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磨 作品

第4章 “八叔你跟我走吧”4(第2页)

另一边,胤禛见弘时被过继以后居然好像“开窍了”,多次在朝政上提出有用措施,心里的一个念头顿时出现了【不愧是朕和八弟共同的儿子,果然在八弟身边才聪明得起来。】但这种念头是见不得人的。胤禛没有直接这么说,但胤禛立刻决定,召见弘时。

于是弘时又进宫了,这次不是以皇子的身份,而是以废廉亲王,宗人府囚犯胤禩之子的身份。弘时说:“皇阿玛…啊,皇伯父吉祥。”弘时也是称呼到了一半才想起自己被过继了,改口叫皇伯父。

胤禛问:“弘时啊,你跟你阿玛允禩最近怎么样?在恒亲王府住得还习惯?”弘时恭敬地回答:“回皇伯父,我在恒亲王府一切都好。阿玛他虽身处困境,却时常教导我为人处世和治国理政之法,我受益良多。”

胤禛微微点头,心中对胤禩的手段有些好奇,又问道:“那允禩都教了你些什么?”弘时思索片刻,道:“阿玛说,为君者当心怀天下,用人当唯才是举,不可因私废公。还讲了许多前朝兴衰的故事,让我明白民心的重要。”

胤禛听着,心中暗自惊讶,没想到胤禩还有这般教导。他又试探道:“你如今既做了允禩的儿子,可还念着朕这个皇伯父?”弘时忙跪下,诚恳道:“皇伯父对我恩重如山,我即便身份有变,也绝不敢忘怀。我愿为皇伯父分忧,为朝廷效力。”胤禛看着弘时,心中对他的态度有了些改观,他挥挥手道:“起来吧,你且继续用心学习,日后若有机会,朕自有用你之处。”弘时谢恩退下,而胤禛则陷入了沉思。

没错,由于胤禩这次不再摆烂,而是多次给弘时支招,让弘时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于是胤祺不再整天念着把弘时送走。弘时不用去履郡王府,他的命也就保住了。

弘时这天又来看望胤禩,现在他“八叔”都不叫了,“阿玛”反而叫得很熟练,都过继了嘛,而且胤禩最近让他在朝堂上明显表现不一样了,把弘历都压了一头!

走进宗人府却看见弘历也在,原来,弘历最近察觉到弘时的表现不正常,但弘时又没有幕僚什么的给他出主意(胤禛不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招募幕僚,怕他们太聪明不好掌控),思来想去,弘历想到弘时最大的变化就是被过继给了胤禩,于是他又来看望胤禩了。

弘历也是来很多次了,他和胤禩喝着茶,说:“八叔,三哥来了。”胤禩招呼着:“来,'我儿弘时'好像又长高了!”胤禩打趣着。其实弘时都成年了怎么可能再出现明显的长高呢?但胤禩这句打趣顿时让弘时想起了额娘齐妃生前的样子,弘时走了过去:“阿玛。”

弘历看着弘时,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见弘时过来,弘历也就问了:“八叔,最近三哥在朝堂上的主意是你教的吗?”胤禩微微一笑:“当然,弘时都被过继给我当儿子了,我帮着点不是很正常吗?我的儿子又没有皇位继承权,四阿哥担心什么呢?”

弘历听了胤禩的话,脸色微变,他冷哼一声道:“八叔说得倒是轻巧,可朝堂之事关乎社稷,三哥突然有此转变,难免引人猜疑。”

胤禩摆摆手,不以为然道:“你的皇阿玛对我的猜疑不是一直都在那里吗?还是说,四阿哥以为只要我什么都不做,他就不会猜疑我了?”

弘历被问得一怔,确实如此,一开始胤禛登基时,胤禩是用心干活的,但后来浙江大洪水胤禛不肯出钱赈灾,还写圣旨说那都是百姓不信佛活该,私底下又说是怕胤禩和胤祥挪用款项(是的,胤祥也建议赈灾,于是胤禛当时觉得胤祥的话也不可信)。

想起自己小时候住在圆明园,生活质量全都是靠八叔带来的小礼物才能保证,弘历缓和了语气说:“八叔,侄儿并无猜疑之意,只是担心三哥行事莽撞,误了大事。如今朝堂局势复杂,还望八叔多多教导三哥,莫要让皇阿玛再添烦恼。”胤禩点点头,“四阿哥放心,我自会教导弘时。他如今已明白事理,知道该如何为朝廷效力。”

弘时也在一旁说道:“四弟,你放心,我不会做出让皇阿玛和朝廷为难之事。”弘历看着弘时,心中虽仍有疑虑,但也不好再说什么。他转而对胤禩道:“八叔,侄儿还有一事相问。不知八叔对当今局势有何看法?”

胤禩沉思片刻,糊弄道:“当今局势看似平稳,实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乱。为君者需平衡各方利益,用人得当,方能稳坐江山。”弘历听后,陷入了思索,他觉得胤禩所言极是,心中对胤禩的智谋又多了几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