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工厂的进步(第2页)
我就怕真送两个人过去,我就真被扣在这儿过年了。”
“管好你自己的嘴就行。”
“那个东西,我觉得……嘿嘿。”
“你觉得什么?看你俩笑得,我心里发毛。”
“我觉得那些抢我的人很快就要尝到这个东西的味道了。”
曹修虽然生气,但也没太生气。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项目最重要,大多数研究员情商低得不行。
曹修早就明白做男人这点事。
但他没想到,自己名声这么大地位这么高,居然还有人敢抢。
特别是有个冶金专业的学生,从燕京大学毕业的,刘教授不仅帮忙牵线搭桥,学生还点名要跟着他们。
这么强的意志力,竟然被一个两年都没造好枪的老头给拉过去了。
有点像挨了鼻子脸上的拳头。
今天跟平时不一样,曹修压根没打算忍着。
他对这事挺有信心,也很有把握。
摆地摊也不难。
走之前,他找到王厂长,说了一句话,意思是给那些抢别人的人设圈套。
如果在外面这么说,绝对是流氓话。
但在自家,冉秋叶听了就跟喝了蜜似的。
“我一会儿要去集市排队,别打扰我。
昨晚排得还不够。”
“还不够。
等我醒来,还得接着折腾。”曹修赶忙进去撒尿。
这小子现在很凶。
要是真惹毛他,一小时都停不下来。
时间耽误不得,不能让老太太跑了。
楚昨晚安全到家,刚好赶上老太太安排今天的计划。
老太太对这一天特别重视,好像她今天的成绩决定了她今年过得舒不舒服,明年过得幸不幸福。
春节是个重要的日子。
今年工厂复工了,大家的精神状态跟以前大不一样。
节前十天,京城就下发文件,恢复所有物资供应。
某日,东单菜市场开始办年货大集。
今天这里摆满了各地的特产和新鲜蔬果,供人选购。
张太太昨天排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菜。
冬天吃一根顶花带刺的黄瓜,那可是件幸福的事。
这次抢购,咱们必须拿第一,挑最新鲜的。
46.2%
18:38
“食物和副食品准备好了吗?”
周有一本书,属于周家;曹修和有一本书,属于楚家。
两个家合一起了,能买不少东西。
曹修昨晚上回家歇会儿,结果被抓去当壮丁。
他不仅要记很多账,还得搬菜、挑菜。
五点半的京城冬日什么样?曹修能挺直腰杆说,四个字就够了:人挤人,热闹。
冉秋叶坐在雪橇上,裹着军绿大衣,像个绿色雪球。
傻柱还在呼呼大睡。
大棉袄套在军大衣里,那是曹修很少穿的厚衣服,之前滑雪橇用过。
里面还有冉秋叶自己的棉袄裤。
里叁层外叁层。
奶奶觉得只要热就不会冷。
傻柱越裹越动不了,睡熟了更是一动不动。
弗莱坐在那儿伸舌头,要不是有雾,真像只假狗。
幸运依旧躺在弗莱边上。
今天用双轮车,以后要是买得多,让冉秋叶帮忙拉点,这是老太太的意思。
傻柱觉得参与很有趣,不然怎么会被奶奶收拾得服服帖帖?
菜市场一开门,可能是大家太着急了,都想延长一天的时间。
不过等曹修家人进去时,已经快中午了。
旁边的老太太一直嘀咕,起晚了,本来四点多就该来,现在都快五点了。
她怕买不到新鲜菜。
但她显然小看了**对这次的重视。
菜种类多、数量大,卖半天没问题。
“曹修!曹修!”
曹修正蹲在摊位旁“抓”蘑菇,远处传来微弱声音。
我抬头看到有人在肉铺门口拼命挥手。
“你在这儿排队,我去叫老林。”
秦晓梅的店在菜市场,位置特别。
这时候喊曹修肯定有隐情。
有人在外头看案板上的肉,老林把曹修带到后院。
“哎呀,你今天买了几头猪?”
“今天进多了都能卖完,我这太少了。
我猜你家那‘**七’亲戚今天会来吧。”
“要不买点新鲜黄瓜和西红柿?要不尝尝金华火腿?还有沟帮子烧鸡,两只好不好?”
“怎么了?”
二大爷掏出根烟点上,老林也跟着点了一根。
“我也抽过滤嘴烟。”
“喏,这个包给你,过年带回去显摆。”
“外面有好多水果、蔬菜和特产,想让我陪你去吗?”
秦晓梅指了指西北角。
“这是怎么回事?还留着**?”
这老货可不会一天就卖光,好多买不起生活必需品的单位和值班的单位都不能提前搬进去,但只要能拿到多少就拿多少,嘿嘿。
“真是不错。”
曹修忽然明白了。
供销社有些紧俏商品,外面的人常年买不到,只能靠内部买。
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一个情况是长期存在的,另一个是在春节这种特殊时间才好操作。
“那我们现在去哪儿?”
“随便逛逛。”
曹修有轧钢厂的介绍信,按他的级别和工作性质,他能给团队里的其他人开介绍信。
简单来说,不管是个人名义还是代表单位的小团队,都看曹修怎么想。
只要有票子和钱就行。
曹修会缺票子和钱?
问这种问题挺搞笑的。
二大爷跟老太太和儿媳妇打了个招呼,让全家人都留下来看家。
家里有两个男人带着两个年轻的妇女。
一个是周,全副武装,头上套个麻袋做腰带,现在他已装了半袋东西,从一个摊位搬到另一个摊位。
家里有钱有票子,老太太也不小气。
这些年她见孙女能干得很,也不敢问她现在赚多少钱……
就怕一听就飘飘然。
另一个男人是傻柱,虽然裹得厚厚,连挥手都费劲,但靠着两条狗的力气,拖着满满一雪橇的新鲜蔬菜,轻轻松松就拉走了。
最重要的是,新鲜蔬菜还能被大衣边遮住,不怕直接冻坏。
太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