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共工怒触不周山(第2页)
祝融追到昆仑山下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他的神火在天地倾覆的狂风中摇摇欲坠,赤龙吓得瑟瑟发抖,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威风。
\"疯子......你这个疯子......\"祝融指着共工,声音里带着恐惧。
共工挣扎着站起来,嘴角溢着黑血,后背的伤口还在冒烟。他看着祝融,又看看混乱的天地,突然觉得很累。他赢了吗?好像赢了,又好像输得一败涂地。
三、天倾
女娲找到共工时,他正泡在北海的冰窟里,任由寒气侵蚀他的经脉。玄铁斧被他扔在一边,斧刃上的冰碴已经和他的血冻在了一起。
\"你可知罪?\"女娲的声音很轻,却像块石头砸在冰面上,激起层层涟漪。她的衣裙上还沾着补天剩下的彩石粉末,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
共工抬起头,眼睛里布满血丝:\"我何罪之有?\"
\"你毁了天地的平衡。\"女娲挥手召来片水镜,里面映出天地倾覆后的惨状:西北的天空漏了个大洞,岩浆从洞里汩汩涌出,把大地烧得焦黑;东南的大地陷成了海洋,无数生灵在洪水中挣扎;幸存的人们躲在山洞里,对着崩塌的不周山痛哭流涕。
\"那颛顼和祝融呢?\"共工指着水镜里正在逃命的祝融氏族人,\"他们烧死我全族时,怎么没人问他们知罪?\"
女娲的眼神暗了暗。她抬手一挥,水镜里的画面变成了颛顼的宫殿,那里正在举行盛大的祭祀,颛顼穿着华丽的礼服,对着残缺的天空祈祷,脸上却没有丝毫愧疚。
\"他会受到惩罚的。\"女娲轻声说,\"但现在,我们要先弥补你的过错。\"
她从袖中取出块巨大的五色石,石面上还残留着火焰的温度。\"这是我用昆仑山上的玉石,混合着自己的精血炼成的,能暂时堵住天洞。\"她把五色石递给共工,\"但需要有人在
共工看着那块五色石,又看看水镜里在洪水中挣扎的生灵,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接过五色石,站起身,朝着西北天洞飞去。玄铁斧不知何时回到了他手里,斧刃上的冰碴已经融化,露出寒光闪闪的锋芒。
天洞下方,岩浆汇成了一片火海。共工跳进火海里,忍着皮肉被灼烧的剧痛,将五色石稳稳地托在了天洞下。石面接触到岩浆,发出滋滋的响声,冒出的白烟在他头顶凝成了云。
\"这样能撑多久?\"他对着天空喊道。
女娲的声音从云端传来:\"五百年。五百年后,新的天柱就会长出来。\"
\"足够了。\"共工笑了笑,火焰已经烧到了他的心脏,但他感觉不到疼了。他想起小时候,母亲带他来不周山,指着山巅的云霞说:\"你看,那是天地的笑容。\"
如今,他要用自己的身体,撑起这残缺的笑容。
四、余泽
五百年后,新的天柱在昆仑山上长成了。那是棵巨大的建木,树干直插云霄,枝叶覆盖了千里大地,终于稳住了倾斜的天地。
人们在北海的冰窟里找到了共工的残骸。他的身体已经和五色石融在了一起,变成了块巨大的玄冰,冰里面隐约能看到他怒目圆睁的模样。女娲念在他最终弥补过错的份上,没有让他魂飞魄散,而是将他的元神封存在玄冰里,让他永远守护着西北的天洞。
颛顼因为纵容祝融、逼反共工,被天帝废黜了帝位,贬到北海做了海神,日夜听着海浪的咆哮,反思自己的过错。祝融氏的神火被收回了大半,只能在南方的火山里活动,再也不敢越过黄河半步。
共工的故事渐渐变成了传说。有人说他是个暴躁的暴君,因为打不过祝融就恼羞成怒,撞断了不周山,害得生灵涂炭;也有人说他是个悲壮的英雄,为了给族人报仇,不惜牺牲自己,挑战不公的天道。
只有北海的渔民知道,每当狂风暴雨来临,冰窟的方向就会传来沉闷的撞击声,像有人在用斧头敲打冰层。他们说,那是共工在提醒大家,要警惕那些高高在上的权威,要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有个年轻的渔夫不信邪,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划着船去了冰窟。他在玄冰前看到了奇异的景象:冰里面的共工似乎动了动,玄铁斧的斧刃上凝结出一滴水,那水滴落在冰面上,化作一条小鱼,顺着洋流游向了远方。
小鱼游过黄河,游过长江,游过那些曾经被洪水淹没的土地。它看到新的村庄在废墟上建起,看到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打闹,看到人们对着重建的祭坛祈祷,祈祷风调雨顺,祈祷天下太平。
小鱼最后游到了不周山的残骸旁。那里已经长出了茂密的森林,林间的小溪里,有块半块的玉璧在阳光下闪着光——那是当年那个孩童脚踝上的玉璧,不知被谁捡了回来,放在了这里。
小鱼围着玉璧转了三圈,突然化作一道水汽,升向天空。在云端,它仿佛看到了共工的笑容,那笑容里没有愤怒,没有悲伤,只有一丝释然。
或许,共工触山的那一刻,想要的从来不是毁灭,而是警醒。他用自己的毁灭,换来了天地的重生,换来了人们对公道的思考。就像那道倾斜的天地,虽然带来了灾难,却也让河流找到了新的方向,让生灵在新的环境里,学会了更坚韧地生存。
北海的冰窟依旧矗立在那里,玄冰里的共工凝视着西北的天空,像一座永恒的雕像。而在他守护的这片天地里,万物生长,生生不息,诉说着一个关于愤怒、毁灭与重生的古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