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331集:《跨境远程诊疗》(第2页)

"现在的年轻人真能想办法。"龙医师把艾草放进竹筛,"说是什么区块链溯源,让你们放心。"老人显然对这些新词不太熟,说的时候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笑,像个被考问功课的孩子。

陈静忽然想起儿子的水痘。西医耸肩说只能等自愈,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平台问诊,龙医师教的草药泡澡方竟那么管用。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都是苗岭常见的植物,在纽约的中药房却要高价。"您开的药粉能直邮,真是太方便了。"她由衷地说。

电子处方弹出来时,陈静注意到药材清单旁多了样东西。"苗绣药囊?"她想起去年在苗寨看到的,绣着驱邪纹样的布袋里装着驱蚊草药,"是给我的吗?"

"给你邻居的。"龙医师调着药秤,秤砣是只银鱼造型,"上次你说她对花粉过敏,这个里面装的苍术、白芷,能避避邪祟。"老人忽然意识到什么,补充道,"用你们的话说,就是能缓解过敏。"

陈静忍不住笑了。去年她随口提过邻居苏珊总在春天打喷嚏,没想到龙医师记在心上。苏珊的丈夫是建筑师,帮她重新设计过厨房,现在两家常隔着篱笆递些自制点心。"她肯定会喜欢的,"陈静想象着苏珊收到苗绣时的惊喜,"她一直对东方文化很着迷。"

虚拟影像突然凑近屏幕:"对了,教你个小法子。"龙医师的手指点向自己的太阳穴,"每天用梅花针敲三分钟,能缓解眼疲劳。"他从抽屉里拿出个小巧的银器,针头像朵绽放的梅花,"你孙女上次说眼睛干涩,我就是这么教她的。"

陈静的心头轻轻一颤。去年带女儿去苗寨,小姑娘盯着龙医师的银梅花针不肯走,说像童话里的魔法棒。现在女儿的书包上还挂着个银质小针筒挂件,是龙医师的孙女送的,说"能吓跑坏细菌"。

结束诊疗时,龙医师忽然说:"等你不忙了,带孩子回来看看吧。"老人转动着碾药钵,药香仿佛能穿透屏幕飘过来,"今年的金银花长得特别好。"陈静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突然无比想念那种香气——不是纽约花店包装好的香水味,是带着泥土气的、混着阳光和露水的清苦。

当晚陈静按教程灸完穴位,左肩的酸痛果然减轻了大半。她把龙医师发来的苗族童谣音频点开,芦笙声里混着虫鸣,像有月光顺着网线淌进房间。床头柜上摆着刚收到的砂锅,陶土纹理粗糙,却让她想起外婆在灶前忙碌的背影。

凌晨四点,陈静被厨房的响动惊醒。女儿抱着枕头站在门口,揉着眼睛说:"妈妈,我闻到药香了。"她这才发现,自己竟在梦里把砂锅端上了灶台。走到窗边,晨曦正染红曼哈顿的天际线,而一万三千公里外的苗岭,此刻该是满山艾草香了吧。

手机突然亮起,是龙医师发来的照片。他的孙女举着个苗绣药囊,背景是初升的太阳,金光洒在百鸟裙上,像落了满地星星。陈静放大照片,看见药囊上绣着的凤凰,翅膀正掠过一片青翠的艾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