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香闺谋帅(第2页)
待高力士领命而去,杨国忠早已喜形于色,忙不迭地叩首谢恩,谀词如潮。
三夫人莺声燕语,把个玄宗哄得眉开眼笑,连花白的胡须都翘了起来。殿中谄媚之气弥漫,却无人觉得刺鼻,反倒个个陶醉其中。
殿中唯有杨贵妃手托香腮,眸光幽幽,似在沉思。
不多时,李乾随高力士入殿。抬眼望去,但见满室生辉,恍入众香之国。
杨氏四姐妹皆是人间绝色,寻常能见其一已是难得,今日竟齐聚一堂,李乾不禁怔然。
“臣参见陛下!”李乾连忙收敛心神,恭敬行礼。
“爱卿免礼。”李隆基摆手示意,神色间仍是一贯的和蔼。
杨贵妃眼波微转,在李乾身上轻轻一掠便移开视线,继续专注地剥着荔枝。
韩国夫人目光灼灼,如猎人审视猎物般在李乾身上流连。
秦国夫人打量着这位英武将领,忽而轻呼一声“好壮”,随即双颊绯红。
虢国夫人更是眼含春水,火辣辣的目光似要将人融化。
面对如此绝色佳人,纵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怕也要化作绕指柔。李乾暗忖李隆基能在这般温柔乡中保持清醒,这份定力着实令人叹服。
“陛下召见微臣,不知有何要事?”李乾沉声问道。
李隆基略显踌躇,沉吟片刻方道:“征讨吐蕃一事,朕欲命杨钊统兵,爱卿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李乾愕然。谁人不知吐蕃之战乃他与哥舒翰苦心筹谋多时?如今箭在弦上却要临阵易帅,更荒唐的是竟换上不通兵事的杨国忠!
杨国忠见状,嘴角微扬,暗忖若李乾敢出言反对,自有满殿佳人替自己撑腰。
三夫人目光灼灼,静待回应;唯有杨贵妃依旧专注于手中荔枝,仿佛对这场交锋漠不关心。
出乎所有人意料,李乾竟躬身道:“陛下既有旨意,臣自当遵命。”
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闻言皆是一怔,檀口微张,难掩惊诧之色。她们原以为李乾必会据理力争,未料他竟如此爽快应允,着实出人意料。
杨国忠喜形于色,眼中闪烁着志得意满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执掌帅印的威风模样。
一直沉默的杨贵妃终于抬起眼帘,那双秋水般的眸子直视李乾,似要洞穿他的心思。
“爱卿...当真答应了?”李隆基难掩诧异,声音里透着几分犹疑。他本以为李乾定会极力反对,毕竟为他人作嫁衣裳这等事,任谁也不会甘心。
“陛下圣意,臣岂敢违逆?”李乾将殿中情形尽收眼底,又听出李隆基话中为难之意,心中已然明了,这位九五之尊是被几位美人逼得进退维谷。
若当场点破,只会让天子颜面尽失,反倒坐实了杨国忠挂帅之事。李乾这招以退为进,反倒让李隆基陷入深思。
果然,李隆基面色一红,欲言又止,最终只对李乾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李爱卿,杨钊不谙兵事,若由他统兵,你们真能同心协力,共破吐蕃么?”
“陛下放心,臣必当竭尽全力,不使我大唐数十万将士埋骨异域!”李乾声音平稳,不卑不亢。
“嗯!”李隆基如坐针毡,猛地起身,锐利的目光直刺李乾。
李乾坦然相对,目光清澈如水,没有丝毫闪躲。
当李隆基转向杨国忠时,那凌厉的眼神让杨国忠如芒在背,慌忙低头避让。
李乾那番话分明是在提醒,若让杨国忠这等外行统兵,一旦兵败,数十万将士将血染疆场。李隆基何等精明,岂会听不出弦外之音?细细思量之下,他也不得不承认李乾言之有理。
“这个...”李隆基目光在四美、李乾和杨国忠之间来回游移,一时难以决断。
就在此时,杨贵妃天籁般的声音悠然响起:“陛下,臣妾不懂兵事,本不该妄言。只是斗胆一问,若让杨钊挂帅,会不会寒了将士们的心?”
她话音方落,殿中霎时寂静。
虢国夫人脸色微变,韩国夫人与秦国夫人面面相觑,杨国忠更是面如土色,额角渗出细密汗珠。
李隆基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似有所悟。他缓缓坐回龙椅,手指轻叩案几,发出沉闷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