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炒辣椒 作品

第692章 李加诚的愤怒与误会(第2页)

电影行业,最重要的不外乎是编剧、导演,只要有好的剧本,有好的导演,再加上充足的资金支持,拍出高票房电影并非难事。

至于演员?

tvB那边最不缺的就是演员,到时候与tvB合作,不怕没有演技好的演员。

如此一来,让邵氏电影公司重新超越嘉禾电影公司,坐上香江电影龙头的宝座,不过是很简单的事情罢了。

……

而就在林家父子与邵逸福谈好关于邵氏电影公司转让的事情时,另一边,和黄总部,中环的和记大厦,董事长办公室,此刻的李加诚却在大发雷霆。

听完李察信的汇报后,李加诚内心愤怒至极。

如果不是李察信在这里,他甚至都要砸东西了。

原来,近段时间以来,和记黄埔旗下多个核心业务均遭遇了利润大幅下滑的困境。

就拿当下至关重要的零售业务来说,旗下的百佳超市、屈臣氏等,均未能幸免。

除此之外,其他业务板块也状况不佳,像中环希尔顿酒店的业务、葵涌码头的国际货运生意,还有保险业务等,营业额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

经过一番深入调查,他们发现,不少老顾客都纷纷“跳槽”,大部分转而投向了置地集团旗下的同类业务。

比如,百佳超市的客户数量不断减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置地集团旗下的惠康超市客户却在持续增加;

屈臣氏的生意日渐冷清,而置地集团旗下的万宁超市却生意火爆,营业额大幅上扬;

中环希尔顿酒店的高端客人数量锐减,然而调查结果却显示,置地集团旗下的文华东方酒店高端客人络绎不绝,入住率大幅攀升。

……

李加诚手上的这份调查报告,令他的心情难以平息。

前几天,李察信向他汇报关于百佳超市被惠康超市“恶意竞争”的时候,他便很愤怒了,打算做好与惠康超市斗一斗的决定。

结果,百佳超市都还没开始应对来自惠康超市的竞争,手下却又调查发现旗下更多业务可能同样遭到置地集团同类型业务的“恶意竞争”。

这让他自然感到非常难堪。

李加诚阴沉着脸,手指敲击着桌面。

“好你个林浩然,我不过是此前宣布支持汇沣银行而已,如今就如此报复我,真狠啊,不过,我也不是好惹的,既然你要玩,那我就陪你玩到底!”李加诚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他认为,这一切肯定都是林浩然在背后授意。

否则,和记黄埔的业务为何会在近一个月来,突然遭遇如此大规模的客户流失?

此刻的李加诚认为,林浩然太小心眼了。

可实际上,这些事情,林浩然根本不清楚。

而且,和记黄埔的大部分业务,实际上都与置地集团的业务重叠。

比如地产、酒店、零售、货仓、码头、进出口贸易等等,可以说和记黄埔旗下拥有的业务,置地集团旗下都拥有。

因此,行业竞争是在所难免的。

而这段时间,林浩然这位置地集团老板因为击败汇沣银行而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因此作为置地集团总裁的马世民,趁此机会,利用林浩然在香江的影响力,扯上林浩然的大旗,加大力度对旗下业务的宣传和推广,这才导致和记黄埔的客户纷纷转向置地集团。

对马世民而言,趁着老板的热度、影响力如此之高,这个时候不抓住机会,那还等到何时?

实际上,不仅仅是和记黄埔旗下的产业收到影响,其它行业内的公司,同样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

李加诚此刻却完全误会了林浩然,以为这一切就是林浩然故意针对他。

今年年初伊始,香江的地产行业便显露出发展疲态,发展速度逐步放缓。

曾经热衷于炒房的人纷纷收手,楼市成交量呈现出明显的下滑态势。

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作为香江地产界的巨头企业,自然难以独善其身,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在此情形下,李加诚不得不调整战略布局,将经营重心转移到和记黄埔旗下的其他产业上。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才将重心转移到这些业务没多久,却如同迎面遭遇了一记重拳。

尽管很是愤怒,可面对林浩然这样的竞争对手,李加诚也不得不逐渐冷静下来,思考该如何去应对强敌的竞争。

他看向李察信,开口说道:“李总,你觉得我们该如何是好?”

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的确很强,但是,即便再强,也难以真的与林浩然真刀实枪地对着干。

实在是如今的林浩然太过于强势了。

如今的香江商界,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所笼罩。

而林浩然的身影,便是这阴霾的源头,他就如同那阴霾中巍峨的巨峰,投下令人难以忽视的巨大阴影。

靑洲英坭、港灯集团、香江电话、置地集团、东方报业、中华煤气、九龙巴士、万青集团、银河证券、恒声集团……这些企业,无一不是香江各行业里声名显赫、举足轻重的巨头。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它们的幕后掌控者,竟然都是同一个人——林浩然。

面对如此实力强劲、势不可挡的竞争对手,李加诚内心满是绝望,一时间竟想不出任何有效的应对之策。

李加诚并非不想与林浩然缓和关系,毕竟他做生意向来信奉“和气生财”的理念,尽量避免去招惹那些自己得罪不起的人物。

可如今,他早已与汇沣银行及渣打银行紧密捆绑在一起,在诸多利益纠葛之下,根本难以与林浩然缓和紧张的关系。

前几天,他还特意去向包裕刚请教应对之法,可最终也没能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切实有用的建议。

既然无法缓和与林浩然的关系,那便只能硬着头皮正面应对了。

然而,该如何应对,李加诚一时间却毫无头绪,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手下人身上了。

在如今的香江商界,李加诚无疑也是巨头级的人物。

他旗下的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在香江众多上市企业中都能稳居前15位。

尤其是和记黄埔,如今更是跻身前五之列。

由此可见,其实力自然不容小觑。

特别是近期,汇沣银行的资金危机得以解除,这两家巨头企业再也不用担忧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底气愈发充足。

可即便如此,面对林浩然这般强劲的竞争对手,李加诚心里清楚,想要取胜绝非易事。

看看汇沣银行、怡和洋行在他面前的结局,便可见一斑。

他很想与林浩然之间相安无事,和平共处,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然而,手中这份详尽的调查报告却如同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他心中那丝侥幸的念头。

这样的想法,恐怕很难成为现实。

想到这里,逐渐冷静下来的李加诚,目光看向李察信,希望能够从他的口中得到有用的建议。

李察信作为和记黄埔前任大班韦理的副手,能力自然不差。

当初,韦理时代的和记黄埔能够扭亏为盈,李察信便有很大的功劳。

如今,和记黄埔能够在李加诚接手之后而依然井然有序,李察信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也正因为如此,入主和记黄埔之后,李加诚并没有急着将旧将都赶走,而是稳住李察信等人,让他们继续担任和记黄埔的主要高管。

李察信见李加诚目光投来,心中暗自思忖,知道此刻正是自己表现的关键时刻。

他微微沉吟片刻,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开口说道:“李生,依我看,目前我们和记黄埔面临的情况确实棘手,但并非毫无应对之策。”

李加诚微微前倾身体,目光中透露出急切与期待:“哦?你有什么想法,快说来听听。”

“既然我们依靠自己,很难与置地集团对抗,那么我们何不联合其它势力,共同应对来自置地集团的竞争压力呢?“李察信推了推眼镜,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李加诚眉头微皱:“你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和一些英资巨头联手,比如中华电力、渣打银行,甚至是怡和洋行,这些都同样是与林浩然有很大竞争的,且都受不小的影响!

特别是怡和洋行,据我所知,怡和洋行虽然已经退出了香江市场,可他们对林浩然可是恨之入骨。

前几个月据说在日本那边,怡和洋行还与林浩然小干了一场,只是最后失败而已,由此可见,他们对林浩然的仇恨有多深。“李察信压低声音说道。”

李加诚点了点头,这点他还是很清楚的。

如果不是林浩然,怡和洋行如今依然还在香江风光无限。

可就因为林浩然,最终怡和洋行损失惨重,不得不选择退出香江市场。

这样的仇恨,估计能够让怡和洋行一直对林浩然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