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磨 作品

第131章 胤礽(131)(第2页)

年羹尧在下人的指引下进了雍亲王府,一直宅在家的胤禛果然还是在家。年羹尧收下胤禟的礼物也是为了告诉胤禛他是有退路的,于是年羹尧主动炫耀道:“四爷,这是九爷送给我的荷包,你看,这几个箱子里的每个荷包可都是一百两银子以上的,合起来怎么样也是一两万两银子呢!

胤禛论钱财那是比胤禟差太远了,听年羹尧这么说,他顿时觉得年羹尧是嫌弃他没钱,于是不高兴道:“亮工,本王和你这么亲近,难道你就拿钱来衡量本王和你的感情吗?”

年羹尧连忙拱手赔罪:“四爷误会了,年某绝无此意。九爷此举不过是想拉拢年某,年某收下也是为了探探他们八爷党的口风。”胤禛脸色稍缓,却仍有些不悦,他觉得年羹尧就是在给他下马威:“你既知他的用意,便不可与他们走得太近。如今局势不明,你我都需谨慎行事。”

年羹尧也直白说了:“那四爷可要对世兰好一点,我才能专心为四爷办事啊,四爷你也知道,九爷那边要什么财宝没有啊?你说是吧?”妹控年羹尧左右横跳,为的就是让胤禛忌讳他,从而不得不对年世兰更加宠爱。

胤禛心里已经是牙痒痒的状态了,但支持他的人谈得上重臣的也就年羹尧和隆科多两人,他还真的不能和年羹尧翻脸。于是胤禛脸上堆起笑容,说:“亮工放心,本王一向视世兰如珍宝,自会好好待她。你为我办事,本王又怎会亏待于你。”胤禛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敲打年羹尧。“不过亮工,如今党争激烈,你行事还需更加谨慎。那八爷党看似势大,实则未必能成事,你莫要被他们的小恩小惠迷惑了。”

年羹尧连忙称是:“四爷教诲,年某铭记于心。年某自当以四爷为重,为四爷鞍前马后。”

胤禛点了点头,又道:“世兰近日在府中倒也乖巧,你无需太过担心。你且安心在外为朝廷效力,若有机会,本王自会在皇阿玛面前为你美言。”

年羹尧听了,心中稍安,再次拱手道:“多谢四爷,年某定不负四爷期望。”说罢,便又与胤禛寒暄了几句,才告辞离开。看着年羹尧离去的背影,胤禛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尽管年羹尧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意图,但胤禛想起张晓生前的话,他就是觉得年羹尧心怀叵测,他决定加大年世兰的欢宜香使用量。

另一边,宫里。

兆佳氏自从弘晋死后就被康熙接到宁寿宫和太后一起生活,但最近兆佳氏发现太后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已经到秋天了,太后也许是老年病吧,明显感觉活力一天不如一天了。

于是兆佳氏去乾清宫向康熙请安,提起了太后的身体状况。

虽然康熙和太后并没有血缘关系,但到底是一起以母子名义生活了几十年了,他很快就到了宁寿宫看望太后。

太后看到康熙来了,眼神中也有一丝宽慰:“皇帝来了?”康熙回道:“是啊,皇额娘,听说你身体不太好,朕来看看你。”

太后看了看康熙:“皇帝也老了啊。”康熙老态也已经很明显了,经常头昏眼花,最近太医说他肾脏出了问题,所以导致足部浮肿,康熙用帕子把脚裹住,勉强行走,却还是没逃过太后的眼睛。

“皇帝啊,哀家的妹妹淑惠妃都死了四年了呢,这世界上的亲人是越来越少咯!”太后看着一边宫人抱着的永璥,眼神带着一丝慈祥,说出来的话却是很悲凉。

康熙听太后这么说,心中也不免伤感,坐在床边握住太后的手:“皇额娘,您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康健长寿。”太后轻轻摇了摇头:“皇帝,生死有命,哀家这一生也算圆满。只是放心不下你,这江山社稷还需你多多操劳。”康熙眼眶微红,“皇额娘放心,朕定会守好这大清的基业。”太后又看向永璥:“这孩子乖巧可爱,皇帝要多关心他。”康熙点头,“皇额娘说得是,朕会好好教导他。”

这时,太医前来禀报太后的病情,康熙认真倾听,眉头紧锁。待太医退下,康熙安慰太后,“皇额娘,太医说您并无大碍,只要好好调养,很快便能康复。”太后微笑着点了点头:“皇帝莫要忧心,哀家心里有数。”

天快黑的时候,兆佳氏带着永璥去吃奶,康熙对太后说:“皇额娘啊,儿臣这副样子,也是为江山社稷愁的啊。”太后看着康熙,说:“这几年,皇帝都在为废太子的事焦虑吧?废太子他不是个坏孩子,好好相处吧,他也是你从小养大的,父子之间哪来的深仇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