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斤 作品

第239章 出大事,江洋大盗越狱!(第2页)

黄班主带着戏班子刚踏进陈平安家的大门,就被院里的暖意裹了个满怀。

帆布搭起的棚子把风雪挡得严严实实,棚下三盆炭火燃得正旺,红光顺着炭缝往外冒,把每个人的脸都映得发亮。

戏台是临时搭的,用几根粗木架着木板,却收拾得干干净净,台下摆着十几张方桌,桌上已经摆好了蜜饯、瓜子,还有刚温好的米酒,马玉娇正指挥着大乔小乔把烤架往炭火边挪,铁签串着的羊肉、猪肉滋滋冒油,油香混着炭火的暖意,飘得满院都是。

“黄班主快请坐,先烤烤火暖暖身子。”陈平安笑着迎上来,顺手接过戏班子手里的锣鼓家什,递给旁边的家丁,“戏不急,等大家缓过劲来再开嗓。”

黄班主搓着冻得发红的手,往炭火边凑了凑,看着满院的热闹,眼里满是感慨:“陈大人太客气了,这阵仗,比过年还热闹。”

此时陈先元正坐在靠里的方桌旁,马玉娇的父亲马大江和母亲王桂兰坐在他旁边,三人手里都捧着热茶,看着院里忙前忙后的景象,话里满是笑意。

陈春兰挨着王桂兰坐,手里捏着块刚剥好的橘子,小口咬着,眼神里的局促渐渐散了——新换的棉袍暖和得很,兜里还揣着马玉娇塞的糖,这种安稳日子,她已经很久没过上了。

“爹,尝尝这烤羊肉,刚从镇上屠户那买的,新鲜得很。”陈平安递过去一串烤得焦香的羊肉,又给马大江夫妇和陈春兰各递了一串,“火候正好,不柴。”

陈先元咬了一口,肉质鲜嫩,油汁在嘴里化开,忍不住点头:“好吃!比以前赶庙会时吃的还香!”

马大江也跟着尝了一口,笑着说:“平安这手艺,比镇上馆子的师傅还强些,玉娇以后有口福了。”

王桂兰坐在一旁,看着女儿帮陈平安整理桌上的果盘,眼里满是欣慰——当初女儿守寡时,她还担心女儿这辈子难有依靠,如今看着陈平安对女儿这般上心,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戏台上的锣鼓忽然“锵”地响了一声,黄班主带着五个孩子已经站定,最小的孩子才十岁,穿着红色的小戏服,脸蛋冻得通红,却挺直了小身板。

随着黄班主一声开嗓,《龙凤呈祥》的调子慢悠悠飘了出来——这戏文喜庆,最适合热闹场合,黄班主唱老生,嗓音浑厚,孩子们伴唱的调子清亮,一老几小配合得竟格外默契。

陈先元听得入了迷,手指跟着节奏在桌沿上敲着;陈春兰虽不太懂戏,却也被孩子们认真的模样吸引,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戏台;马玉娇坐在陈平安身边,偶尔给他添杯热酒,两人眼神相对时,都带着藏不住的暖意。

苦力强和几个家丁也把自家的孩子带了来,孩子们围在烤架旁,伸着小手要肉串,时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家丁们则坐在一旁,喝着米酒,聊着天,脸上满是踏实——自从跟着陈平安,他们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带着家人一起热闹,这种日子,以前在田员外家做工时,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