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淘金之按碃(第2页)
没想到自己的亲爷爷也是淘金这行里的一把好手。
……
大伙又挖了几天,有人嚷嚷着出了万年树。
大伙全都笑起来,从坑里出来对胡老七道:“来了!”
胡老七问:“啥?”
“活在这呢。”
白杜鹃听着他们一问一答,这是在“接福”,表示要发财了。
万年树指的是挖坑挖出了树根来。
刨出树木来说明以前这里有‘碃’,以前有淘金人在这干过活,出金的可能很大。
当晚大伙都很高兴,觉着第二天再挖就能出金了。
但是第二天挖了,又出了一样东西。
那是一具尸骨。
大伙把尸骨从坑里运上来。
胡老七看了看那具尸骨,喃喃道:“到家了。”
有人问胡老七:“盖房吧?”
胡老七:“盖吧。”
“送哪?”
“南边。”
于是大伙坑也不挖了,全都捧着尸骨去南边的山岗上挖了个坑,把尸骨下葬埋了。
胡老七还带了纸钱,站在土包前念叨着:“老把头,不知你是哪的,给你安顿个地方吧。
我们一心一意捧着你,拿着呢,供着呢。
你先在这歇着,等我们拿了疙瘩再来孝敬你老人家。”
大伙烧纸上酒,完事后又跑回去继续挖坑。
白杜鹃私下问胡老七:“你们刚才埋的人是谁?”
“淘金人。”
“这种就直接埋了就行了?不要去报公安吗?”白杜鹃问。
胡老七露出古怪的笑容,“在这片山里,到处都是金子,也到处都是尸骨。从清代开始这里就有无数的淘金人来冒险,地里面金子和人的尸骨经常连在一起。
我们这有一首歌谣,名叫《金夫叹》,是这么唱的……
受尽人间苦头,埋在地狱里头。
身披破麻袋头,脚穿破靰鞡头。
吃着橡面窝头,整日背着筐头。
把头常抡铛头,骨头丢进坑头。
……
干淘金这行的,大多不幸。”
“为什么不幸,如果淘到了金子,不就发财了?”白杜鹃不解。
“看你亲爷爷的下场就知道了,金子多了也得有命花,有时就是亲哥俩也会因为一块金疙瘩刀剑相向,很多淘金人就算挖到了宝也不一定有命走得出大山。”
白杜鹃沉默了。
她想起了白志勇告诫过她的话。
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就算发了财,也不要张狂。
要低调,不能因为发了财就作恶。
……
白杜鹃跟着这帮爷们挖了半个月的碃。
最后要出金的时候,有人从瓢把子镇找了过来,给胡老七递了个信。
胡老七没有让白杜鹃看到信上写着什么,但是他在看完信后就让她先下山回去。
“你爷受伤了,在县城医院。”
白杜鹃只觉得两耳嗡嗡直响,“我爷怎么伤的?”
“不清楚,信上没写,你快点回去吧,把这个带上……”胡老七用包袱皮包了一大块土给她带上。
白杜鹃满脑子都是爷爷受伤的事,也没顾得上询问这土是干什么用的。
她甚至连自己是怎么下的山都不知道。
回到瓢把子镇后她搭乘森林小火车,辗转回到县城,直奔医院……
(本书的正文到了尾声,正文结束后会有些配角的番外,包括狗的个狗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