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胤礽(136)(第2页)
康熙眼角有些湿润,转头对太医道:“无论如何,都要尽力救治。”太医连忙跪地称是。此时,胤禩上前一步,恭敬道:“皇阿玛,弘昱病成这样,不如让儿臣去请几位民间名医来,说不定能有转机。”康熙心中一动,却又警惕起来,他怀疑胤禩此举另有目的,但又不好拒绝,便冷声道:“那便有劳你去办吧,但莫要耽误了时间。”
胤禩领命退下。康熙坐在床边,看着弘昱,心中思绪万千,既担忧孙子的病情,又对八爷党这群人充满了戒备,不知道他们在这弘昱病榻前还会生出什么事端。
一会,胤禩带着几个大夫进来了,大夫们一摸弘昱的脉搏,却都摇头,一个胆子大点的大夫直说:“胎里不足,常年抑郁,之前一年应该已经是努力吃了不少药把命吊着,现在,油尽灯枯。”
康熙早就有心理准备了,但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他还是很难受,他看着弘昱,问:“孙啊,你有没有什么想完成的事?”
弘昱很想让康熙把胤禔从圈禁中放出来,但是他却也知道,当年胤禔魇镇事件以后,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于是弘昱只能看着康熙小声说了一句:“我希望能让阿玛知道我死了。”康熙只感觉一阵酸涩,他不可能放出胤禔,但是听到这愿望,还是心里难受,这是皇帝的嫡长孙,照理说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年轻人,但此时却在求自己的爷爷让自己爹能知道自己死了。
弘昱是当年伊尔根觉罗氏在生了四个女儿以后才生下来的儿子,但身体明显胎里不足,他小时候,胤禔还是王爷,对他也是十分宠爱,王府的什么好东西好药材都给他用,这让他没表现出来什么不好,但胤禔被圈禁后,生活条件大不如前,他很快就扛不住了。在自己出来单独居住以后,身体状况也不怎么样,在这个时代,23岁的弘昱还是没有任何子女就是明证。
康熙叹了一口气,看着弘昱说:“孙儿放心,皇玛法定会让人告知你阿玛。”说罢,康熙转头看向魏珠,“你亲自去胤禔那一趟,把弘昱的情况如实相告。”魏珠领命而去。
此时,屋内气氛凝重,八爷党众人虽站在一旁,却都暗自观察着康熙的神色。
天要黑的时候,弘昱呼吸停止,死在了康熙怀里。康熙泣不成声,作为爷爷,心疼嫡长孙在这个年代属于人之常情,八爷党众人没有说什么,默默退出去准备听康熙安排弘昱的后事。
康熙强忍着悲痛,开始安排弘昱的后事。他下令以皇室规格厚葬弘昱,又赏赐了不少财物给胤禔府。然而,就在这时,魏珠却匆匆返回,脸色惊恐。“皇上,不好了,胤禔得知弘昱死讯后,突然疯癫起来,大闹圈禁地,还口出狂言,说要找皇上讨个说法!”康熙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万万没想到胤禔会如此失态。
当然事实上,胤禔根本没说什么,他正哭得难受呢,他和当年的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感情很好,弘昱也是伊尔根觉罗氏最后的孩子,他很是宠爱。听到儿子不行了,他根本没心情“疯癫”,只觉得万念俱灰,甚至想死的心都有了,要不是心里还有“八弟要是成了一定会救我出去”的念头,他都想直接上吊!
而魏珠说胤禔坏话的原因其实是吸引注意力,他希望康熙去看看胤禔再打压一下,这样能让胤禔认清楚他确实只能依靠八爷党。
康熙一马当先走在人群前面朝胤禔的府邸走去,八爷党众人和魏珠都在后面,胤禩小声问:“魏公公为何要说大哥的坏话?”魏珠说:“皇上打压他,他才会更加依赖我们。”胤禩摇摇头:“你在欺瞒皇阿玛,这很不应该,皇阿玛过去一看便知你没说实话,大哥这人我是了解的,他不可能疯癫。”胤禩本来想补刀一句“傻乎乎的和缺心眼一样”,但是这不是他们兄弟四人相处的场景,这么说自己大哥很不好,于是把这句话收了回去没说。
很快,众人来到了胤禔的圈禁地。康熙怒目圆睁,大步踏入,却见胤禔瘫坐在地上,满脸泪痕,眼神呆滞,嘴里喃喃念叨着弘昱的名字。康熙心中一震,顿时明白是魏珠谎报。
但康熙却做出了一个诡异的举动,他并没有惩罚魏珠,在他此时的眼光看来,胤禔=八爷党的同伙,魏珠说胤禔坏话=魏珠不是八爷党=魏珠很忠心(当然他并不知道这只是魏珠作为八爷党出的馊主意)。于是康熙装作生气呵斥了一句魏珠:“这个月俸禄你别想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