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起名了 作品

第11章 拉拢?合作才能共赢?(第2页)

听说是国家级项目。

很多公司也积极响应,但结果就是没有一家公司生产的绳子能够达到预期标准。

因此就需要自已来研发。

但是从无到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袁明章不怕失败,但是国家的航母等不及了。

原先预定时间是下个月就要进行海试。

到时候航母上没有战机能起飞降落。

就像大货车不能拉东西一样,空有其表。

这才是袁明章最着急的。

因此这一段时间让袁明章一直住在研究院。

几乎没有多少的休息时间。

其余的研究员,跟袁明章的状况差不多。

也都在刻苦奋斗在第一线。

代歌是袁明章手下的研究员,同样也是袁明章最得意的学生之一。

袁明章有些疑惑,代歌有些着急的把自已叫过来有什么事。

而代歌则是有些激动的拿出一条绳子。

“老师您看看这条绳子?”

虽然有些纳闷儿,袁文章还是接过了代歌手中的绳子。

仔细的端详了起来。

不过仅凭肉眼,感觉跟普通的绳子差不多。

“这绳子有什么问题吗?”

袁明章知道自已的,学生肯定不会拿一个普通的绳子过来给他看。

“老师,您猜这条绳子的极限拉力是多少?”

“以这条绳子的粗细和材质,估计拉力不会超过3000n,也就是说拉300公斤的东西就会有被扯断的风险。”

代歌点点头,这跟她之前预想的差不多。

然而刚才测试的结果却是狠狠的打了她的脸。

“老师,我之前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经过测试,结果却不是这样的。”

“我刚才施加了5万n的拉力,也就是超过5吨的重量,这条绳子依旧没有崩断的迹象。”

代歌眼中闪着光。

从五金店回来之后。

代歌就开始研究这条绳子。

为了确认这条绳子的极限拉力。

代歌开始一点点施加重量,从最开始的10000n,到15,000n。

直到最后是加到50000n,代歌紧张的都快要窒息了。

这根绳子依旧十分的坚强,没有任何要绷断的迹象。

这个时候连她都不敢再试了。

所以连忙叫自已的导师叫了过来。

听到代歌的回答,袁明章十分惊讶。

“这怎么可能?”

虽然虽然万分吃惊。

但是袁明章相信自已的学生不会开玩笑骗自已。

代歌是个什么性格的人,他是最清楚的。

“如果是我们目前研究的绳子,按照这个粗细和材质的话,最多也就两三万n,绝对会坚持不住。”

“你说这条绳子施加了5万牛的力,依然没有崩断的迹象,这太不可思议了。”

“小代,继续测试吧,我想看看它的极限在哪里。”

小代点点头。

将绳子继续固定在拉力测算器上。

并开始逐步施加拉力。

一万、两万、三万直到五万,就像代歌说的一样,没有一点崩断的迹象。

此时的袁明章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按照这条绳索目前的强度绝对是可以满足航母阻拦索拉力的需求。

当然航母阻拦索的绳子肯定没有这么细。

需要同比的加粗加长。

“继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