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灭佛案起
就在道门各家道统纷纷出动高手,配合锦衣卫剿灭长白山原始龙洞之时,皇帝以林灵素主持灭佛之事的消息,在整个天下掀起了轩然大波。
林灵素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陌生。
林灵素是北宋时期著名的道士,以神通威名于世,为神霄派的领袖人物,宋徽宗曾赐号通真达灵先生,加号元妙先生、金门羽客。
但林灵素最广为人知的事迹,就是鼓动宋徽宗灭佛。
林灵素“以道代佛”,将佛刹改为宫观,释迦改为天尊,改佛为大觉金仙,菩萨改为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为德士,尼为女德,皆留发顶冠执简,易服饰,称姓氏。
可惜,就在林灵素即将功成之时,因为得罪了太子赵恒,遭到宋徽宗的贬斥归山。
对于大明朝的臣子来说,林灵素已是五百年前的古人,史书上说得明明白白,这位金门羽客早已死了五百年。
没有人会相信五百年年前的人还会活到现在,只当是有人冒充林灵素的名讳,蛊惑皇帝崇道灭佛。
北宋靖康之变就在眼前,一时间,很多不明底细的臣子上奏劝谏,想让皇帝杀掉林灵素,朱存梧又怎么可能听他们的,所有的奏折全部被驳回。
对于朱存梧而言,之所以要灭佛,除了佛门乃蛮夷之教外,更为重要的是,佛门占据着大量的土地和大量的人口。
自泰武九年施行土地变法,朝廷废除了人头税,采用田亩税制和阶梯税制,又规定士绅一体纳粮,在全天下清查丈量土地,重新编订鱼鳞册。
此举不但查出了大量的隐田,降低了百姓负担,增加了大量的税收,而且为朱存悟提供了大量的气运值。
六七年过去,士绅土豪们都快被锦衣卫收拾完了,如今自然轮到肥头大耳的佛门了。
佛门虽然在世俗界极为昌盛,但是他们的修行势力却弱得可怜,早就被印度教赶出了天竺老家,逃到神州的也不过大猫小猫三两只。
此番,朱存梧打算将佛门连根端掉。
他和林灵素商议之后,对灭佛之策基本上采用林灵素以前的套路来,唯一改动的地方,就是只尊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其余的佛陀、菩萨、罗汉全部给废掉。
皇帝亲自下旨,册封观音为“慈航观音天尊”,文殊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为“普贤天尊”,所有佛寺只能供奉这三位,塑像也是道士形象,其他佛祖菩萨之类的,全部按照淫祀野神全力打击。
和尚口中常诵念的“阿弥陀佛”,也要改颂三位天尊的名讳。
寺庙改为宫观之后,每座宫观最多只能拥有百亩土地,并且还要交一成的税收,宫观之中的德士或女德,依照规格确定人数,最多只能有九人,其余人必须还俗,并且流放到西域之地。
这一连套的招式下去,仅需百年,佛门就会彻底融入道家之中。
而朝廷也会获得万万顷的土地,和被佛门隐匿的千百万人口。
在大明朝,被投献土地的对象可不止那些有功名的举人和秀才,因为和尚和道士不用交税,同样有不少百姓将土地投献给寺庙名下,沦为和尚们的佃户,将一只只秃驴养得肥头大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