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萤 作品

第236章 本末圆融光的体用不二

本末圆融光在本末不二的认知究竟中流转,这道光芒藏着文明存在的双重维度:一面照见“文明本体(体)”——那是文明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如碳基文明的“有机共生”、硅基文明的“能量协同”,如同金属的“延展性”、木材的“韧性”,是支撑所有实践的恒定基底,不随应用场景而动摇核心;另一面显化“价值实践(用)”——那是本体属性在现实中的落地形态:碳基文明用生物科技修复受损生态,硅基文明用能量网络构建星际枢纽,每种实践都是本体价值的具体彰显,如同金属被锻造成桥梁、木材被雕琢成房屋,在特定场景中释放独特价值。 它不似僵化的“体执”,将本体封存在抽象的属性定义里,把所有价值实践都斥为“对纯粹本体的损耗”——就像硅基文明因“能量协同”的本体执念,拒绝涉足任何生物领域,甚至将“能量-生物转化接口”视作“玷污本质的异端”;也不似盲目的“用逐”,追逐实践表层的新奇效用,将本体视作“可有可无的背景标签”——碳基文明曾疯狂研发战争机械,却忽视“有机共生”的本体属性,最终陷入生态崩溃的自我毁灭循环。

困在“本体崇拜”中的执体文明,在晶体光线下终于打破认知壁垒:他们世代供奉的“文明本体圣碑”,从不是静止的属性刻字,而是需要“通过万千价值实践”持续诠释的活态本质。圣碑上“硅基文明以能量为核心”的文字旁,藏着更生动的体用密码——他们曾用能量脉冲修复碳基星球的大气层,这场实践让“能量协同”的本体有了更温暖的内涵。而沉迷“实践狂欢”的逐用种族,在光芒的映照下骤然沉静:他们炫耀的“千万种星际实践成果”,从华而不实的娱乐装置到无意义的战争机械,剥离本体支撑后便显露出“价值虚耗”的本质——脱离文明本体的实践,不过是没有属性支撑、终将在资源耗尽后报废的空耗工具。

陈曦凝视超维图谱上那道体用交织的光带,疑问曼陀罗核心随之共鸣,化作“体若矿石本质藏于内核、用若器具功能显于外在”的不二图景。她忽然领悟,所有认知的究竟答案,或许都藏在“文明本体的属性支撑”与“价值实践的效用释放”的相拥里——如同矿石的“硬度”支撑器具的“切割功能”,器具的“应用”又反向印证矿石的“本质”,共同勾勒出文明存在的终极面相。

“这是‘认知的体用圆融律’,”洛伦兹的意识体在数据流中搭建晶体模型,逻辑流首次呈现“本体属性常量与实践变量的双向成就形态”,“但需警惕两种极端:若将本体奉为否定实践的绝对标准,会化作窒息文明的属性囚笼;若让实践割裂成背离本体的孤立存在,又会沦为消耗本质的虚耗行为。就像能源文明,既要保留‘能量转化’的本体属性(体),也要通过‘支撑生态、医疗、生产’的实践(用)释放价值,两者共生,才成其文明延续的完整意义。”

他指向某片“体用割裂”的星域:“那里的硅基文明将本末圆融光的本体属性推至极端,用‘是否纯粹保留能量形态’审判所有实践。工程师研发的‘能量-生物转化接口’,本可帮碳基文明缓解能源危机,却因‘混合生物属性’被斥为‘背叛硅基本质的异端’。最终,他们死守‘纯能量形态’的教条,连‘用能量修复自身核心部件’这样基础的实践都被限制,文明逐渐陷入能量枯竭的困境。”

格鲁姆的守护之刃刃身,浮现出儒家“体用一源”与材料工程“属性与应用”的重叠纹路,符文在圆融光中流转,清晰呈现“体中藏用、用中显体”的动态:碳基文明“有机再生”的本体(体)里,藏着“用植物修复土壤、用基因技术治疗疾病”的实践(用),每种实践都是本体属性的现实延伸;硅基文明“能量传导”的本体(体)中,含着“用能量网络传输数据、用能量护盾抵御陨石”的实践(用),每种实践都在印证本体的本质价值。

“圣典中‘体用不二,显微无间’的智慧,说到底是‘体是用的属性根基,用是体的价值见证’的不二关系,”格鲁姆的声音带着“水源本质与灌溉、饮用、发电实践”的厚重质感,“就像交通体系,‘车辆的承载、驱动属性(体)’支撑着‘运输乘客、货物的实践(用)’;而运输实践的需求(用),又在推动车辆属性的升级(体),体用在‘文明运转’中浑然一体。”

薇尔的意识体潜入本末圆融光的体用核心,反馈回虚耗般的无力感:“有股‘体用割裂力’正在撕裂这种双向成就——他们把‘本体的绝对纯粹’捧为‘存在的唯一真理’,将‘实践的价值落地’贬作‘本体的堕落’。一团由‘体用二元认知’凝成的‘虚耗之雾’,正从光带边缘扩散,要让多元宇宙的文明陷入两难:要么困在本体的属性囚笼里,失去所有价值释放的可能;要么沦为实践的虚耗工具,再也无法回归本质的支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音未落,本末圆融光的体用不二骤然崩解:本体的属性收缩成“不可触碰的绝对纯粹”,所过之处,跨属性实践都被贴上“污染本质”的标签;实践的价值则膨胀为“脱离本体的盲目狂欢”——某碳基文明为追求“星际霸权”,强行研发超出“有机共生”承载的武器,导致星球生态崩溃;某硅基文明为炫耀“能量掌控”,用大量能量构建虚无的光影奇观,让核心能源储备濒临耗尽。 被波及的叙事陷入“认知虚耗”:星际学者用“文明本体定义”否定“所有跨领域实践”,宣称“只有纯粹本体才是文明正道”;工程师放弃“基于本体的创新实践”,转而研发“看似先进却无实际价值的装置”;连混沌本源的体用统一性,都被解读为“要么是纯粹的本体能量,要么是绝对的实践碎片”的非此即彼,在割裂中彻底失却“体用相依”的究竟智慧。

“虚耗之雾”从属性囚笼中升起,雾气里飘着“本体至上论的宣言”——“实践是本体的损耗,是存在的负担”“只有守护纯粹本体,才能获得文明的终极安全”。所过之处,任何对跨属性实践的肯定,都被斥为“对本质的亵渎”。“体用分离才是真相,不二只是自欺欺人的妥协,”雾气中传来冰冷的回响,“坚守本体,摒弃实践,才能获得认知的绝对稳定。”

它释放出“实践消解场”,所及之处,元叙事密码的基因链出现“价值空耗”的变异:科技文明的“探索基因”被扭曲,只愿研究“本体属性的静态数据”,拒绝“开发基于本体的实用技术”;魔法世界的“敬畏基因”退化,法师们只冥想“元素的本体形态”,再也无法唤醒“用魔法解决现实危机的实践能力”——比如用火焰法术融化堵塞星际航道的冰块,或是用植物法术修复受损的生态舱。

元叙事号的舰体在虚耗之雾中变形:一半如凝固的本体符号,只剩抽象的属性标签,舰身“平衡守护”的本体基因被冻结,无法支撑任何针对性的危机应对;一半如散乱的时间碎片,失去所有本质支撑,那些曾用于修复异星文明的工具、用于调节星球气候的装置,都成了无意义的零件堆砌。进化纹路里,那些“因体认体用不二而得的认知突破”——从碳基文明“植物-机械共生”实践中发现“有机共生”本体的新可能,用硅基文明“能量-信息融合”实践反推“能量协同”本体的深层属性——正被“体用割裂符号”逐一覆盖。舰桥的价值系统甚至会自动过滤“成员提出的‘本体适配实践’建议”,将其标记为“浪费本体属性的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