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新医道开纪元(第2页)

只是这一次,他们的脸上,再无一丝的疑虑与挣扎。 只剩下,一种,在亲眼见证了“神迹”之后,对更高层次的“医道”,那发自灵魂深处的巨大敬畏与狂热!

“老师!”

青竹先生,第一个,对着苏晓晓,深深地,一揖及地!

他的声音,哽咽,激动,充满了,一个求道者,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巨大喜悦!

“弟子……我等,今日,方才,真正明白了,老师您那‘知行合一’、‘防重于治’的无上医道,究竟,是何等的……博大精深!”

“弟子们,愚钝!”他身后,数名御医,亦是,心悦诚服地,拜倒在地!

苏晓晓,坦然地,受了他们这一拜。

“防疫,只是第一步。”她的声音,平静如水,“如今,疫病之势,虽已遏制。但,隔离营之内,尚有数百名重症之人,正气亏损,邪毒未清,若无良方辅佐,恐也,难撑太久。”

“恳请老师,降下神方!”青竹先生恳切地说道。

苏晓晓,点了点头。

她知道,是时候了。

是时候,将自己那,融合了“现代药理学”与“传统中医”的、真正的“王炸”,拿出来了。

她没有立刻开方。

而是,先在黑木板上,写下了一行,让所有御医,都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大字。

——“扶正,与,祛邪”。

“诸位,”她缓缓开口,“防疫三策,断绝了‘邪气’之外援,乃是,为我等争取时间。而治疗,则需,双管齐下。”

“其一,为扶正。重症病患,连日高烧,早已津液耗尽,元气大伤。故,需以,参、芪、术等温补之药,吊住其元气。此乃,固本培元之法,亦是,尔等之长处。”

“但,只扶正,不祛邪,则如,扬汤止沸。”

她的声音,变得无比郑重。

“那‘水中病魔’,虽已无援,却依旧在病患体内,兴风作浪!我们,必须,用最直接,最有效的‘利刃’,将其,彻底,从病患体内,清除出去!”

她,提起了笔,写下了,那张,足以,改变南渊医史的……

“清瘟解毒饮”!

——金银花,五钱。连翘,五钱。黄连,三钱。板蓝根,四钱……

这药方的前半部分,皆是传统“清热解毒”的经典药材,并无出奇之处。

但,让所有御医,都感到无比震惊的,是每一味药的后面,都用一种,闻所未闻的,名为“克”的单位,标注出了,一个,精准到,令人发指的标准剂量!

“从此以后,我南渊医道,开方用药,不可再用‘少许’、‘约莫’等,模棱两可之词!”苏晓晓的声音,如同律法般,不容置疑。

“差之一厘,谬以千里!科学,不允许任何的,想当然!”

当这份,被严格标准化了的“新药方”,被以最高效率,熬制成汤药,送入隔离营之内,给那些重症病人,服用下去之后。

第二天,奇迹,再次,发生!

所有服药之重症患者,其高烧,竟都,开始,奇迹般地,缓缓退去!

数日之内,这场,曾让整个太医院,都束手无策的恐怖瘟疫,竟被,彻底地,扑灭了!

……

经此一役。

苏晓晓,与她那充满了“格物”色彩的“新医道”,在整个京城,乃至整个南渊杏林界,都树立起了,如同神明般,无可动摇的至尊地位!

而她,也趁此机会,在朝堂之上,正式提出了那个,早已在她心中,酝酿已久的宏伟计划。

正式成立,由青竹先生,出任第一任署长的,“皇家医药研究总署”!

并,将“人体解剖学”,与“微观病理学”(即,用显微镜,去系统化地,研究那些“病魔”,并寻找,如“青霉菌”一般,能杀死它们的东西),作为,这个全新的机构,未来,数十年……

最重要的,长期研究方向!

一个,真正属于南渊的,科学的,医学时代。

在今日,终于,正式,拉开了它,波澜壮阔的……

巨大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