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童言破妄
南渊钰那句充满了帝王魄力的“准了”,一锤定音,为“军工格物科”的建立,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
当晚,一道绝密的旨意,便悄然送抵了皇家理工学堂。
墨林在接到这份任命时,激动得浑身颤抖,他紧紧握着那份任命书,仿佛握住的不是圣旨,而是整个帝国的未来。
他知道,自己和这所刚刚萌芽的学堂,即将肩负起为这头东方雄狮,铸造最锋利獠牙的神圣之责!
然而,密令虽下,一个现实的问题却摆在眼前——费迪南的使团,还在京城的驿馆之内,如热锅上的蚂蚁,焦急地等待着答复。
若直接回绝,恐会激怒这个实力未知的西方帝国;若拖延不见,又显得南渊王朝心虚胆怯。
御书房内,南渊钰看着苏晓晓,问道:“晓晓,此事,你看该如何应对?”
苏晓晓的眼中,却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她微笑道:“陛下,他们想用刀枪来试探我们的斤两,那我们就用笔墨来称一称他们的分量。既然他们想探我们的底,我们又何妨让他们看一看,我们未来的底蕴?有时,思想的强大,比刀剑的锋利,更让人感到敬畏。”
……
三日后,当费迪南一行,在礼部官员的陪同下,再次被“邀请”,心中正七上八下地猜测着那位神秘的皇后是否终于松口之时,他们却被带到了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方——国子监内的“明伦堂”。
这里,正举办着一场由翰林院与国子监联合发起的“东西方奇物鉴赏与学术交流会”。
当他们走进那座古朴庄严、充满了浓厚书香与理性气息的大堂时,瞬间便愣住了。
他们发现,自己要面对的,并非是那些老谋深算、不苟言笑的朝廷大员,而是一群平均年龄不过二十余岁,个个身穿青色儒衫,气质温文尔雅的年轻翰林和博士!
这些年轻人的眼神之中,没有丝毫官场上的圆滑,却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一种求真务实的、明亮的理性光芒。
而在他们身旁,还特设了两个锦墩,坐着两位粉雕玉琢、神情专注的童子,正是被接入宫中教养的“启文童侯”苏承祖与“启武童侯”苏耀宗,他们是作为“特邀嘉宾”前来旁听的。
“费迪南使者,远道而来,本官有失远迎。”
主持这场交流会的翰林院新晋侍讲学士——林文轩,用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对着费迪南,行了一个标准的平辈之礼。
“陛下与皇后娘娘,近日国事繁忙,无暇分身。特命我等翰林院同仁,与诸位西海才俊,共同鉴赏奇物,交流学问,以增进两国之友谊。”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给了对方面子,又巧妙地将这场国与国的博弈,轻描淡写地,定性为了一场“非官方”的“学术”活动,瞬间便掌握了主动权。
费迪南看着眼前这群在他看来不过是些“黄口小儿”的书生,心中闪过一丝轻视,但还是保持着贵族的礼貌,微笑着应下。
然而,接下来的“交流会”,却让他,和他带来的那些自诩见多识广的“青年才俊”们,经历了一场,他们此生都无法忘怀的,“文化”与“认知”的降维打击!
当一名泰西斯才俊,得意洋洋地,在特设的黑木板上,用白石笔画出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几何图形,并以此来论证他们国家高超的“几何学”与“航海术”时。
林文轩只是微笑着,待他说完,才从容地走上前,在旁边画出了一条平滑优美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