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少年 作品

第397章 无量山之游

看着两人一骑,逐渐消失在长街尽头的背影,楚明月终于憋不住了,跺了跺脚。

“小姨!你就这么让他把人带走了?”

“那个何沅君,她、她看顾渊的眼神不对劲!”

陆香玉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吹了吹浮沫,眸光却不见了平日的妩媚,反而深邃了几分。

“傻丫头,这事儿,跟我们拦不拦,没关系。”

“关键是,他想带。”

她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感慨和……危机感。

“以前,我总觉得他是一块万年不化的玄冰,水火不侵。”

“现在看来,是我想错了,这哪是石头,这分明是一座火山。只不过,第一个敢在他身边点火的,不是我们罢了。”

陆香玉懊恼地揉了揉眉心,低声咕哝了一句。

“草率了,是我大e了啊!”

“本以为时间长,可以温水煮青蛙,没想到有人直接上了高压锅……不行,我的计划得提前了!”

楚明月听得云里雾里,但她听懂了最后一句,不满地嘟囔道:

“什么青蛙高压锅的……他就是个见色忘友的家伙!”

“见色忘友!本姑娘不稀罕了!”

话是这么说,可那双明亮眼眸里满溢的失落,却怎么也藏不住。

……

离开大理城,顾渊并未全速赶路。

夜照的脚程极快,若全力施为,不出三五日便可抵达无量山地界。

但他却刻意放慢了速度,每日只行百里,日出而行,日落而息。

这段旅途,于他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武学沉淀。

点苍山一战,他虽大获全胜,却也让他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武学的诸多不足。

与七大宗师的生死搏杀,更像是一场高强度的四市联考,暴露出了他知识体系中的许多“盲点”和“弱项”。

他需要时间,将这场大战的收获,彻底消化。

清晨,山间薄雾缭绕。

顾渊盘膝于一块巨石之上,吞吐着天地间最精纯的紫气。

想要突破大宗师境界,如今他差的只是水磨工夫。

内力不仅要变质,还要变量,以求达到五气朝元的地步。

何沅君则在一旁,一丝不苟地修炼着顾渊新传授给她的内功——地阶中品的《玉蟾功》。

这门功法中正平和,胜在根基稳固,最适合她这种底子薄、需要循序渐进的武者。

一个时辰后,顾渊收功起身,开始指点何沅君的剑法。

“出剑时,肩要沉,肘要坠,腕要活。你的力,是从脚下生,经由腰胯,传至臂膀,最后贯于剑尖。而不是单凭手臂挥舞。”

顾渊声音清冷,一针见血。

他伸出手指,在何沅君的肩膀、手肘、手腕处轻轻一点,一股精纯的内力透入,引导着她体内的气血按照正确的路径运转。

何沅君的悟性极高,更难得的是那股超乎常人的韧劲。

哪怕一个动作要重复上千次,累得香汗淋漓,手臂酸麻到几乎抬不起来,她也只是咬着牙,默默坚持,从不叫苦。

短短数日,她的剑法便已脱胎换骨,从过去那套华而不实的“剑舞”,蜕变成了一门初具雏形的杀伐之术。

顾渊发现,自己在这种“教学”中,也将脑中驳杂的武学理论,重新梳理归纳,武道根基愈发稳固。

除了修炼,何沅君也将顾渊的起居,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每日清晨睁开眼,温热的洗脸水和干净的毛巾便已备好。

修炼结束,她会奉上用山泉水泡好的清茶。

用餐时,哪怕只是简单的烤肉野味,她也能做出几样精致的配菜。

夜晚宿营,帐篷总是扎在最避风的位置,篝火也烧得恰到好处。

甚至连夜照的马料,她都会精心挑选最鲜嫩的青草,再配上些许豆料,喂得这匹神驹每日都油光水滑,精神百倍。

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帖帖,恰到好处,既不过分殷勤,也不显得疏忽。

某夜,山风渐起,寒意刺骨。

何沅君在篝火旁练完最后一遍剑法,收剑而立,脸色却忽然一白,身子晃了晃,一口气没喘上来,只觉得体内真气乱窜,经脉传来阵阵刺痛。

是她太过急于求成,导致内息岔了。

一只温热的手掌,毫无征兆地贴在她的后心。

“守心凝神。”

顾渊的声音在耳畔响起,一股浑厚霸道却又温润如阳的真气,瞬间渡入她的体内。

何沅君的身体一僵,一股暖流从后心蔓延至四肢百骸,驱散了寒意与痛楚,也让她整个人都软了下来。

她靠着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和他身上清冽的气息。

“根基不稳,莫要急躁。”顾渊收回手,声音依旧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