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外卖骑手张伟:车轮之上的知识赛道(第2页)
“我知道这封信很荒谬,就像我现在膝盖上的伤口一样真实。求你了,别让十五年后的你,也像我一样,在暴雨里摔得鼻青脸肿,还得对着手机里的‘超时’提示,后悔当年在球场上浪费的每一分钟。”
信的最后,用红笔重重写着:“时间不会给外卖骑手‘再来一次’的机会,但现在的你还有!”
张伟握着信纸的手被汗水浸湿,篮球场上的喧嚣突然消失了。他看着照片里那个在暴雨中摔倒的自己,又看看手中的篮球,突然觉得无比讽刺。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陆续回教室,他却转身跑向教学楼,把篮球扔进了操场边的垃圾桶。
数学老师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看到气喘吁吁的张伟,皱起了眉头:“怎么没去上体育课?”
张伟把信放在老师面前,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老师,我想把以前的数学错题都补回来,还来得及吗?”
老师愣住了,随即看到信纸上的内容,沉默了很久,从抽屉里拿出一叠试卷:“来得及。从今天开始,每天放学来我办公室,我给你补课。”
那天放学后,张伟没有去球场,而是坐在教室里,把数学错题本工工整整地贴在课桌前方。夕阳透过窗户照在错题本上,第一道题是“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优解”,他拿起笔,第一次觉得,这道题比任何一个三分球都更有吸引力。
【叁·十五年代码,算法里的时空】
改变是从告别篮球场开始的。
张伟收起了所有的篮球杂志,把手机里的游戏全部卸载,每天课间十分钟,他会抱着数学课本冲向办公室。起初同学们觉得他“装模作样”,有人在他背后喊:“张伟,不打篮球改当书呆子啦?”他只是笑笑,继续研究他的函数图像。
数学老师给他制定了详细的补课计划,从最基础的公式开始,一点点填补他落下的知识。他把错题本上的每一道题都重做三遍,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错误原因和解题思路。晚上回家,他会打开台灯,对着电脑看数学网课,直到眼皮打架。
高三那年,他在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凭借这个奖项和优异的高考成绩,顺利考入了国内顶尖大学的数学系。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他去了当年扔篮球的操场,捡回了那个已经瘪掉的篮球,在上面写下:“谢谢你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得分’。”
大学四年,张伟像一台精准的计算器,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他主修应用数学,辅修计算机科学,每天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编写代码,推导公式。他参加了全球大学生算法竞赛,带领团队获得冠军,那时候他才明白,数学卷子上的“满分”,真的能让他“跑得更远”。
2028年,张伟毕业后进入国内顶尖的互联网公司,成为一名算法工程师。他参与研发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优化外卖配送系统的路径规划算法。当他在电脑前敲下第一行代码时,想起了八年前信纸里面那张暴雨中摔倒的照片,想起了信里那句“连计算送餐最优路线都算不明白”。
他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城市交通数据、骑手行为模型和订单分布规律,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设计出了一套更智能、更高效的配送系统。新系统上线后,骑手的平均配送时间缩短了15%,超时率下降了40%,而骑手的收入却提高了20%。
2035年7月,全球智慧物流峰会在龙华市举行。
张伟作为外卖配送系统的技术总监,站在主会场的演讲台上。他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头发梳理得整齐,眼神自信而从容。身后的大屏幕上,正在播放一段动画——左侧是十年前他骑着电动车在车流中穿梭的模糊监控画面,右侧是现在由算法规划的最优配送路线,无数条蓝色的线条在城市地图上有序交织,形成一张智能的网络。
“十五年前,”张伟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想起了信纸里面的我是一名外卖骑手,每天在城市里奔波,被时间追赶,被‘超时’困扰。那时我以为,车轮的速度决定了我能跑多快。”
他指着屏幕上的算法模型:“后来我发现,真正决定速度的,是知识。数学里的最短路径问题,计算机里的机器学习算法,这些知识构建的‘赛道’,比电动车轮更能带你穿越时空。”
画面切换,出现了他高中时的数学错题本和现在的代码界面:“曾经我用车轮赶时间,现在我用知识规划时间。而知识,永远不会超时。”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一位记者站起来提问:“张总监,您觉得这套系统对骑手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张伟笑了笑,想起了十五年前信纸里面那个在暴雨中摔倒的自己:“不是让他们跑得更快,而是让他们有选择的权利。知识赋予的,不是被迫追赶时间的焦虑,而是从容规划人生的自由。”
峰会结束后,张伟收到了一条短信,是当年带他打篮球的哥们儿发来的:“伟哥,在电视上看到你了!真牛!当年要不是我拉你去打球……”
张伟回复:“没什么‘当年’,所有的选择都是赛道。只是我后来才知道,知识这条赛道,通向的是更广阔的天地。”
他走出会场,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的马路上,依旧有外卖骑手在车流中穿梭,但他知道,因为他们团队研发的系统,这些骑手的“超时焦虑”正在减少,他们有了更多时间吃饭、休息,甚至学习。
他拿出手机,打开一个新的App界面,那是他正在研发的“骑手终身学习计划”,里面有数学、计算机、甚至大学课程。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配了一张当年的篮球和现在的代码界面的对比图,文案是:
“从车轮到代码,从超时到自由。感谢那封让我明白‘知识赛道’的信,更感谢那个放下篮球、拿起笔的自己。”
此刻,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或许还有另一个骑着电动车的骑手,正在为“剩余时间5分钟”而焦虑,而一封来自未来的信,正躺在他明天要翻开的数学课本里,等待着告诉他:车轮之上,还有更宽广的知识赛道,那里没有“超时”,只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