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笙 作品

第217章 满心相思化成水(正文预计明后两天完结)(第2页)

昌惠帝靠在龙椅上,粗喘口气,“宜芸,你过来。”

姜皇后心中一喜,甫一靠近,便被皇帝扬手挥了一巴掌。

将她重重地打倒在地。

她捂着脸,当着满朝百官,颜面无存,只余怔仲。

为妻三十多载,他从未动手。

“为何?”姜皇后佯出痛色。

昌惠帝将一应书信丢在她脸上,厉声斥责。

“你干的好事儿,你以太子名义,本想借机让太子巩势,书信给梁王,想让梁王为你固势,却没有料到太子在出发前染了病,只能留在东宫,那些年,你用十三赚的银钱,养了梁王的私兵,你是何居心,还要朕明说?”

是以,戚老将军之死,与姜皇后有关。

诸官震撼,怪不得那梁王麾下二十万将士,兵器库早就比得上京都的军械库。

怪不得十三公主勾结沿海的贼匪,贪了那么多银钱,身为母亲的姜皇后如何不知。

还要做出一副仁义知廉耻的样子,实在可恨。

戚修凛下颌抽紧,目中带着恨意,“陛下,此次江州之行,太子近臣亦是在明知臣等并非叛贼的前提下,依然下了死令,要将江州的将领就地斩杀。”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授意于姜皇后。

而当卢世隐出现时,姜皇后更是面如土色,知,大势没了。

……

戚修凛带着一身伤,从乾清殿离开时,已是月上中天。

姜宜芸已经被打入冷宫,等候审判。

天际云卷云舒,日头被遮住。

温时玉觑着他,“路都走不稳了,要我扶你一把?”

戚修凛冷然看着他,“不用。”

“何必跟我客气,你我之间,早已不再是敌人,你在牢中听说被皇后的人上了刑,想必身子大不如前。”

温时玉微笑,言语间听得人颇为恼火。

戚修凛拧眉,愈发挺直背脊。

行至高墙之侧,看着远处歇山顶,这座被金玉堆砌的华丽宫廷,看似光鲜,实则内里早已腐烂到了底。

“你真以为这万事都是姜皇后所为。”温时玉低声询问。

戚修凛目色发沉,脸上罩着难以驱散的寒气,真相被揭穿,是真是假,已经无人在意,姜宜芸顶了这个罪,姜家手中的权势尽数被昌惠帝收回,这才是帝王最关心的。

“温大人,当心隔墙有耳,你我心知肚明就好。”

戚修凛往前走,双拳握紧,耳边又响起父亲曾经说过的话,帝王本就擅于弄权。

当年太子谋反,于城门外被诛杀,之后谁坐上了皇位,得势的便是谁。

从头到尾,姜宜芸都只是个幌子。

戚家没办法对抗朝堂,对抗昌惠帝,唯有竭尽全力保住身边人,才是最要紧的。

城门外,卫平和几个戚家家生子早已等候多时,见到主子安然出来,众人撩袍,曲膝半跪。

“迎国公爷回府!”

戚修凛望了他们一眼,却是策马疾奔。

温时玉失笑,表示理解,若他与欢儿结为夫妻,只怕一时半刻也不愿意分开。

月上梢头,卿欢让人给戚夫人和太夫人送了水,便将她们换下的衣裳送出去,交给丫鬟去清洗。

她不由地看向空中悬的明月,一时无眠,便坐在院中欣赏。

院外有株杏树,树影沙沙,门扉被叩响。

她起身去开,便瞧到鬓角带着薄汗的戚修凛,他已换了衣袍,又是匆匆而来。

想必那件事已经解决,她长舒口气,一整日悬着的心落回了实处。

她想关门,戚修凛站着不动,还把手搭在了门缝里。

“大人别急,稍后我会让人通知您母亲和祖母,明日再将她们送回国公府。”

戚修凛呼吸一滞,目光锁在她脸上。

星河璀璨,月光似水,她只着了件素雅的白绫袖衫,青色襦裙,腰间玉带随风浮摆。

衬得整个人袅娜纤瘦。

这些日子,她一定日夜煎熬,瘦得下巴都愈发的尖了。

他本就心疼,却不得不这么做,如今大事已成,全身而退,恨不能就此跪在她面前谢罪。

“大人,还不回?”卿欢也不看他,就盯着他卡在门缝的手。

戚修凛讪讪地收回手,期许的看着她,“盘盘……”

“大人可莫要这么唤我,你是我什么人,还请自重,唤我徐娘子。”

她一脸清冷,眉眼更是冷得让他心悸。

戚修凛自知罪无可恕,也明白那段日子让她吃了苦,看她伤心,他心底也不好过。

“徐娘子,我这些时日在牢中吃睡不好,能否,为我备一些汤饭。”

卿欢瞥他一眼,戚修凛满心相思化成水,不动声色挤进去,只是衣袖擦过她,就已经要迸出火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