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全省的标杆(第2页)

从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到桥梁垮塌应急预案,从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保障预案,每一个预案都力求做到细节化、标准化、可操作化,甚至精确到每一步的负责人、联系方式和所需物资。

林薇则积极组织了消防演练、防汛演练、网络攻防演练、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演练等一系列实战化活动。

演练现场,干部职工们穿戴整齐,按照预案流程,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模拟操作。虽然只是演练,但周阳那句“宁可十防九空”的警示,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每个人的心里,让他们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精力,甚至比平时工作还要认真。

特别是信息中心,赵宇更是铆足了劲,仿佛打了鸡血一般。

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攻关,协调各方资源,从硬件采购到软件开发,从数据接口对接,到系统集成测试,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初步建成了昭明市交通运行监测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位于交通局大楼顶层,占据了整整一层,面积宽敞,装修充满未来科技感。

正中央是一块由几十块巨大Led屏幕拼接而成的屏幕墙,上面实时显示着昭明市的交通路网图,精确到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路口。

密密麻麻的绿色、黄色、红色线条,代表着不同路段的交通流量和拥堵状况,如同城市的血管和脉搏,清晰可见。

屏幕的另一侧,是实时更新的气象云图、水文数据、重点工程视频监控画面,以及各类预警信息,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

几十台电脑前,工作人员戴着耳机,眼睛紧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每一个指令都迅速传达。

这里,简直就是昭明市交通的“超级大脑”和“最强神经中枢”。

周阳亲自视察了指挥中心,他站在屏幕墙前,看着那些跳动的数据,以及模拟的交通流线,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小赵,干得漂亮!这效率,这成果,简直是奇迹!”他毫不吝啬地拍了拍赵宇的肩膀,眼中充满了赞许。

赵宇显得有些腼腆,但眼中却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

“局长,这只是初期版本。我们还在不断优化算法,引入更多的人工智能模块,让它更‘聪明’,更‘灵敏’,未来它甚至能预测交通拥堵,提前给出疏导方案。”

周阳点头:“很好。这套系统,就是我们昭明市交通的‘眼睛’和‘耳朵’,甚至是‘大脑’。它能让我们在危机来临前,提前预警,快速响应,真正实现‘智慧交通’的精髓。”

他激活了【风险评估与管理(初级)】技能,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感觉整个城市交通的脉搏都在自已掌控之中。

这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让他感到无比踏实和自信。

他甚至能预感到,未来的某个时刻,这个中心将发挥出它真正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