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钟表的残骸
雪停了,风却没有。
像一把钝刀,一下下刮着雪原上凝固的血痂和扭曲的钢铁。空气中,那股混合着柴油焦臭、金属灼烧后的酸腥,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味的微风,钻进每个幸存士兵的鼻腔,提醒他们刚刚从地狱的门缝里爬了回来。
战场像一个被顽童砸烂的玩具盒。黑色的“猛犸”与绿色的t-34残骸以一种诡异的姿态绞缠在一起,像两头同归于尽的史前巨兽。雪不再是纯白色,而被履带、鲜血和油污ed成一片肮脏的灰红。
“都他娘的别愣着!活着的喘口气,死了的,俺们带他回家!”王大彪的嗓子已经喊哑了,但他依旧站在一辆半边履带都被炸飞的“猛犸”顶上,挥舞着工兵铲,指挥着手下打扫战场。他的士兵们,一个个满身硝烟,眼神里混杂着疲惫、后怕和一种劫后余生的癫狂。
“军长!这边!雪堆里刨出来个活的!是个大官!”
几个士兵拖着一个身影从一处雪坑里走了出来。那人穿着一身笔挺但已满是污泥的军官制服,脸上没有太多伤痕,只是眼神空洞,仿佛灵魂已经被那场雪崩抽走了。他手里还死死攥着一个变了形的银质鼻烟壶。
王大彪跳下坦克,几步冲过去,一把揪住那人的衣领:“说!你他娘的是干啥的!”
那人只是茫然地看着他,嘴唇翕动,却发不出声音。
半小时后,在林好那辆幸存的指挥车里,瓦西里·沃尔科夫少校喝着一杯滚烫的、没有糖也没有奶的白水。热量让他冻僵的身体恢复了一点知觉,也让他那颗钟表般精密的大脑,开始重新审视刚才发生的一切。
车厢里很拥挤。王大彪像一尊门神堵在门口,李墨涵拿着个小本子随时准备记录,而陈博文博士,则默默地坐在角落,手里把玩着两枚弹壳,一枚是己方粗糙的铁壳,一枚是缴获的、工艺精良的铜壳。
沃尔科夫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了那个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年轻人身上。那个被所有人簇拥在中间,脸上看不出喜怒,眼神却像西伯利亚冬夜一样深邃的“大帅”。
“为什么……”沃尔科夫终于开口,他的汉语带着生硬的口音,但吐字清晰,“是那块石头?”
这是他宕机的时钟里,唯一无法理解的齿轮。
“那是大帅的神谕!凡人岂能窥探!”王大彪抢着吼道。
沃尔科夫没有理他,依旧死死盯着林好。“我的计划,堪称完美。我的部队是方面军最优秀的工兵和装甲兵。我们开辟了通道,计算了你们的速度,设置了‘铁砧’。每一个火力点,每一次炮击,都经过精确计算。我的战争,是一块瑞士钟表,它会精准地走到十二点,然后敲响你们的丧钟。”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神经质的颤抖,“可你们……你们没有用锤子来砸我的钟表。你们抓起一把沙子,一把滚烫的、疯狂的、不要命的沙子,直接泼进了我最精密的齿轮里!”他指着王大彪,“用重型坦克去撞击,去堵路!用步兵抱着炸药包去炸履带!这不叫战争,这叫自杀!”
最后,他的目光回到林好脸上,充满了极致的困惑:“而你,在最关键的时候,放弃了所有战术,让你的军队去攻击一块毫无价值的石头……为什么?”
车厢内一片寂静。
林好终于抬起眼皮,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那股熟悉的铁锈味又泛了上来。他看着眼前这个崩溃的“钟表匠”,用一种近乎平静的、沙哑的声音说道:
“因为我的表,早就坏了。”
沃尔科夫愣住了。
“一个戴着坏表的人,”林好缓缓地说,“是不会在乎再多砸烂一块好表的。”
这个回答,既不符合逻辑,也不属于任何战术范畴。它像一句谜语,一句疯话。沃尔科夫的嘴唇哆嗦着,他那套建立在数据、逻辑和科学之上的战争哲学,被这句简单粗暴的“土匪道理”彻底击碎。他瘫坐在椅子上,眼神彻底黯淡了下去。
“妙啊!”李墨涵的笔尖在纸上划出激动的痕迹,他压低声音,对身边的文书官说:“记下来!《大帅西行录·禅机篇》!此乃‘以无招破有招,以大破对大立’!敌之法度,如精美钟表,看似无懈可击,实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大帅之表虽‘坏’,却勘破了时间的虚妄,跳出了法度的束缚!此非战,乃是‘论道’!是‘降维打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