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送佛送到西(第2页)

有了新的系统工具,周阳的底气更足了。他仔细分析着【流言溯源】的结果。

很快,几个关键的传播源头浮出水面。

其中一部分,果然是那些与金桥公交集团有密切业务往来的公司。

比如那家提供“天价车辆维护”的小汽修厂,还有那家承接“线路规划咨询”的皮包公司。

这些公司在李金桥倒台后,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生怕被查到自已与金桥集团的非法利益输送。

于是,他们便不遗余力地散布谣言,试图将水搅浑,把责任推给周阳。

另一部分源头,则指向了交通局内部。

公共交通管理处的某些人,赫然在列。

特别是那几位在李金桥时期,与金桥集团对接最为频繁,平日里油水捞得最足的科长、副科长。

这些人,显然是怕周阳深究下去,拔出萝卜带出泥,所以才急着跳出来泼脏水。

【果然是内外勾结,狼狈为奸。不把这些暗地里使绊子的家伙揪出来,这公交改革还真不好推。】

周阳眼中闪过一丝冷冽。

他没有选择在局里公开辟谣,也没有去找那些散布谣言的人对质。

那样的效果不大,反而可能打草惊蛇。

他将【信息溯源】和【流言溯源】分析出的,关于这些公司和局内人员恶意散布谣言、干扰调查的初步证据,以及他们可能与金桥集团存在不正当利益往来的线索,再次整理成一份匿名材料。

这一次,他用上了刚刚获得的【证据链加固(临时)】功能。

系统仿佛在他的脑海中构建了一个虚拟的案情分析室。

那些零散的线索、模糊的指向,在系统的辅助下,被迅速串联、补充、印证。

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被放大、关联,形成了更加坚实的证据链条。

例如,某家供应商散布谣言的群聊天记录截图(通过特殊网络技术手段获取)。

例如,公管处某位科长与金桥集团某高管在私密场合的合影(来自某个被策反的“污点证人”的匿名爆料)。

这些经过【证据链加固】处理后的材料,指向性更强,说服力也大大增加。

周阳再次通过那个安全渠道,将这份“加料”的匿名报告,送到了市纪委相关负责人的手中。

【送佛送到西,帮人帮到底。纪委的同志们,第二批‘弹药’已送达,请注意查收。希望你们的‘意大利炮’能瞄得更准一点。】

做完这一切,周阳依旧像往常一样上下班,处理公务,指导攻坚小组的工作。

仿佛那些恶毒的流言,根本不存在一般。

但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却在悄然涌动。

一天下午,周阳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他接通了电话。

“喂,哪位?”周阳平静地问道。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一个经过处理的、有些沙哑的男声。

“周局长是吧?”声音带着一丝阴阳怪气。

“有事吗?”周阳的语气依旧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