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富士山巅?空间折叠
昭和四十九年(1974年)的深冬,富士山五合目笼罩在暴风雪中。陆惊鸿踩着齐膝深的积雪,杨公盘的二十八宿铜镜上凝着冰花,镜中倒映出三个重叠的影子——本该只有他和格桑梅朵的登山队,此刻却多出个穿藏青色和服的女人,她站在三百年前的“白山神社”遗址旁,手中折扇画着未开的樱花。“那是橘政宗的姑姑橘右京,明治时期随遣唐使后裔来富士山布九菊阵。”格桑梅朵的唐卡无风自动,画中莲花生大士手指富士山“龙喉”方位,“她三十岁时在山顶施展‘空间折叠术’,把整个五合目变成了‘时空间隙’。”
话音未落,暴风雪突然静止。陆惊鸿看见百米外的“六合目休憩所”悬在空中,木质建筑的江户风格窗棂里透出昏黄灯光,门牌却写着“1945年8月15日”——那是日本宣布投降的日子。更诡异的是,休憩所门口停着辆军用吉普车,车斗里装着刻有“东密真言宗”的木箱。
“小心,是‘折叠空间里的时间坟场’。”齐海生的地质雷达显示,此处地脉流速比正常快三倍,“1970年日本超能力者荒井丰曾在这里拍到‘幽灵电梯’,电梯按钮上的楼层数都是历史日期。”他踢开脚边的雪块,露出骸熔液写成。
三人在白山神社遗址发现座古井,井口结着冰,冰面倒映着三个不同时代的富士山:江户时代的火山喷发、明治时期的铁路修建、现代的登山缆车。格桑梅朵的噶乌盒突然发烫,盒中流出的酥油茶在冰面画出“卍”字,却又迅速逆转为“逆卍”——这是东密与苯教黑派争夺地脉的标志。
“橘氏想把富士山变成‘八岐大蛇的七寸’,用空间折叠术切断中华地脉向日本的延伸。”陆惊鸿用洛阳铲探入井中,带出的泥土里混着奈良时代的瓦片与平成时期的手机碎片,“他们在井里埋了‘时空间隔符’,每十年用富士山喷发的能量刷新阵法。”
话音未落,古井突然喷出白雾。格桑梅朵被吸入雾中,再睁眼时已身处1937年的芦沟桥畔,她看见穿和服的橘右京正将九菊一派的“剑形地钉”埋入永定河,地钉上刻着“富士山-芦沟桥”的直线坐标。“这是‘空间锚定术’,把两地龙脉强行绑定。”她摸向身边的石狮子,发现狮子眼睛里嵌着富士山的火山灰。
与此同时,陆惊鸿在现代井口看见格桑梅朵的残影与历史重叠。他迅速结出“北斗七星印”,用杨公盘反射月光,在雾面照出“时间回流”的生门方位。齐海生则将gps信号调成1970年的频率,大喊:“荒井丰当年就是用收音机频率震碎空间壁垒的!”
雾中传来折扇开合的声响。橘右京的虚影浮现,她用日语吟诵:“花开即落,月满则亏,空间如纸,可折可叠。”话音未落,古井周围的雪块悬浮起来,拼成“明历大火”“关东大地震”等灾难场景的全息影像——这些都是橘氏利用空间折叠术引发的地脉共振事件。
三人最终在富士山巅的火山口发现“空间折叠核心”——座由十六座微型神社组成的环形阵,每座神社代表日本历史上的次重大地脉篡改事件。中央的青铜柱上刻着“东密五大尊”,却被改成“九菊一派”的鬼面图腾,柱身缠绕着从中国偷运的“斩龙钉”。“明治维新时,橘氏从青龙寺盗走密法,结合九菊术创造了‘空间折叠地脉术’。”格桑梅朵的唐卡显现金刚亥母像,佛母手中的钺刀正劈向折叠的空间,“他们想把富士山变成‘时空中转站’,让日本永远处于‘地脉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