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集:《新的合作机遇》(第2页)
法尔西姆博士忽然笑了:"你们似乎比我们更了解中东的需求。"他翻开随身携带的《古兰经》,指着某一页说,"经文中说'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浪费',这与苗医'药食同源、过则为毒'的理念完全一致。或许我们不是在合作,而是在找回失散多年的智慧兄弟。"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阳光穿过云层,在谈判桌的投影幕上投下七色光斑。阿雅想起苗族古歌里唱的"彩虹是天地的桥梁",此刻屏幕上正展示着未来治疗中心的效果图——穹顶设计融合了苗家鼓楼的飞檐与阿拉伯清真寺的穹顶,在沙漠阳光下会折射出类似的七彩光芒。
蓝图上的细节
深入洽谈的第三天,双方已经开始推敲运营管理的细节。在苗医文化展示区,代表团成员被一面药材墙吸引——左边是苗族药农采集的天麻、杜仲,右边对应着阿拉伯传统药材乳香、没药。
"这些药材在我们的市场很容易获得,"哈米德指着乳香标本,"但根据伊斯兰教法,动物药材的使用有严格规定。你们的苗药里是否包含禁忌成分?"
阿雅请出年过七旬的龙老药师,老人颤巍巍地打开一个牛角药罐:"我们早就做了筛选。您看,这是用糯米发酵的'苗酒药',原本含有蛇胆,现在改用了椰枣发酵提取物,效果相同,也符合清真标准。"他用银勺舀出一点琥珀色的药膏,空气中弥漫着椰枣与草药混合的甜香。
在模拟治疗室,美方提出的商业模式难题再次被提及。"沙特的私立医疗市场竞争激烈,"法尔西姆博士的助理出示了一份调研报告,"如何平衡公益属性与商业可持续性?"
林博士调出与美国合作时完善的方案:"我们设计了分级服务体系。基础诊疗纳入国家医保,针对高收入群体的高端康养项目则采用会员制,盈利部分反哺传统苗医的传承保护。就像你们的'瓦克夫'制度,用公益信托的方式让资源永续。"当翻译解释"瓦克夫"这个宗教慈善概念时,法尔西姆博士频频点头。
最动人的讨论发生在傍晚的非正式会谈中。法尔西姆博士拿出手机,展示他在麦地那拍摄的街头场景:"那里有很多巴基斯坦移民劳工,他们负担不起昂贵的治疗。如果合作中心建成,能否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免费服务?"
林博士看向阿雅,她正给代表团成员分发苗家的刺梨蜜饯。"我们在贵州有个'以工换医'的传统,"阿雅擦了擦手上的蜜渍,"患者可以用采集草药、整理古籍等方式抵扣费用。在沙特,或许可以让受益者参与苗医植物的种植——利雅得的温室技术很发达,刚好适合培育这些药材。"
法尔西姆博士忽然站起身,从行李箱里取出一个精致的铜制药盒:"这是我祖父传下来的,里面装着他根据古方配制的治疗关节炎的药膏。"他打开盒盖,一股类似松节油的香气飘散开来,"他常说,好的医生应该像骆驼,既能在沙漠中找到水源,也能为迷路者指引方向。我想,我们找到的不仅是合作项目,更是能在现代医学沙漠中开辟绿洲的伙伴。"
夜幕降临时,双方草签了合作备忘录。阿雅站在展示区的铜镜前,看着镜中自己与阿拉伯友人的身影交叠在一起。铜镜边缘雕刻的苗族图腾与对方佩戴的新月项链在灯光下交相辉映,让她想起苗族老人常说的"每片叶子都有自己的脉络,但阳光能让它们共同生长"。
返程前夜,法尔西姆博士邀请中方团队成员品尝阿拉伯咖啡。在浓郁的豆蔻香气中,他指着窗外的星空:"在我们的历法里,下个月是'斋月',也是药材采收的黄金期。希望明年此时,能在利雅得的治疗中心里,用苗医的针灸与阿拉伯的草药,共同为患者带来健康。"
林博士举起咖啡杯,杯沿的银饰与对方的金戒指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远处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新一批针对中东人群体质优化的针灸针正在进行最后调试,那些闪烁的指示灯,像极了沙漠中指引商队的星辰,正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铺就一条跨越文明的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