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炒辣椒 作品

第683章 1463亿港元,市场份额超六成!(第2页)

曾经,汇沣银行稳坐香江银行业头把交椅,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银行;

恒声银行紧随其后,位列第二;

渣打银行排名第三;

东亚银行排在第四;

还有林浩然前段时间收购的道亨银行,在以前也同样排在前十的行列。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若重新对香江银行业进行排名,局势实际上已经大变。

东亚银行一跃成为第一;

渣打银行由三进二;

元气大伤的汇沣银行只能排在第三;

恒声银行退到了第四;

道亨银行则位居第五。

虽说名次来了个彻底大洗牌,但仔细看来,挤进前十的实际上还是那几家银行。

而东亚银行因为资金规模远超后面的一众银行,有种遥遥领先的味道。

至于为何渣打银行能到第二名,很简单,汇沣银行那边不少英资大企业已经在此前表明要将公司金融业务转移到渣打银行了,所以汇沣银行的名次必定会被渣打银行替代。

而汇沣银行虽然实力大减,但旗下依然还有和记黄埔、长江实业、环球航运集团等这些资金不会转移的企业,实力依然不可小觑,暂时排在第三也是理所当然的。

“何叔叔,东亚银行如今的资金规模太臃肿了,办事效率极低,等恒声银行私有化之后,我会适当地让部分集团将资金从东亚银行转移到恒声银行那边去。

比如置地集团、万青集团,适当地让恒声银行的资金规模提高至五六百亿港元,你看如何?”林浩然笑着说道。

别的不说,仅仅是到时候实行的企业员工转账发工资一事,东亚银行就难以搞定,涉及的员工规模太大了。

但是,如今有了一家运营实力不逊色于东亚银行的恒声银行,那么银行转账发工资一事,让恒声银行分摊一下压力,此事会更加顺利。

再加上既然集团叫恒声集团,如果恒声银行的资金规模比东亚银行差太多,那就有些名不言顺了。

何善恒眼睛一亮,放下手中的资料,饶有兴致地说道:“浩然,你这想法和我不谋而合啊,东亚银行如今资金规模庞大,业务繁杂,管理起来确实吃力。

将部分资金分流到恒声银行,既能减轻东亚银行的压力,又能提升恒声银行的实力,可谓一举两得。”

“行,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我会跟马世民先生以及伯顿先生说声,等恒声银行私有化完成后,让这两大集团的资金找个时间到东亚银行去办理资金转移业务。

东亚银行还剩下港灯集团、中华煤气、九龙仓等诸多大企业的资金业务,再加上这段时间吸入的众多市民存款以及中小企业存款,东亚银行的实力依然很强,至于道亨银行,让它自由发展就好了,以后,三家银行就良性竞争!”林浩然笑着说道。

东亚银行虽然历史悠久,可终究底蕴不足,突然一下子从一家资金规模才几十亿港元的规模一下子涨到上千亿港元的规模,其实是非常吃力的。

如果不是有何善恒这样的大佬坐镇,说不定东亚银行早内部出问题了。

所以,如今将一部分资金转移到恒声银行去,降低东亚银行的压力,同时也提高恒声银行的实力,算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了。

而且,将一部分市场分到恒声银行去后,恒声银行与东亚银行的市场份额将会排在前二名。

如此一来,渣打银行又只能继续当回它的老三了。

名次,有时候对口碑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

与此同时,在薄扶林道的玛丽医院,一间静谧且设施完备的高级疗养室内,气氛显得格外平和。

此刻,这间疗养室里的沙发上,坐着两位香江商界大名鼎鼎的大人物。

一位,自然是包裕刚,而另一位,则是李加诚。

“包兄,瞧你如今面色红润,身体恢复得相当不错,应该可以出院了吧?”李加诚一边将一束鲜花插进花瓶,一边面带好奇地问道。

这一个月来,包裕刚在精心调养下,又有世界顶尖医疗团队保驾护航,身体早已完全康复。

然而,他却始终没有出院,而是安心待在这处,若有人想拜访他,还得先征得他的同意。

“这儿多清净啊,不用出去面对那些烦心事!”包裕刚嘴角上扬,意味深长地笑道。

李加诚心思敏锐,瞬间便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他不禁对包裕刚投去敬佩的目光,心中暗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前段时间,汇沣银行与东亚银行展开商业竞争,包裕刚的处境着实尴尬。

一方面,汇沣银行一直是他的亲密合作伙伴,双方合作多年,情谊深厚;

另一方面,包裕刚林浩然两人关系匪浅,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事情。

如果其中一方逼迫他做出选择,他必定左右为难。

不过,他以手术修养为由,巧妙地避开了这些棘手的尴尬事,还能暗中操控女婿去处理一些事务。

“看来,你当初的决定,是对的!”李加诚有些感叹道。

李加诚指的是包裕刚让林浩然入股九龙仓,从而光明正大地将九龙仓的金融业务从汇沣银行转移到东亚银行,如此一来,这一步直接让汇沣银行想要责怪包裕刚,都不知道怎么责怪。

林浩然是九龙仓第二大股东,九龙仓的金融业务转移到林浩然旗下的银行,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三年前,我便瞧出浩然绝非等闲之辈,注定会有大作为,所以一直与他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可谁能想到,如今他取得的成就,远远超出了我当初的想象!”包裕刚微微眯眼,脸上满是感慨。

犹记得,他与林浩然初次见面时,是在深水湾的私人沙滩上。

那时候的林浩然在商界还籍籍无名,尚未崭露头角。

后来,他听闻林浩然竟在暗中布局九龙仓一事,还提出将手中九龙仓股票卖给他,以此作为条件,让他去说服李加诚放弃青洲英坭。

当时,他既惊讶于林浩然的胆识与谋略,又对他这一大胆举动充满好奇。

再往后,石油危机爆发前夕,林浩然又果断囤积原油。

这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操作,包裕刚都看在眼里。

可以说,他亲眼见证了林浩然从初出茅庐到在商界站稳脚跟,一步步崛起的全过程。

而如今,林浩然更是相当于救了他一命。

此前,林浩然便提醒他注意癌症风险,让他得以在癌症早期就及时干预治疗。

这若不算救命之恩,又算什么呢?

所以,如今包裕刚对林浩然的态度,早已从当初单纯看好的前辈对晚辈,转变为如同亲人般的亲昵。

如果不是自己四个女儿都已经找到自己的归属,他还真想让林浩然当自己的女婿,可惜,还是迟了几年。

“包兄,我此番前来,除了探望你,还有一件事想向你请教!”李加诚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开了口。

“李兄,咱们相识多年,情谊深厚,有什么事但说无妨。”包玉刚爽朗地大笑起来。

李加诚和包裕刚不仅是邻居,在香江商界更是声名显赫的大佬级人物。

多年来,两人在各种场合多有交集,早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你也清楚,我和林浩然之间的矛盾已经难以调和,你觉得,我如今该怎么做,才能获得他的谅解呢?”李加诚思来想去,终究还是放下了面子,坦诚相告。

自打成功入主和记黄埔后,李加诚在香江商界的地位如日中天。

一时间,除了汇沣银行、包裕刚等少数势力外,其他势力他都没太放在眼里。

即便当时林浩然拿下了置地集团,成为香江公认的首富,李加诚也觉得,自己手握和记黄埔、长江实业这两大商业巨头,只要牢牢抱住汇沣银行这个靠山,超越对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世事难料。

如今,汇沣银行这个靠山在林浩然的布局下轰然倒塌,而林浩然更是凭借一系列手段,成为了香江金融界乃至整个商业界的霸主。

这让李加诚真切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他的命运与汇沣银行紧密相连,如同被无形的绳索捆在了一起。

所以,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此前他不得不做出全力支持汇沣银行损害东亚银行利益的举动。

可这一行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就是在公开站队。

而站队往往意味着要付出代价,他心里也清楚,这无疑会直接得罪林浩然。

如今,汇沣银行在这场激烈的商业博弈中败下阵来,而林浩然却如日中天,实力大增。

他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无奈之下,只好前来向包裕刚请教应对之策。

让他主动去向林浩然求和,他实在是拉不下这个脸,心里只盼着能有个其他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哎,李兄啊,当初你决定这么做之前,我就特意打电话劝过你,只可惜你当时没听进去!”包裕刚无奈地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惋惜。

虽说包裕刚一直待在医院养病,但他手下的情报网络却十分强大。

得知李加诚打算对汇沣银行表明忠心后,他第一时间就拨通了李加诚的电话,苦口婆心地劝阻。

只可惜,彼时的李加诚自恃有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两大商业巨头撑腰,又怎会轻易听从他的劝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