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前尘往事(第2页)

人果然是复杂的。

在三千营,所有人都很尊敬敬佩姜振亮,他也配得上这份尊敬,但对于姜夫人来说,他显然不是个合格的夫君。

慕映烟道:“姜涛君和姜振亮的关系僵硬了三年,直到钟氏及其子出意外死亡后,姜振亮才开始醒悟,主动和姜涛君缓和关系,对姜夫人也愈发尊重,不曾再有宠妾灭妻之举。”

楚定驰叹口气,对姜振亮的行为不做评价,道:“姜涛君的不学无术应该只是装的。公主觉得钟氏的死和他有没有关系?”

那时候姜涛君只有十三岁,按理说他太小还做不了什么事,但一个从十岁就开始隐藏自已的人,很难断定他真的没有这个能力。

慕映烟听言笑了,托腮看向楚定驰:“相公,看来我们真是心有灵犀呢。我也这么怀疑,让锦衣卫去调查,但因为时间太久远,当时又没人注意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没有查到什么线索。就连姜夫人曾经小产这件事,若非找到曾在姜府当差的老奴,这件事怕是也查不到。”

楚定驰没理会慕映烟的挑逗:“是不是姜涛君所为,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

慕映烟认同这句话:“不过姜涛君显然是有才能的,总这么无所事事未免浪费。”

楚定驰一愣:“公主想要召姜涛君入仕?”

慕映烟点头:“元初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朝廷目前确实是人才济济,但那都是正宣一朝的人,慕元初也需要有自已的人。

慕映烟本来的打算是看明年的会试有没有人才,姜涛君算起意外之喜。

至于姜涛君如今只是个秀才?

这对于慕映烟来说根本不是事。

皇帝赏识一个人,压根不需要看他有没有生员身份。

直接召人入仕,便是皇帝的权利,如今太子监国,自然也有这个权利。

楚定驰好奇:“打算让他进哪个衙门?”

慕映烟沉吟:“先进翰林院看看。”

楚定驰愣了:“翰林院都是进士前二甲,姜涛君进入怕是格格不入吧?”

一个秀才进翰林院,怕是要引起轰动。

慕映烟很淡定:“若是他不适合,自然有别的出路。”

楚定驰却想起一件事,愕然地看着慕映烟:“公主这么看好姜涛君?”

大乾可是流传着一句话——自古首辅出翰林。

翰林院并非什么特别有实权的衙门,但却是首辅的必经之路,所有当过首辅的人都在翰林院待过。

慕映烟道:“只是想看看他合不合适。”

沈耀坤野心太大,不适合当首辅,严德昌撑不了几年,哪怕现在开始培养首辅,也得数年时间。

但能早点找到合适人选,就能节省些时间。

慕映烟未必对姜涛君寄予多大厚望,但确实给了他机会。

楚定驰感叹:“以后的事暂且不说,一个秀才进翰林院,翰林院那些人怕是要进宫讨个说法。”

慕映烟勾唇:“那就让他们讨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