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光谷的产能核爆(第2页)
产能核爆
当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鲜红的数字“200,137”骤然定格时,整个车间安静了一瞬。旋即,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几乎掀翻屋顶。
“日产破二十万台——!”工人们甩掉帽子,老吴激动地抱起身边一个返聘老师傅转圈,瘦猴窜到桌子上拼命吹着刺耳的口哨,苏采薇靠在控制室门边,眼角微微弯起,终于端起那杯冷透的咖啡抿了一口。
徐汉卿抹了把汗,从角落里拖出一个大纸箱。“哐当!”里面是堆积如山的废弃主板残次品。“看看这些垃圾,”他用脚拨了拨,“堆料堆不出未来。但……”他突然诡秘一笑,冲雷宜雨道,“雷总,您脑子活,这些破烂还能榨出点油水不?比如,弄个有‘意义’的艺术品什么的?”
雷宜雨的目光扫过狼藉的废弃主板,又掠过墙上挂着的巨大液晶屏——里面正直播着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神秘的蓝色爱琴海与圣火光芒交相辉映。一丝奇异的火花在他眼底闪过:“艺术?老徐,格局得打开。”
雅典模型赠奥组委
整整两天两夜,光谷研发中心的顶层大会议室变成了巨大的手工坊。一群被老吴揪来的精工老技师,戴着老花镜,拿着镊子和微型焊枪,在徐汉卿狂野的图纸指挥下,进行着前所未有的“焊接”。
数以万计的废弃电子元器件、电容电阻如同沙砾。颜色深浅不一的绿色主板被切割成精妙的几何形状。金色的排线化作奔涌的河流,蓝宝石电容点缀成波光粼粼的爱琴海,闪亮的cpu散热盖被塑造成帕特农神庙的巍峨穹顶,细密的集成电路则构成了壮丽的雅典卫城轮廓。
“电阻当砖头,电容镶窗花……老徐,你这图纸画得比抽象派还抽象!”一个老技师一边抱怨,一边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把一粒0805封装的电阻按进“神庙石柱”的缝隙,严丝合缝。
“少啰嗦!”徐汉卿嗓子都吼哑了,眼睛熬得通红,“看见没?卫城这块斜坡!主板颜色必须渐变!浅绿到墨绿!层次!你当是汉正街糊纸盒子呢?”
雷宜雨站在中间,他的手指划过冰冷而复杂的“城市基座”,那里刻意裸露着几排金手指插槽和未清除干净的锡点,粗犷而充满工业力量感:“这里,加几道划痕,对,像被海风侵蚀过千年……细节成就真实。”
三天后的下午,这尊震撼的《雅典新纪元》——一座完全由长江通信废弃电子元件和主板拼装铸造的微缩城市,被罩在特制的防震玻璃柜中,由军用吉普直接运往首都机场,同机飞向雅典。
与此同时,一份绝密传真抵达董局的案头——那是老吴车队穿越蜀道传回的最新西南地质监测数据汇总图。苏采薇走进喧闹的庆功会场,附在雷宜雨耳边低语:“董局电话接通了。他说礼物直送奥组委主席办公室,那边……非常震惊。原话是‘从未见过把科技垃圾变成帝国荣光的魔法’。”
雷宜雨正站在窗边,看着满载“长江夕阳红”手机的巨型集装箱卡车一辆辆驶出厂区大门。他举起手中象征非洲酋长权力的象鼻木权杖,轻轻点了点玻璃,外面车流的长龙正轰鸣着驶向远方,阳光在无数金属外壳上跳跃成一片炫目的光海。
就在这时,徐汉卿几乎是撞开会议室的门冲了进来,手里的保密卫星电话还在发出尖锐的嗡鸣:“雷总!快!董局专线!汶川方向刚刚……所有监测点数据……”
窗外光谷的风光正好,蝉鸣依旧。
雷宜雨凝视着桌角那个精工制作的微缩卫城模型。一片小小的集成芯片反射着窗外的阳光,像爱琴海上骤然涌起的、蓄满了未知风暴的浪头微光。
桌上的老人机里,京剧《定军山》的杀伐唱腔,正唱得地动山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