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玉音谏帅(第2页)
“全凭陛下圣裁。”杨贵妃这次不置可否。只要不涉及统兵之权,她也不愿过多干预。
“恳请陛下成全!”杨国忠再度叩首,额头紧贴地面,姿态卑微如犬。
他心中盘算得清楚,此战陈玄礼虽不能亲征,但有龙武军和李乾、郭子仪出战,必能分得大功。
太子李亨协理军务,也能沾光;就连李林甫远在长安,也能靠掌控辎重分一杯羹。唯独他杨国忠,若不能参与此战,必将一无所得!
只要李隆基应允,凭他得宠之势,再加上后宫四姐妹的助力,翻云覆雨、贪天之功又有何难?如此良机,岂能错过!
“嗯...”李隆基沉吟片刻,终究不忍拂了众美人的情面。
若再拒绝,只怕真要上演“罢朝”的戏码,到那时他的“性福”可就堪忧了。
“也罢,朕准你随军出征,任副将之职,听候哥舒翰、李乾调遣。”
“谢陛下隆恩!”杨国忠闻言大喜,方才还如丧考妣的模样瞬间焕发生机,活似打了鸡血般精神抖擞。
“李爱卿以为如何?”李隆基目光转向李乾,征询他的意见。
殿中四美的视线齐刷刷落在李乾身上,或期盼,或警告,各怀心思。
“臣谨遵圣命。”李乾心知此时反对无益,话锋却是一转:“只是...”
“只是什么?”李隆基眉头微蹙。
“臣有两处顾虑。”李乾早已成竹在胸,“其一,杨大人位高权重,入军后若不服调遣,恐误大事。此战关系国运,又胜负难料,容不得半点差池。”
不待李隆基开口,杨国忠便抢着表忠心:“陛下明鉴,臣必当令行禁止,绝不敢有违军令!”
“既如此...”李隆基略一思忖,招手示意高力士取来随身佩剑:“此剑随朕二十余载,今日赐予爱卿。见剑如见朕,若杨钊违抗军令,卿可持此剑先斩后奏!”
这尚方宝剑的赏赐远超李乾预期。他本只想设个伏笔,未料竟得此利器,当即郑重谢恩接过。
“其二,”李乾继续道:“杨大人这身子骨,恐怕难耐吐蕃高原之苦,还望陛下三思。”
古人虽无“高原反应”之说,却也知晓吐蕃气候特异。
“陛下!”杨国忠挺直腰杆,活像只斗胜的公鸡,高声道:“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李将军若是不信,尽管操练臣便是!”
李乾故作迟疑:“杨大人,非是下官有意为难,实在是高原征战非比寻常...”
“李将军。”杨贵妃突然开口,声音如清泉流响:“既然杨钊有此决心,何不成全了他?”
想到今日若非贵妃相助,局面恐难收拾,李乾略一沉吟:“既是贵妃娘娘开口,臣自当遵命。只是这训练之法...”
“你尽管按军规行事。”杨贵妃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若是他吃不得苦,军法处置便是。”
“臣,遵旨。”李乾嘴角掠过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
丞相府内,李林甫正伏案批阅公文。长子李岫匆匆入内,行礼道:“父亲,宫中传来消息,杨钊要随军出征吐蕃了。”
“哦?”李林甫手中朱笔一顿,眼中精光乍现:“他终于按捺不住了?”
待李岫将事情始末道来,李林甫突然仰天大笑:“妙哉!杨钊啊杨钊,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分明是自投罗网!”
李岫愕然:“父亲何出此言?杨钊此番分明是要抢功...”
“蠢材!”李林甫冷哼一声,“那李乾早已设下天罗地网,杨钊却欢天喜地往里钻。一个市井之徒,靠着女人往上爬,能成什么气候!”
他搁下朱笔,冷笑道:“传令下去,让咱们的人好生‘关照’这位杨大人。既然他要建功立业,咱们岂能不助他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