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贤弟认为不妥?(第2页)
“大哥呀,要我说多少遍你才能明白呀,李艺他到不了武功,在豳州就败了,你呀,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再说了,突厥二十万大军都折在咱们武功了,你当罗艺是傻瓜呀,放着奉天、醴泉不打,非过来碰咱们这块硬骨头。
据我估计呀,李艺见突厥败北,估计这会都吓破胆了,敢不敢造反都不一定了。”
赵晨摇了摇头道:
“他肯定会造反的,执失思力被抓之后,把他给供出来了,陛下因为初登大宝,需要稳定朝局才没有动他。”
宋笃赫道:
“这话说的,他又不知道执失思力把他供出来了,有什么好担心的。”
赵晨苦笑道:
“贤弟也太想当然了,通敌是多大的罪呀,那可是要抄家灭族的,是能拿来赌的嘛?他压根不需要知道执失思力有没有出卖他,只需知道执失思力被捉了就足够了。”
话说到这里,宋笃赫顿时也来了兴致。
记的历史上,这个倒霉催的执失思力,是在渭水之盟前,当使者出使长安时被李世民给扣下的。没想到自己来了以后,他们连长安都没能靠近,依旧没能逃脱被俘虏的命运。
“对了赵大哥,颉利逃走时,让他们负责殿后,摆明了是在坑他们,他们怎么不投降不逃跑,反而打到我们这里来了?”
赵晨道:
“这个房相倒是跟我提过一嘴,颉利走时,说是要去突袭长安,让他们留在原地牵制我军。
执失思力不放心,派人悄悄跟着,结果发现,颉利往东走了不远,便掉头向北,朝草原去了。
他们手里只有五天的口粮,还没了战马,这点吃食,根本走不出大唐,只能选择放手一搏。
打好了,抢些军马牛羊,好撤回草原。打不好,大不了投降大唐,总好过待在那里等死。”
“他倒打的一手好算盘。”
宋笃赫挠了挠下巴,斜瞟着赵晨问道:
“陛下怎么说,是杀还是放,又或者,留用?”
赵晨道:
“留用了,给了个虚职。这是没办法的事,若投降了还杀,以后再和突厥打战时,他们就会拼死反抗,倒不如怀柔一些,让突厥人不至于每次被围都做困兽之斗。
怎么,贤弟认为不妥?”
宋笃赫摊了摊手:
“你可别害我了,陛下都定了,我能说啥,说不巧又是砍头灭族的大罪。”
赵晨急道:
“瞧你说的,哥哥还能卖你不成,我虽觉的陛下做的对,却总觉的怪怪的,说不出哪里有什么不妥,贤弟既有高见,不妨说给愚兄听听,就当是为愚兄解惑了。”
“唉!”
宋笃赫叹了口气,故作高深的说道:
“既然兄长诚心想问,那我只好献丑了,不过说好了,这事只有咱俩知道,说出去我可是不认的,大唐的律法,太吓人了。五天能被族灭三回。”
赵晨笑道:
“还不是你自己不分场合信口开河的乱讲,还好陛下不与你计较,若不然,多少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不过今天你说话倒是小心多了,至少不似以前那般口无遮拦了
好了,快说来听听,到底哪里不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