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问黄庭 作品

第151章 封天禅地

泰武十八年二月初二,大地春回,万物复苏,苍龙七宿,崭露头角。

泰山四野,无数旌旗招展,无数火光烛天,无数人头攒动。

地上的火光与天上的星光相得益彰,照亮了人间大地。

泰山主峰玉皇顶上,一座高达百丈的五色祭坛直入云端,一尊厚重的大鼎陈列祭坛之上。

而在泰山东南方百里之外的小丘梁父山上,有一座较为低矮,却更加宽阔的五色祭坛,上古禹王九鼎陈列其间,此外,还有一柄紫金色的大钺,悬浮在祭坛中央。

两座祭坛一上一下,遥相呼应。

一者封天,一者禅地,此为封禅也。

若是从九天之上俯视,就会发现,数以千万计的百姓,按照八卦之形排列,将两座巨大的祭坛成一个圆,而两座五色祭坛,则是八卦太极图中的阴阳鱼眼。

这一刻,祭坛、泰山、人,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

五更时分,凡有资格的大臣,皆沐浴更衣,分别登上两座祭坛,自觉地走到自己的位置。

封天祭坛的左侧区域,是为文官和道门准备的位置;封天祭坛右侧,是武将勋贵妖族的位置所在;在祭坛的前方区域,是为皇族宗亲所准备的。

只有皇帝信重的宗亲、朝廷中的贤良之臣、道门名宿和后辈英杰,才有资格登上五色祭坛。

男丁站在玉皇顶封天祭坛,女眷列于梁父山禅地祭坛上。

而大多数人,都只能守在两座祭坛

所有人依照身份地位、官秩品阶的不同,自上而下排列,不得逾越半分。

封天祭坛,武将区域第二列,从北海行都司匆匆赶来的延长侯刘文秀,拉着他的老兄弟延川侯艾能奇窃窃私语。

封侯之后,刘文秀开始读书修道,以至于整个人都变得文邹邹的,“陛下此次封禅,可谓是大动作啊,非但朝廷重臣皆至,更是拉来了上千万的百姓,规格远超当年秦皇汉武,不知其中有何玄机?”

艾能奇摇摇头,“这种大事情,咱怎么可能知道?”

刘文秀有些不信,“你不是在京营中么?”

艾能奇撇嘴,“在京营中就能知道这事?你不信去问问定国,他也在京营,还是国公呢,他都不知道,我一个侯爵上哪知道去?”

站在前列的宣国公李定国闻言,回过头低声道,“我确实不知,不过此事定然不简单,看到那边的道士了没?”

刘文秀茫然地点点头,又摇摇头。

李定国也没卖关子,“那都是史书上的人物,就说那二度灭佛的林灵素,五百年前的金门羽客,还有龙虎山那位老天师,那可是初代天师张道陵的曾孙,一千四百年前魏晋时期的人……”

李定国虽然没说完,但是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刘文秀忍不住长嘶了一口气。

他这些年一直呆在北海驻守,只是消息比较闭塞而已,并不是什么笨人,自然知道一个活了千年的人物代表什么。

长生啊!

古来多少帝王,哪个不想长生不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