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黄翅鱼的朱伯瑜 作品

第484章 丰碑的雏形(第2页)

没有爆炸。

电焊机的指示灯,闪烁了几下,竟然真的亮了起来!

“亮了!大帅!亮了!”赵二狗激动得快哭了。

林好拿起焊钳,夹着焊条,对着两节废弃的铁轨,小心翼翼地点了下去。

“刺啦——!”

一束耀眼的蓝白色弧光爆开,空气中瞬间弥漫开一股浓烈的臭氧味。铁水飞溅,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绚烂的火花。第一道歪歪扭扭但无比坚固的焊缝,出现在了铁轨的接合处。

小主,这

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通了!路通了!”王大彪不知何时凑了过来,看着那道焊缝,激动地大吼。

全营的目光都被这束工业文明的火花所吸引。士兵们看着那被连接起来的铁轨,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胜利的康庄大道。对大帅的崇拜,在这一刻,化作了对“点石成金”神迹的狂热信仰。

然而,就在营地被这股建设狂潮点燃时,两道黑色的身影如同鬼魅,穿过欢呼的人群,径直走入指挥帐篷。

是冷雨和博尔术。他们满身风雪,脸上没有丝毫喜悦,只有一片冰冷的凝重。

“大帅。”冷雨的声音不大,却让帐篷内的热浪瞬间冷却。

她没有说话,只是从怀里取出一个用兽皮包裹的、沉甸甸的东西,放在地图上。

李墨涵正准备为“真火炼钢轨,神力开天路”赋诗一首,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停下了笔。

林好解开兽皮,里面的东西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不是情报,也不是战利品。

那是一个……用各种零件和骨骼搭建起来的,诡异的“模型”。

模型的底座,是一块被砸扁的苏军t-34坦克的负重轮。负重轮上,用人类的大腿骨,如同花瓣般螺旋向上排列,顶端是一顶德军的m35钢盔,钢盔里盛着一些烧焦的松果。几支黑洞洞的莫辛纳甘枪管从骨骼的缝隙中伸出,像某种怪异的树枝。整座“模型”被干枯的藤蔓缠绕,上面还挂着几个被磨得发亮的狼头骨。

这东西充满了不祥的、原始的、却又带着某种扭曲“审美”的意味,像是一个疯子艺术家用战争垃圾和尸骸堆砌出的祭品。

“在前方八十公里的山谷里发现的。”博尔术的声音沙哑,这位草原上最勇猛的猎人,眼中竟带着一丝罕见的恐惧,“很大,像一座小山。我们……我们没敢靠近。”

帐篷里死一般的寂静。

李墨涵脸上的狂热褪去,他看着那个诡异的“丰碑”,张了张嘴,那些“王道”、“天命”的词句第一次卡在了喉咙里。他无法理解,也无法解读。这东西超越了他所有的认知,不属于兵法,不属于权谋,甚至不属于人类的逻辑。

“森林的呼吸……”角落里,沃尔科夫脸色惨白,喃喃自语。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他。

“我们白熊国在西伯利亚的猎人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沃尔科夫的声音在颤抖,“山林是有生命的,有自己的意志。当外来者太多,杀戮太重,破坏了它的‘平衡’,它就会‘呼吸’。它会命令它的子民——那些‘山鬼’,去猎杀闯入者,然后用猎物身上最坚固的部分,比如骨头和钢铁,筑成献给山神的‘丰碑’,以求重新获得宁静。”

他指着那个模型,眼中满是惊骇:“他们不是在示威,也不是在羞辱。他们在……收集材料。”

“收集材料?”王大彪没听懂。

“是的。”沃尔科夫看着林好,一字一顿地说,“在我们眼中,坦克是武器。在他们眼中,坦克、大炮,还有我们的骨头……都只是用来搭建‘丰碑’的,石头和木料而已。”

一股彻骨的寒意,比乌拉尔山的寒风更甚,瞬间笼罩了所有人。

林好慢慢抬起头,目光从那个诡异的模型上移开,落在了地图上。他看着自己刚刚用电焊连接上的那第一节铁轨,那条他引以为傲的、即将向西延伸的“工业巨蟒”,在这一刻,仿佛变成了一条躺在砧板上、等待被肢解的肥美肉虫。

他冰冷的声音打破了死寂。

“传我命令。”

“全军,一级戒备。”

“看来,在跟德国人打仗之前,我们得先学会……怎么跟‘神’打交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