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靖翔 作品

第225章 龙鳞耀东瀛

渴塞城·城守府

黎明前的黑暗浓稠如墨,城守府内却灯火通明,充斥着一种病态的紧张和压抑。血腥味、药草味和一种濒死野兽般的粗重喘息交织在一起。

哈立德斜倚在一张铺着厚厚毛皮的胡床上,曾经精悍如铁的身躯此刻显得臃肿而虚弱。他裸露的上半身缠满了渗血的麻布,左肩胛骨处一个狰狞的贯穿伤尤其醒目——那是赵骁的破甲弩矢留下的印记。剧痛和持续的低烧折磨着他,让那双鹰隼般的眼睛布满了血丝,闪烁着疯狂与怨毒的光芒。

“废物!一群废物!”哈立德的声音嘶哑,如同砂纸摩擦,“几百人!连一群丧家之犬和卑贱的粟特商人都挡不住!让敌人摸到了城墙底下!”他抓起手边一个银杯,狠狠砸向跪在面前瑟瑟发抖的副将。

银杯砸在副将额头,顿时血流如注。副将却连哼都不敢哼一声,只是把头埋得更低:“将军…是…是哨兵被悄无声息地干掉了…敌人…敌人像魔鬼一样突然出现…”

“魔鬼?”哈立德狞笑,牵动伤口让他倒吸一口冷气,“是那个唐狗!还有那个该死的波斯婊子!还有康拂耽延那个两面三刀的肥猪!我要把他们碎尸万段!碎尸万段——!”他狂怒地咆哮,胸膛剧烈起伏,伤口渗出的血迹迅速扩大。

“将军息怒!您的伤…”旁边的随军医官慌忙上前劝解。

“滚开!”哈立德一把推开医官,眼中凶光毕露,“传令!所有人!给我顶住!杀光所有冲进来的敌人!砍下唐狗和波斯女人的头,赏千金!升三级!怯战者…斩!全家贬为奴——!”

命令还未完全下达,府邸深处通往内院的小门猛地被撞开!一个浑身浴血、头盔歪斜的侍卫踉跄扑入:“将军!不…不好了!敌人…敌人杀到内院了!他们…他们太厉害了!我们的人挡不住…”

话音未落!

“轰——!”

沉重的府邸正门,那包覆着铁皮的硬木门板,在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中,被从外面生生撞塌!木屑铁片纷飞,烟尘弥漫!

火光与晨曦微弱的光线交织着涌入,勾勒出门口几道杀气腾腾的身影!为首一人,身形挺拔如松,脸上溅满敌人的鲜血,手中一柄唐刀寒光凛冽,刃口犹自滴落着温热的血珠,正是赵骁!他身后,“鹞子”如同融入阴影的死神,手中劲弩稳稳指向屋内,冰冷的弩箭在昏暗光线下闪烁着致命幽光。再后面,是几名同样伤痕累累却战意冲天的唐军老兵,眼神如同饿狼,死死锁定胡床上的哈立德!

“哈立德——!”赵骁的声音如同惊雷炸响,带着刻骨的仇恨和凛冽的杀意,“你这条大食疯狗!你的死期到了——!”

屋内的侍卫被这突如其来的破门和赵骁的煞气所慑,竟一时忘了动作。哈立德瞳孔骤然收缩,巨大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但旋即被更强烈的疯狂取代!“唐狗——!是你——!”他挣扎着想从胡床上站起,却因剧痛和失血而趔趄了一下。

“保护将军!”副将终于反应过来,嘶吼着拔刀扑向赵骁。

“找死!”赵骁眼神一厉,不退反进!唐刀化作一道匹练寒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斜撩而上!噗嗤!刀锋精准地切入副将甲胄的缝隙,从肋下直贯心脏!副将前冲的势头戛然而止,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惊恐,软软栽倒。

“放箭!”哈立德歇斯底里地指着赵骁,对周围的侍卫狂吼。

然而,比他声音更快的是“鹞子”的弩箭!

“咻——!”一道乌光撕裂空气,精准地洞穿了那个刚举起弯刀的侍卫咽喉!侍卫捂着喷血的脖子,嗬嗬倒地。

“杀——!”赵骁身后的唐军老兵如同猛虎出闸,怒吼着扑向其他侍卫!狭小的空间内,唐军老兵配合默契,刀光闪动,血花飞溅!石国的侍卫虽然悍勇,但在这些经历过尸山血海、装备精良、战技娴熟的唐军精锐面前,如同待宰的羔羊,抵抗迅速被瓦解!

“不…不可能!”哈立德看着自己最后的心腹侍卫在短短几个呼吸间就被屠戮殆尽,脸上终于露出了绝望。他猛地从胡床下抽出一柄镶嵌宝石的华丽弯刀,这是他作为呼罗珊总督麾下大将的佩刀,象征着权力与武力。他挥舞着弯刀,试图做最后的困兽之斗:“卑贱的异教徒!真主的怒火…”

“聒噪!”赵骁一声暴喝,打断了他的狂吠。他根本不给哈立德任何施展的机会,脚下猛地发力,身体如同离弦之箭般射向哈立德!唐刀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直刺哈立德的心脏!

哈立德重伤之下,动作慢了何止一拍!他勉强挥刀格挡,但赵骁的刺击快如闪电,角度刁钻!

“铛!”弯刀勉强磕开了唐刀的刀尖,却没能完全荡开!

噗嗤——!

冰冷的刀锋狠狠刺入了哈立德的右胸!虽然不是心脏,但巨大的冲击力和剧痛让哈立德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嚎,弯刀脱手飞出!

“呃啊——!”哈立德踉跄后退,撞在身后的墙壁上,鲜血瞬间染红了胸前的绷带。他惊恐地看着步步逼近的赵骁,死亡的阴影彻底笼罩了他。

“这一刀,是为了那些被你屠戮的波斯妇孺!”赵骁的声音冰冷刺骨,手腕一拧,唐刀在哈立德体内搅动!

“啊——!”哈立德痛得浑身抽搐,面目扭曲。

“这一刀,是为了那些被你们残害的大唐商旅!”赵骁猛地抽出刀,带出一蓬血雨,紧接着反手又是一刀,狠狠劈在哈立德的左肩,几乎将他整条手臂卸下!

“嗷——!”哈立德的惨叫已经不成人声。

“这一刀,”赵骁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唐刀高高举起,对准了哈立德的脖颈,“是为了查拉维公主!为了所有被你践踏的亡魂!受死吧,疯狗——!”

“不…饶命…我…”哈立德最后的求饶被淹没在刀锋破空的厉啸中!

“嚓——!”

一道血泉冲天而起!哈立德那颗充满怨毒与恐惧的头颅,带着不可置信的表情,滚落在地!无头的肥胖身躯,如同破麻袋般重重砸在地上,鲜血迅速在地毯上蔓延开来。

渴塞城守府内,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浓重的血腥味和粗重的喘息声。

赵骁喘着粗气,看着脚下哈立德身首分离的尸体,胸中积郁数月的仇恨和愤怒,终于在此刻得到了彻底的宣泄。他甩了甩刀上的血珠,沉声道:“割下狗头!用石灰腌好!这是献给陛下,献给公主殿下的战利品!”

“诺!”一名老兵立刻上前,动作麻利。

“鹞子”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低声道:“校尉,城内的战斗还没结束,但康鲁达将军派人来报,城门已在我们控制之下,残余的大食兵正在被清剿。”

赵骁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但欣慰的笑容:“发信号!告诉康会长和公主殿下…疯狗已死!渴塞城…拿下了!”

长安·太极宫·甘露殿

李琰看着鸿胪寺刚刚呈上、还带着驿站风尘气息的密报,嘴角勾起一抹运筹帷幄的笑意。密报是安西都护府通过八百里加急送来的,详细描述了渴塞城奇袭成功的经过,以及哈立德的头颅已被妥善处理,正星夜兼程送往长安。

“好!赵骁不负朕望!查拉维…果然有胆魄!康拂耽延…这次算是彻底站过来了!”李琰将密报递给一旁侍立的上官婉儿,“婉儿,你看。”

上官婉儿迅速浏览,秀美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异彩:“陛下英明。此战虽小,意义重大。哈立德乃大食呼罗珊总督麾下悍将,其授首,不仅雪耻,更极大震慑了大食在河中的势力,鼓舞了昭武九姓的反抗之心。康拂耽延既已动手,便再无退路,只能紧紧依附大唐。”

“正是此理。”李琰起身,踱步到巨大的西域舆图前,手指点着河中之地,“传旨安西都护府和鸿胪寺:”

“第一,以大唐皇帝名义,明发诏书,褒奖石国国王康拂耽延‘深明大义,勇诛暴虐’,赐绢帛千匹,金器百件,册封其为‘大唐河中诸国行营安抚使’。公开谴责大食在河中横征暴敛、迫害异教徒之暴行!言辞务必严厉!”

“第二,命安西都护府,立刻抽调两千精骑,进驻碎叶城,做出威慑大食、声援石国之势。同时,秘密派遣使节,携带重礼,联络康国、安国等昭武九姓其他大城邦首领,晓以利害,分化瓦解大食联盟!”

“第三,命赵骁所部,暂留石国,协助康拂耽延整军备战。查拉维公主身份特殊,务必保证其安全。哈立德的首级…待其运抵长安,朕要将其悬于西市,示众三日,再传首九边!让天下人都看看,犯我大唐天威、残害我大唐友邦者,是何下场!”

“臣妾遵旨。”上官婉儿迅速记下,心中对李琰这连环手段赞叹不已。褒奖、册封、谴责、军事威慑、外交分化、巩固盟友、展示战果…环环相扣,将一场边境奇袭的战果最大化,牢牢将石国乃至河中之地绑上大唐的战车,同时沉重打击了大食的威信。

“陛下,”上官婉儿补充道,“倭国遣唐使藤原清河一行,已于昨日抵达鸿胪寺馆驿。按惯例,十日后陛下将在麟德殿设宴接见。此番倭使来朝,规模空前,据说携有倭王的亲笔国书和大量贡品。”

“倭国?”李琰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芒。他深知这个岛国表面恭顺,实则狼子野心,历史上曾多次挑战大唐权威。如今大唐内乱初平,西域又燃起与大食争锋的烽火,这些倭人难保不会生出异样心思。“来得正好。婉儿,传旨将作监和兵部。”

上官婉儿立刻凝神静听。

“命阎立德,从新近赶制出的龙鳞甲中,挑选五十副…不,一百副!要最精良、最威武的!给戍卫麟德殿的千牛卫换上!”李琰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另外,让王思礼从龙鳞铁卫中,挑选五十名身材最高大、气势最剽悍的勇士,同样着新甲,作为朕的仪仗,于麟德殿外列阵!”

“陛下是想…”上官婉儿瞬间明白了李琰的意图。

“不错!”李琰负手而立,目光如电,“倭人素来畏威而不怀德。史思明授首,哈立德伏诛,正是我大唐国威鼎盛之时!朕要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是煌煌天朝的无敌之师!什么是他们永远无法企及的钢铁洪流!让那身经百战、煞气逼人的龙鳞铁卫,让他们身上那染过叛贼和大食悍将鲜血的甲胄,告诉藤原清河,告诉倭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任何觊觎天朝疆土、挑战天朝威严的念头,都只会招致灭顶之灾!”

“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之上策!陛下圣明!”上官婉儿由衷赞道。用一场精心准备的“武力展示”代替战争,震慑宵小,成本最低,效果最佳。这充分体现了李琰作为穿越者超越时代的战略眼光和深谙心理威慑的政治手腕。

长安·鸿胪寺馆驿·倭国使团驻地

藤原清河跪坐在榻榻米上,眉头紧锁,仔细阅读着从各种渠道收集来的关于长安近日盛况的简报。史思明被凌迟处死、枭首示众的细节,长安百姓的狂热,龙鳞铁卫的传说,以及那支生擒史思明的精锐…这些信息让他这位倭国重臣心中充满了震撼和难以言喻的压力。

“唐主…竟如此酷烈?那龙鳞铁卫,当真如此神勇?”藤原清河喃喃自语。他此次肩负重任,除了常规的朝贡和学习,更肩负着试探大唐在经历内乱后国力虚实、尤其是军事实力的使命。倭国国内,随着律令制国家的巩固,一股试图摆脱大唐文化影响、甚至挑战东亚秩序的力量正在悄然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