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懂云天 作品

第6章 抗辐射向日葵·基因强化剂

切尔贝利禁区的黄昏弥漫着淡绿色的薄雾,那是辐射尘埃在夕阳下的光学效应。当当的机械臂戴着三层防辐射手套,小心翼翼地将蓝藻的光合基因片段注入向日葵幼苗的叶绿体。培养舱外的辐射检测仪显示2000usv/h,但透过铅玻璃,能看见幼苗的叶片正在发出微弱的荧光——那是基因编辑成功的标志。

"叶绿体dnA整合完成,"当当的声音带着紧张,"现在启动光合作用增强程序。"他按下按钮,培养舱内的Led灯切换为蓝藻最敏感的480n波段,幼苗的气孔张开,开始以普通植物三倍的速度吸收二氧化碳。林月瞳的星芒能量在培养舱外形成保护罩,她能感知到基因层面的细微波动:"光能转化效率提升至28%,比预期高3个百分点。"

三天后,首批基因编辑向日葵被移植到禁区核心区。它们的茎秆比普通向日葵粗一倍,叶片边缘呈现蓝绿色的金属光泽,根系分泌的柠檬酸将土壤中的铅离子浓度从500pp降至450pp。然而,就在团队庆祝突破时,绿色和平组织的无人机群突然降临,撒下写有"基因污染警报"的传单。

"这些怪物会摧毁整个生态系统!"环保组织领袖艾琳·沃克在全息新闻发布会上展示向日葵的荧光照片,"它们的花粉能传播到百公里外,污染野生植物基因库!"她身后的屏幕上,模拟动画显示向日葵的蓝藻基因随季风扩散,导致整个东欧平原的植物发生不可控变异。

林月瞳主动请缨前往联合国环境署作证。她的星芒能量在会议厅中央凝聚成向日葵模型,每一片花瓣都闪烁着金色的标记:"我们用光子印记技术标记了所有编辑基因,"她的指尖划过虚拟根系,"任何与野生植物的基因交流都会触发荧光警报,就像这样——"全息模型突然绽放出强光,仿佛千万颗小星星在跳动。

当当同步展示基因检测数据:"过去三个月,我们在禁区周边500公里内检测了17万株植物,没有发现任何基因污染案例。相反,"他调出对比图表,"向日葵的根系分泌物正在激活土壤中的天然微生物群落,放射性铯的迁移率降低了65%。"

然而,抗议活动仍在升级。某天深夜,叶云天的实验室遭到不明身份者破坏,培养舱的防辐射玻璃被凿开裂缝,即将成熟的向日葵花粉正在泄漏。林月瞳的星芒能量及时凝结成冰晶,将花粉固定在培养舱内:"他们用了emp电磁脉冲,切断了所有电子锁电源。"她看着满地狼藉,突然注意到泄漏的花粉在星光能量中呈现出稳定的晶格结构,没有发生任何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