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酒后乱性,酒后乱性···(第2页)
做泡面?嗯?
但这一切,都与钢铁行业无关,但现在的工厂,却是专门做薯片的,所以他们的产品,还能多一些。
“小娥,你帮我记录下来,告诉何晓,让他在工厂里增加一条泡面的生产线!”
进入90后,随着人民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已经不会再有那种舍不得吃饭,舍不得喝酒的习惯。
与此同时,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老式的老式黑白电视早已不受欢迎,而新的三样东西——冰箱、彩色电视机、自动洗衣机,却成了时下流行的时尚。
何雨柱想了又想,三天一晃而过。
最终,何雨柱决定买下一家工厂,专门制造家庭洗衣机和冰箱,然后通过自己的渠道,在家电区出售。
这个问题,自然是要好好商量的。
何雨柱将娄晓娥、冉秋叶、何晓、6月四人召集在了一间会议室。
“第一,我喜欢钢铁工厂!”
“第二,买下一座钢铁厂,也能赚不少钱,现在家电行业很火,我打算买下来,做家电产品!”
娄晓娥对土地很敏感。
“小柱,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我们从来没有做过电子产品,要不,我们买了这个厂子,做一个食品加工厂,要么,将这个酿酒厂,从原来的饮料厂,变成一个钢铁加工厂!”
冉秋叶:“阿柱,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处理工厂的事情,那就是工厂的一万多名员工怎么办?”
何晓说道:“父亲,我们做家用电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资源,这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你不是说,我们要多建一条泡面生产线么?”
“我觉得钢铁厂不错,可以改名为泡面厂。”
六月份:“小娥妈妈说的对,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赚钱,投资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安排好这几万名职工!”
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一万多名工人的安置,工厂倒是好办,但厂子里的工人,却要重新分配,不管是泡面厂,还是电器厂,一开始的时候,也就一万多人。
一万多名员工的身后,是数万户人家,数万甚至几十万人的生计,何雨柱不得不谨慎。
何雨柱说道:“我明白您的意思,那就这么定了,我要和杨主任商量一下!”
这次的会议,并不顺利,主要是何雨柱要征求一下家里的意思,如果他决定了,这件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何晓和6月都在,他们必须要给自己的儿子一个面子。
再说了,娄晓娥负责大局,冉秋叶负责财务,买一家工厂和买一块地可不一样,建一家工厂,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到时候亏了多少钱,还真不好说。
何雨柱虽然是个预言家,但也不能百分百肯定。
------------
何雨柱带着沉重的心情走进了轧钢厂。
轧钢厂的看门人已经换了一个人,而不是他认识的人。
何雨柱将自己的资料记录下来,然后让司机在门口等着,自己则是独自走进了工厂。
此时的轧钢工厂,一片安静,只有寥寥几名工作人员,正聚在一起闲聊着什么,哪里还有往日的热闹。
一进一出,何雨柱就听见不少人在议论。
“唉,马上就要发薪水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钱给发下来!”
“我们不指望厂子能给我们全部的工钱,但至少要给我们一个月的工钱,我们家都快断粮了!”
“能拿到我的一半就不错了,我还指望着我老婆给我爸妈贷款呢!”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厂子都关了这么长时间,怎么可能拿得出来!”
“我们这些成年人,平时也就算了,可上了年纪的,下了年纪的,小孩的,总要有个照应吧!”
“我儿子还没有交完学费。”
何雨柱闻言,不由悲从中来,眼眶都红了。
工厂里的情况实在是太悲惨了,要是工厂倒闭了,他们可怎么办?
虽然有政府的补助,但让他们在工厂里工作了这么久,这点补助实在是太难了,小本经营可以赚钱,但一旦倾家荡产,那就真的完蛋了。
何雨柱一边往杨主任的办公室里走,一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砰砰砰”
“谁啊?”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杨主任一开门,就看见了何雨柱,先是一愣,随即大喜,带着他往里面走去。
“柱儿,想不到你也会出现在这里!”
“杨主任,我何雨柱也是从轧钢车间出来的,我以前就属于轧钢车间,对这个车间的感情,可不止你一个人!”
何雨柱这番话说的很诚恳,他在钢铁厂干了十多年,相当于他在这个世界的大半个人生,对他来说,要说没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
“杨主任,实话告诉你吧,钢铁工厂,我们环球可以买下来!”
杨主任一听,顿时兴奋起来。
“可是,这一万多名工作人员,该怎么安排?”
“环球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买下这座工厂之后,总有一些员工会留下来,但一万多名员工,却是绝对做不到的。”
杨主任有些不耐烦了:“柱儿,你全球这么多公司,就这么点人,还吃不下?”
何雨柱拿出一根香烟,塞到杨主任手里:“杨主任,实话告诉你,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也不会来填补你的空缺,如果不是因为你有一块地,我连自己都不敢相信。”
“我们的公司是私人公司,不能再和我们合作了,我们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而不是浪费资源。”
杨主任很清楚,现在的工厂,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劳动力老化现象。
“大柱,要是我们不管那些老员工,而让那些年轻一点的留下来怎么办?”
何雨柱摇了摇头,他知道,这件事情不能就这么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