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烤鸟雀(下)(第2页)
事情是这样的。
地里的雀鸟这么多,孩子们捕不完,根本捕不完。
到后来捕雀鸟的部队逐渐壮大,还分成了一队、二队,应该说是东宝队和南宝队。
两个队每天较劲比谁捕的鸟雀多。
钟小小敢打赌,由于一队二队的努力,小墅村今年捡穗子都能比往年多捡几十斤。
她在院子外给孩子们搭了个烤架,村子里知道孩子们在她这儿打牙祭。
就有人循着香味找了上来,拿了自家娃烤的鸟雀一尝,哎哟,味道还真不错。
这么好吃的东西,自家臭蛋居然在山坡头上吃独食,美的他了。
其实本来这个事挺开心的,娃自力更生,把自己喂了个半饱,节省了家里的粮食,可有些人心偏了,看事情就偏了。
有些重男轻女的,发现自家闺女没给弟弟留,自个儿在外面吃肉,或者孩子自己吃了,没往家里带,就不高兴了。
在坡头上就开始揍娃了。
比如村里的小刘氏,原本以为闺女招娣带着两岁的弟弟在这儿加餐,偷摸来瞧,发现闺女吃两个,只给弟弟一个,当场就冲上来把招娣给揍了。
招娣又瘦又黑,弟弟却养得挺结实,一看就是家里的伙食都紧着弟弟,才四岁多的孩子就要带两岁的弟弟,还要给家里打猪草。
好不容易找到组织,混到口肉吃,却要贝亲娘打。
挨了打也不敢哭。
那钟小小就不乐意了,从院子里出来一把将招娣护在身后,道:“你要打人也要看看场合,这里是哪里。”
她现在在村里能挺直腰杆说话。
谁知小刘氏竟不服气:”她一个女孩子,吃什么肉?就应该省给弟弟吃。“
钟小小道:“是吗?那好,明日起,请你女儿不要在来队里捉鸟雀了。
我不喜欢看见有人在我院子外打孩子。”
小刘氏没想到钟小小会这么说,还以为钟氏会赞成她的看法。
钟氏自己不就一直贴补娘家?
她哥成亲,还把家里屋顶的瓦片给车去了娘家。
就算现在好些了,能好到哪儿去。
小刘氏傻眼了,鸟雀虽小,可两岁的孩子能吃多少,她儿子吃一个就吃饱了,但在那么多孩子面前抹不开面子,道:”我就不信,你能给你家闺女吃肉。“
正说着,贝儿就拿了一串烤鸟串出来,上面是钟小小特制烤鸟心。
只能拖着招娣和小儿子灰溜溜的回家。
家里人知道后,婆婆和男人都把她骂了一顿,她婆婆甚至还带着她上门道歉。
倒不是觉得小刘氏打招娣不对,而是觉得不该在钟氏的破头上打孩子。
小刘氏的婆婆送了一篮子菜,问能不能让招娣回来打雀鸟。
说白了,还是惦记给小孙子那点肉。
再说,雀鸟也没几日可打了,能混一天是一天。
不过钟小小说了,每日只能带一只烤雀鸟回家。
这样就能保证招娣在她这儿能吃个半饱。
刘氏和婆婆:……
话都说出来了,也不能收回。
鸟雀再小,也是肉是不?
*
当然,也有孝顺把烤雀带回家给家人一起分享的。
于是就有人起了心思,这拿去集上出摊能不能挣钱?
怎么招也算是野味。
大人们忙着干农活,没工夫捉鸟雀,就从东宝南宝手里收购。
三小只一合计,又发展出一门生意,一只鸟雀2文,卤好的2只5文。
出摊的时候,只要搁那儿烤就行了。
也有单独问钟小小买卤子的。
钟小小算过,最高峰他们的烧鸟集团进账四百多文一天,
中秋庙会上街头到街尾好几家烤鸟雀的,谁能知道背后的供应商都是他们家呢?
后来都风靡到县城去了,间接带动了十三香的生意。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