家级实验室,五所985高校的人工智能研究院。确保星云在这里,能拥有国内最顶尖的人才供应链和技术孵化池。”
“我们卖的,不只是一块地,而是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周阳的声音,沉稳而充满自信。
宋佳的眼睛,明显亮了一下。
她转过头,深深地看了一眼周阳,眼神里的欣赏,毫不掩饰。
这个年轻的副市长,比她想象的,还要专业,还要敏锐。
他太清楚星云科技想要什么了。
林建业在一旁,脸色有点发青,张了张嘴,却没能再说出什么。
他感觉自已就像个跳梁小丑。
……
一天的考察,紧凑而高效。
从高新园区,到深水港码头,再到能源供应中心。
周阳的专项工作小组,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专业素养和执行力。
所有的介绍,都有精准的数据支撑。
所有的提问,都有详尽的预案解答。
晚上的工作宴,也被安排在酒店一间安静的多功能厅里。
没有推杯换盏,没有客套寒暄。
就是简单的自助餐,方便大家随时拿着盘子,凑在一起,继续讨论白天的技术细节。
林建业全程黑着脸。
他精心准备的那些“节目”,什么海上夜游,什么本地大佬的私人宴请,一个都没用上。
他感觉自已被完全架空了。
这个姓周的年轻人,简直油盐不进!
宴会进行到一半,他找了个机会,把宋佳拉到一边。
“宋总,您看,周市长这边安排得是挺好,就是……太严肃了点。”
林建业压低声音,苦口婆心地说道。
“咱们来都来了,总得跟地方上,多联络联络感情嘛。很多事情,在酒桌上,一句话就解决了。我认识几个本地很有实力的企业家,要不我……”
“林顾问。”
宋佳淡淡地打断了他。
“我这次来,是代表星云科技,来做项目评估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她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冰冷。
“周市长和他的团队,非常专业。他们提供的所有信息,都正是我们需要的。我很满意。”
“我希望,接下来的考察,我们能继续保持这种高效的节奏。至于其他的事情,就不劳你费心了。”
说完,宋佳便转身走开,端着一杯咖啡,径直走向了正在和她技术总监讨论算法模型的周阳。
只留下林建业一个人,端着酒杯,僵在原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