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黄翅鱼的朱伯瑜 作品

第473章 沼泽猎狼(第2页)

沼泽深处,一处被三面低矮丘陵环绕的隘口,王大彪正对着一群士兵大吼大叫。

按照沃尔科夫的图纸,五十八辆还能开动的“猛犸”坦克,正被半埋在精心挖掘的泥坑里,只露出炮塔和一小截车身。士兵们正手忙脚乱地用枯枝和从别处刮来的苔藓进行伪装。

“博士,这玩意儿不行啊!”一个士兵举着一捆枯枝,满脸愁容,“这叶子都干了,颜色不对,跟这沼泽里的湿树枝完全两码事,一眼就能看出来!”

陈博文博士推了推眼镜,脸色凝重地点点头:“没错,从植物学角度,这种伪装在专业人士眼里,就如同黑夜里的火把。”

王大彪急得抓耳挠腮,他不懂什么植物学,但他知道要是被敌人发现了,他们这群人就得全交代在这。他烦躁地一脚踹在“猛犸”滚烫的发动机盖上,突然,他愣住了。

一股烤肉的焦香……不对,是烤苔藓的焦糊味钻进他的鼻子。

“有办法了!”王大彪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一种“土匪式”的狡黠,“把那些苔藓和树枝,都给老子放到发动机盖上烤!再浇上点泥浆!烤干了,颜色不就跟这些死掉的玩意儿一样了?快!都动起来!”

这个“不科学”的命令让士兵们如蒙大赦,立刻行动起来。一时间,整个伏击阵地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柴油尾气、泥土腥味和植物烧焦的古怪气味。坦克引擎的余热将湿漉漉的苔藓和泥浆烘烤成深褐色,再糊到车身上,竟与周围的环境完美地融为一体。

陈博文博士没有喃喃自语。他疯了一样冲到一辆正在“烘焙”伪装的“猛犸”旁,不顾滚烫的温度,从上面刮下一块烤成焦黑色的泥苔混合物。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样品袋,小心翼翼地将样本装进去,又拿出随身携带的色谱卡,在昏暗天光下仔细比对。

“不对……不对……”他嘴里念念有词,额头渗出冷汗,“叶绿素热解后的光谱反射峰值应该在580纳米,但这东西……它的峰值被柴油燃烧后的碳微粒和淤泥中的铁离子污染,形成了一个该死的、无法被任何光学设备识别的、混乱的‘伪装色域’!”

他猛地抬起头,看着一脸得意的王大彪,像看一个怪物。“你……你用一台柴油发动机,一堆烂泥,在三十分钟内,完成了一次……一次超越了我们实验室所有光学迷彩研究的……野蛮的迭代!”

说完,他失魂落魄地跌坐在地,将那张珍贵的色谱卡揉成一团,扔进泥里。“科学死了……”

“幽灵呼叫鹰巢,幽灵呼叫鹰巢。”

克劳斯趴在制高点的雪地里,声音压得极低,通过喉震式麦克风传入电台,“目标已全部进入预定区域。他们像一群蠢猪,在泥潭里打滚,完全没有察觉。重复,目标没有察觉。请求指示,何时引导狼群入场。”

电台里传来一阵轻微的电流声,随即是一个威严而沉稳的声音:“鹰巢收到。保持观察,幽灵。等他们筋疲力尽,等黑夜降临。我们要的不是一场战斗,是一场……处决。”

“明白。”

克劳斯关掉通讯,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他最后一次举起望远镜,扫视着那片寂静的沼泽,像一个欣赏自己杰作的艺术家。一切尽在掌握。

他缓缓放下望远镜,准备和汉斯交接,撤离这个观察点。就在放下望远镜的那一瞬间,他眼角的余光,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他猛地顿住。

在隘口对面,大约一千五百米外,一棵光秃秃的白桦树顶端,栖着一只乌鸦。

这很正常。

不正常的是,这只乌鸦一动不动。在西伯利亚寒冷的冬季,鸟类为了保持体温,会不停地梳理羽毛或小范围活动。但这只乌鸦,像一尊黑色的雕塑,凝固在树梢。它的头没有转动,喙没有张开,只是……静静地待在那里。

克劳斯的心脏,毫无征兆地漏跳了一拍。一股源自无数次生死边缘磨炼出的直觉,像冰锥一样刺入他的后脑。

他猛地再次举起望远镜,将倍率调到最大,对准了那只诡异的乌鸦。

视野瞬间拉近。

那不是乌鸦。

在一团用泥浆和破布粗暴捆扎的伪装物下,他看到的,不是冰冷的镜片,而是一截……微微泛着红光的、锈迹斑斑的排气管。

一股极淡的、混合着劣质柴油味的灼热气流,正从管口喷出,扭曲了后方的空气。

克劳斯的大脑瞬间宕机。那是什么?某种加热装置?为什么要在树顶上生火?

就在他万分不解的刹那,那截“排气管”动了。它像一只怪物的眼睛,缓缓转动,一个用锅底灰涂黑的潜望镜镜头从下方探出,精准地对准了他的方向。

猎人与猎物,通过一截滚烫的排气管和冰冷的潜望镜,完成了死亡的对视。克劳斯浑身冰凉,他意识到,自己看到的不是一个观察哨,而是一个他无法理解的、充满工业朋克式疯狂的……活着的战争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