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汉东省委,那间最高规格的会议室内。空气,仿佛被沙平光那份长达百页的《风险评估报告》,彻底抽干了。

一百零八个问题。

四十八小时。

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布满了专业术语和数据陷阱的迷宫,刁钻而又致命。

别说四十八小时,就算是给汉东大学整个经济系的专家团队四十八天,也未必能给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这是一场来自“专业”和“程序”的、赤裸裸的降维打击。

也是沙瑞金为赵峰,精心准备的、一个无解的“死局”。

会议室里,所有汉东方的干部,脸色都变得无比凝重。他们看着那个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年轻人,心中都捏了一把冷汗。

赵立春和高育良,更是几次想开口反驳,却又被沙瑞金用“我们这是对汉东负责,对国家的财产负责”这种大义凛然的话,堵得哑口无言。

然而,就在这片令人窒息的沉默中。

作为风暴中心的赵峰,却缓缓地,站起了身。

他没有去看那份厚得如同字典般的报告。

他只是看着沙瑞金,脸上露出了一个平静的、甚至带着一丝歉意的微笑。

“沙书记,各位领导。”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会议室。

“首先,我要感谢考察组的各位专家,为我们汉东的改革事业,提出的宝贵意见。这份报告,很专业,很详尽,体现了各位严谨的科学态度。”

他先是客客气气地戴上了一顶高帽。

随即,话锋一转。

“但是……”

“恕我直言。”

他环视全场,目光最终落在了沙平光的身上,那眼神,平静,却又如同在看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这份报告,从根本上,就犯了一个错误。”

“它太‘专业’了。”

“专业到,完全脱离了我们汉--东的实际,脱离了我们汉东三千万人民,最真实的愿望。”

“所以,”赵峰的嘴角,勾起一抹让沙平光感到极度不适的、云淡风轻的弧度,“对于这份报告,我们,不需要四十八小时来答复。”

“现在,我就可以给各位,一份更真实,也更生动的……答卷。”

赵峰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他只是对着身后的秘书陈铮,轻轻地点了点头。陈铮会意,立刻走上前,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u盘,插-进了会议室的中央多媒体系统中。

下一秒,会议室那块巨大的投影幕布上,画面亮起。

出现的,不是任何复杂的数据报表,也不是任何专业的理论分析。

而是一段段,由汉东卫视的记者,走遍了全省,采访了上百位普通民众后,剪辑而成的、充满了烟火气的……纪录短片。

第一份“答卷”:来自西风里的笑脸

画面里,是绿藤市那片热火朝天的棚户区改造工地。

一位曾经的红星机械厂劳模,正站在刚刚封顶的新楼房前,他黝黑的脸上,露出了质朴而又灿烂的笑容。

“专家说有风险?”

“啥叫风险?俺不懂!”

“俺只知道,以前俺住在漏雨的破瓦房里,一家三代人挤在一张床上,看不到一点希望,那才叫他娘的风险!”

“现在,赵部长给俺们建新房,给俺们发高工资!俺们浑身都是劲!年底,俺就能住上这亮堂堂的新楼房了!这日子,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