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胤礽(132)(第2页)
另一边,年羹尧在向康熙述职完后就要离开京城了,在准备回四川的时候,年羹尧买了一堆大包小包的,要来雍亲王府看望年世兰。
胤禛对于年羹尧一直都是心存忌惮,于是年羹尧看望年世兰,他也要来刷刷存在感,要向年羹尧表现“我很宠爱世兰”让年羹尧放心。
于是胤禛和年世兰就一起将年羹尧迎接进府,胤禛让下人做了一堆符合年羹尧口味的菜,用鸡鸭肉和鱼类做了一桌子,避开了年羹尧从来不吃鹿以外的四足动物的忌口。
“亮工不必多礼,这是家宴,我们是一家人,坐下吃吧,回四川了可就吃不到这么好了。”胤禛热情招待着年羹尧,又给年羹尧夹了一些鸭肉。
年羹尧看着碗里的鸭肉,脸色微变,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恭敬地说道:“王爷厚爱,只是臣还是觉得这鱼肉做得更好,还望王爷莫怪。”胤禛心中一凛,表面上却笑着说:“是本王疏忽了,那就多吃些鱼。”年世兰在一旁也跟着打圆场:“哥哥,皇阿玛和王爷都如此看重你,你此番回四川,定要好好效力。”年羹尧忙点头称是:“妹妹放心,臣定不负皇恩与王爷期望。”
席间,胤禛看似随意地问道:“亮工,你在四川可有遇到什么棘手之事?”年羹尧思索片刻,回道:“王爷,四川地界偶有匪患,不过臣已着手清剿,不日便可平定。”胤禛满意地点点头:“如此甚好,你办事我很放心。”年羹尧忙起身谢恩。
饭后,年羹尧告辞离开。胤禛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眼神变得深邃起来。年羹尧手握四川军政大权,若能为自己所用,定是一大助力,但此人野心勃勃,也需小心提防。
年世兰看出了胤禛的眼神不太对,轻声维护年羹尧:“王爷,哥哥是个聪明人,他懂得该怎么做。”胤禛回过神来,拉着年世兰的手说:“希望如此,世兰,你也多劝劝亮工,莫要行差踏错。”
年羹尧离开以后并没有立刻回四川,而是先去了隔壁的八贝勒府向胤禩辞行。年羹尧一向和八爷党友好,一方面是为了让胤禛知道“我也是有退路的,你要善待世兰”,另一方面也是他自己的投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嘛。
进了八贝勒府以后,八福晋明慧告诉年羹尧,胤禩刚出去拜访官员了。年羹尧对于胤禩不在家时明慧会主持八贝勒府的大局也是知道的,他对明慧说:“那敢问福晋,八爷多久能回来?”明慧说:“年大人莫急,我刚才已经派家丁去追八爷了,八爷片刻就会回来。”
过了差不多一刻钟,胤禩风尘仆仆地回来了:“亮工你要回四川了?”年羹尧忙起身行礼:“正是,八爷,此次前来一是向您辞行,二是感谢您多年来的关照。”胤禩笑着扶起他:“亮工客气了,你在四川好好做事,若有难处,尽管跟本王说。”年羹尧点头称是:“八爷放心,我定会铭记您的恩情。只是如今朝堂局势不明,太子之位悬而未决,还望八爷早做打算。”
胤禩眼神一闪,随即笑道:“我心里有数。你此番回去,也要留意四川的动静,有任何消息及时告知。”年羹尧心领神会:“八爷放心,我定会为您留意。”这时,明慧端来茶点:“年大人,尝尝这茶点,是我亲手做的。”年羹尧连忙道谢品尝,连称好吃。
胤禩又与年羹尧聊了些四川的风土人情和政务情况,年羹尧一一作答。年羹尧又和胤禩说起京城舆论的事,胤禩对于胤禟的营销心知肚明,于是说:“皇阿玛夸奖过九弟,因此我们就在坊间传九弟的得宠,不过亮工也别怀疑,九弟的优点绝对是真实的。”年羹尧点点头,胤禟确实“仗义疏财”没错。
一阵子后,年羹尧起身告辞:“八爷,福晋,我这就回四川了,日后定当为八爷效力。”胤禩和明慧将他送至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