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问 作品

第427章 青春作伴好还乡·棋岛(4)

(突然迷思想把他俩送去参加披哥然后因为人太多放弃了:))

在棋岛附近海钓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

正如之前所说,这片海域洋流湍急,水下地形复杂,鱼群大多潜伏在较深的水层。这不仅考验钓手的专注力和技巧,更需要船家的密切配合。他们得不断调整船向、判断潮水,才能将人送到理想的标点。

为了保证这次拍摄能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海钓的快乐,叶淬阳在预约船家时特意提了些小要求:希望船家能带两位经验丰富的本地钓手一同出海,至少让镜头能捕捉到几次像样的中鱼画面。

船家同意了一半。

他们人太多了,不止有六个嘉宾,还至少要上来两个摄像师,所以钓手只能配一个,是棋岛这边小有名气的一位杨师傅。

这个节目照这个趋势录下去,百家姓开头迟早要改成“杨赵钱孙”。

叶淬阳约的这位杨师傅,和金棠之前联系的那位个性可谓大相径庭。

他约莫五十出头,身形精悍,肤色是常年在海上劳作沉淀下的古铜色,话不多,眉宇间透着一种沉稳而敏锐的气质。

他的自我介绍非常干脆:“叫我老杨就行。一会儿我教你们怎么放竿、收竿。”

听着他粗粝的嗓音,简洁的语气,江时鸣站在一旁,久违地感受到了一种学生面对严师时的压迫感。

船只很快驶离码头,海风迎面扑来。他们乘着急浪向外海奔驰。虽然之前已有过江上行船的经历,但海上航行仍是截然不同的体验。

海浪仿佛是大海自身的呼吸与情绪,比起江上由风与船搅起的浪涌,更显原始而磅礴。

很显然,这里绝对不会有小乌龟。

船只在一片颠簸中抵达目标钓点。许一禾有些晕船,被扶到船头透气。剩下的人手持钓竿与工具箱,围拢在杨师傅身边,开始认真聆听指导。

“鱼群在很深的地方,”杨师傅一边说,一边利落地将一个颇有分量的铅头钩假饵挂上钓线,“我们要让饵沉下去,但又不能挂底。”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声音在海风中依然清晰:“海钓不是等鱼来找你,而是你要主动去找鱼。”

他让大家挨个过去感受他钓竿的触感。

江时鸣学着他的样子尝试,第一次放线,铅坠噗通一声沉入蔚蓝的海水,迅速被深处的暗流吞没。他屏住呼吸,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指尖那根纤细而坚韧的鱼线上。

钓鱼的确是一项神奇的活动。

它有许多理论知识客观存在,什么鱼群特性、饵料、潮汐乃至流体力学,都理应对钓鱼产生些许助力,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理论知识却往往指望不上。甚至理论知识越丰富,得到的结果越是不尽如人意。

钓鱼既是属于科学的运动,又是属于玄学的运动,偶尔也是属于经济学的运动。

江时鸣屏息凝神,回顾着杨师傅刚才的指导。手指要虚搭、要感受触底、要轻提……

“哦哦!我这个好像在往下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