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雪的冬月 作品

第309章 迁坟改运?爱新觉罗

霜风把启运山的松柏吹得呜呜咽咽,像一群垂暮的老者在念叨往事。陆惊鸿踩着没膝的枯叶往山坳里走,靴底碾碎的柏子散出清苦的香气,混着冻土下翻涌的湿气,构成一种说不出的诡异味道。他怀里的杨公盘又开始发烫,这次的震动比在完颜秘冢时更急促,铜针死死指着前方那片被青砖围起来的建筑群——清永陵的陪葬墓区,爱新觉罗家族旁支的长眠之地。

“地师先生,这边请。”引路的是个穿藏青色马褂的老者,辫子花白,脸上沟壑纵横,却掩不住眉宇间的贵气。他是爱新觉罗?永璘,镶黄旗的后裔,如今在抚顺守陵,手里那串蜜蜡朝珠据说还是道光年间传下来的。

陆惊鸿没应声,眼睛却瞟着路边的石人石马。这些石像生本该庄严肃穆,可不知怎的,个个都像是被人抽走了魂魄,面部轮廓在晨雾里显得模糊不清,仔细看竟都朝着陵墓的反方向歪斜——这在风水上叫“背主向煞”,是大凶之兆。

“您老也别绕圈子了。”陆惊鸿终于开口,声音裹在风里有些发飘,“爱新觉罗家的祖坟,顺治爷定下的‘万年吉地’,怎么突然想起迁坟了?我可听说你们旗人讲究‘尸骨还乡’,除非是龙气尽了,否则绝不会动祖坟的一抔土。”

永璘的脚步顿了顿,喉结滚动着:“先生是明白人。不瞒您说,自打三年前长白山那截龙脉断了,这陵里就没安生过。先是守陵人的孩子接二连三夭折,接着是碑楼的琉璃瓦无故碎裂,上个月...上个月有人看到陪葬坑那边冒出绿光,像是鬼火...”

说到这儿,他突然压低声音:“族里的老萨满说,这是‘龙气外泄’,再不想办法,咱们爱新觉罗的后裔都要遭天谴。”

陆惊鸿心里一动。长白山龙脉断裂,松花江被截,现在连清朝的祖坟都出了问题,这背后肯定有只看不见的手在搅动。他想起苏清越那块刻着“陆”字的玉佩,又想起完颜秘冢里的诅咒,突然觉得这盘棋比想象的更大。

穿过神道时,陆惊鸿故意踢了踢脚下的石板。这些“丹陛石”本该刻着龙凤呈祥,可他踢到的那块却刻着只扭曲的蝎子——这是辽北赫连家的标记。看来赫连铁树的手不仅伸到了松花江,连爱新觉罗的祖坟都没放过。

“迁坟的主意是谁定的?”陆惊鸿漫不经心地问,手指却在袖管里掐算着方位。清永陵背靠启运山,前临苏子河,左有青龙山,右有白虎山,本该是“四象拱卫”的上佳格局,可现在白虎山的山脊上隐约腾起股黑气,像是被人钉进了什么东西。

“是...是京城那边的族老们定的。”永璘的声音有些发虚,“说要迁去兴京老城,那边有当年努尔哈赤爷留下的‘龙兴地’。”

陆惊鸿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远处的启运山:“您知道那山为什么叫启运山?”没等永璘回答,他自顾自往下说,“康熙爷当年钦定的名,说这山形如卧龙,头朝长白山,尾扫辽河,正是咱大清的龙脉源头。可您瞅瞅现在——”

他用手在空中一划:“山坳里那片松树林,是不是去年才种的?”

永璘脸色骤变:“您怎么知道?”

“杨公风水里有‘三看’:看山形,看水流,看草木。”陆惊鸿冷笑,“启运山本该是‘龙抬头’的格局,可你们偏偏在龙颈的位置种了片油松林。这树种属阴,又喜吸水,三年就能把地脉里的阳气吸干净——这哪是种树,分明是在给龙脉放血!”

这话像炸雷般在永璘耳边响起,老者踉跄着后退半步,手里的朝珠掉在地上滚了老远:“这...这是族老让人种的,说能挡风...”

“挡的是龙气吧。”陆惊鸿弯腰捡起一颗蜜蜡珠子,放在鼻尖闻了闻,“还掺了硫磺粉?行啊,连对付僵尸的法子都用上了。”

穿过棂星门时,雾气突然变浓,能见度不足三尺。陆惊鸿从背包里摸出个小巧的罗盘,这是他自己改装的,除了常规刻度,还嵌了块吸铁石——专门用来探测地下的金属器物。指针刚稳定下来,就疯狂地顺时针旋转,针尖直指前方那座最大的坟冢。

“就迁这座?”陆惊鸿挑眉。那坟前的石碑刻着“多罗贝勒”字样,看规制是康熙年间的宗室。

永璘点头如捣蒜:“萨满说,这位贝勒爷的坟压着‘生门’,迁走他才能放出龙气。”

陆惊鸿突然笑了,笑声在雾里撞出回声:“生门?我看是死门吧。您知道这位贝勒爷当年是怎么死的?”

没等永璘反应,他接着说:“圈禁宗人府,一杯毒酒送终。这种死于非命的宗室,怨气比煞神还重,你们把他的坟迁走,是想让他的鬼魂去兴京闹事?”

这话刚说完,坟冢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像是有什么东西从土里钻了出来。陆惊鸿拽着永璘往后退,只见坟顶的封土簌簌往下掉,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里面传出指甲刮擦木头的声音。

“来了。”陆惊鸿从怀里掏出桃木剑,“我说怎么敢动爱新觉罗的祖坟,原来是请了‘土行孙’帮忙。”

洞口里钻出个黑影,背着个麻袋,手里还拎着把洛阳铲——竟是个盗墓贼。那贼看到陆惊鸿,吓得转身就想钻回洞里,却被陆惊鸿甩出的五帝钱打中膝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