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雪的冬月 作品

第168章 文殊剑域?激光矩阵

冈底斯山脉的万年冰层在探照灯下泛着幽蓝,陆惊鸿握着洛阳铲的手突然一震——铲头触碰到的不是冰岩,而是某种会呼吸的金属。格桑梅朵的噶乌盒剧烈发烫,银质圣物表面浮现出敦煌莫高窟第61窟的星图壁画,北斗七星的连线正指向冰层深处的某个坐标。“这里的地磁异常值超过正常值七倍。”齐海生举着改装过的罗盘,指针在“鬼宿”方位疯狂打转,“1983年科考队曾在附近发现吐蕃时期的青铜梵钟,钟身上刻着‘龙钦心髓,剑藏北斗’。”他踢开脚边的冰棱,露出闩咒”,意为“唯有星图能启,妄入者断首”。

突然,冰层深处传来剑刃摩擦的锐响。陆惊鸿扬手甩出五帝钱,铜钱在半空组成“破军星”阵,竟将反射的探照光聚成光束,切开了前方十米厚的冰壁。冰壁后是座倒锥形石窟,洞顶悬着数百柄锈迹斑斑的铁剑,剑柄统一雕刻着文殊菩萨的智慧剑纹样,剑尖全部指向石窟中央的青铜方鼎。

“是‘文殊剑域’。”格桑梅朵的唐卡无风自动,画中莲花生大士的法器与洞顶铁剑形成共振,“传说莲师曾用此阵封印苯教黑巫师的‘血螺梵轮’,每柄剑都对应着一个星宿凶位。”她话音未落,最近的一柄铁剑突然脱落,剑锋擦着陆惊鸿耳畔钉入冰壁,剑柄上的文殊剑纹竟渗出暗红色液体。

齐海生蹲身查看铁剑,突然惊呼:“剑身上的锈迹是人造的!”他刮下一块“锈粉”,放在便携式质谱仪下,“氧化铁成分里掺着纳米级棱镜,能折射紫外线形成……”话未说完,洞顶铁剑同时发出嗡鸣,数百道肉眼难辨的激光从剑尖射出,在石窟内织成流动的光网。

陆惊鸿腰间的杨公盘剧烈震颤,罗盘天池中的水银凝结成剑形,指向激光网的节点——那些节点恰好构成《敦煌星图》中的“紫微垣”布局。“这是用唐代‘透光镜’原理改造的机关。”他摸出怀中的良渚玉琮碎片,碎片突然发亮,映出激光网外的隐形咒文,“南宫氏在铁剑里藏了‘四业诛杀阵’,激光每折射一次,就会强化一次诅咒。”

格桑梅朵结出“文殊剑印”,指尖弹出的金光与激光碰撞,竟在光网上烧出个缺口。“快!”她指向青铜方鼎,“《龙钦心髓》应该藏在鼎下的‘龙穴’里。”三人刚穿过缺口,身后突然传来金属摩擦声——南宫镜的义子南宫烈带着一队黑衣人从冰缝中钻出,他们的防毒面具上都印着萨迦派的“血螺”图腾。

“陆惊鸿,别来无恙。”南宫烈举起手中的青铜短笛,笛身上刻着成吉思汗陵出土的“血鹰”纹样,“知道为什么激光网叫‘文殊剑域’吗?”他吹响短笛,洞顶铁剑集体转向,激光束汇聚成文殊剑的形状,“因为当年萨迦派祖师八思巴,就是用这招斩断了宁玛派的地脉传承。”

陆惊鸿突然想起老地师的教诲:“吐蕃时期的伏藏,必以‘星图-梵钟-心咒’三重封印。”他摸出从波斯波利斯带回的青铜残片,残片与石窟角落的梵钟产生共鸣,钟身浮现出用象雄文写的“开门咒”。奇迹般地,激光网的节点开始位移,重新排列成敦煌星图的“昴宿”形态——那是文殊菩萨的应化星宿。“不好!他在破‘血螺锁龙阵’!”南宫烈挥笛召出更多黑衣人,他们抛出的绳索上都缠着苯教黑巫师的“尸油咒符”。格桑梅朵趁机将噶乌盒按在青铜方鼎上,圣物与鼎身的莲师法相共鸣,方鼎缓缓打开,露出里面用朱砂封印的桦树皮经卷——正是宁玛派世代守护的《龙钦心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