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小范围试点
“同时,利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实时预测流量,动态调整绿灯时长和相位差,让绿波效益最大化!”“至于被限制流量的支路,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周边路网的信号灯联动,引导车辆提前绕行,避免在路口堆积。”
这个方案,相比于之前的小修小补,无疑是激进的。
它打破了以往“雨露均沾”的信号配时思路,旗帜鲜明地“保主舍次”。
几个年轻人都被周阳的大胆设想惊呆了,但看着模拟模型中那畅快流动的绿色线条,和显著下降的拥堵指数,又觉得热血沸腾。
“周局,这个方案……理论上可行,效果也最好,但是……”小李有些犹豫,“会不会引起支路那边更大的拥堵和反弹?”
“风险是有的。”周阳点头,“但数据显示,只要我们引导得当,支路的压力完全在可控范围内。而且,主干道效率的提升,最终会惠及整个区域路网。”
“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一点风险,就放弃最优解!”
方案很快被整理出来,提交到了局技术委员会进行评审。
消息一出,交通局内部顿时议论纷纷。
技术评审会安排在局里最大的会议室。
除了技术委员会的几位老专家,各相关处室的负责人也悉数到场,连一直“关心”此事的王副局长,也端着保温杯,坐在了靠前的位置。
气氛,有些微妙。
攻坚小组的小李负责汇报方案,小伙子虽然做了充分准备,但面对一众资深前辈和领导,还是有些紧张,声音微微发颤。
方案汇报完毕,短暂的沉默后,质疑声立刻响了起来。
“这个方案太激进了!”一位头发花白的总工程师皱着眉头,“大幅延长主路绿灯,压缩支路时间,这不就是把拥堵从南大街转移到周边小路吗?治标不治本!”
“对啊,”建设处的处长附和道,“支路堵死了,到时候市民投诉起来,压力还不是我们担?”
“还有,这个所谓的‘智能调控’,系统可靠性怎么样?万一出故障,造成大面积瘫痪怎么办?”秩序管理处的负责人也提出了担忧。
各种质疑、担忧,甚至是一些隐晦的反对意见,如同潮水般涌向周阳和他的年轻团队。
王副局长慢悠悠地喝了口茶,放下杯子,不咸不淡地开口了:“嗯……周局长这个思路很大胆,精神可嘉。不过,技术方案嘛,还是要稳妥一点好。步子迈得太大,容易……对吧?”
他没有明说,但意思很明确:这方案,我不看好。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凝重。
几个年轻人的脸色都有些发白,显然被这阵仗吓到了。
【内心:来了来了,压力怪登场了!不拿出点真本事,今天这关怕是过不去了。】
【弹幕:围攻光明顶!阳哥顶住啊!】
【弹幕:老同志们:我们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
【弹幕:阳哥:但我懂数据,会算命(不是)】
周阳站起身,走到了投影幕布前。
他没有急着反驳,而是先示意小赵,调出了更详细的模拟数据和对比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