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学堂二
彦青一听这话,喜得站起身来,拱手对姑姑姑父道:
“彦青不才,这些年一直在私塾里读书,白白吃了这些年粮食,一直心中暗自生愧,姑姑姑父不嫌弃,我明日就去义庄给木头大哥帮忙,不会的我让他教我便是。”
彦青去过义庄几次,知道木头和幺娘管着一两千人,每日忙得脚不沾地,他却在家中舒舒服服做大少爷,心中确实一直不安。
“那倒不必,让你读了这么多年书,又考了秀才,大材自然必有用,姑姑想让你去义庄筹建学堂,如何?”
翻过了年,彦青就算十六岁,要照这古时空的习俗,都能议亲娶媳妇,算妥妥的成年人一枚。
派他去筹建学堂,独当一面,红果可是等了好多年,如今终于等着了。
彦青有些惊讶,办学堂,他?能行吗?
他虽有秀才功名,可当今世上创办学堂的不都得是大儒吗?
就算是柳家私塾请的先生,那也是举人,有些阅历与经验。
红果慢慢喝着茶,把她创办学堂的理念与彦青娓娓道来。
“首先就是要扫盲,文盲你知道吧?就是睁眼瞎,不识得字不会算账,一辈子就只能糊涂着活,这人必须得开智,有了智慧才能像个人一样活着,明事理晓是非知廉耻有进退,有自我不为人所控所奴役,不扫盲怎么开智呢?像李柱那一辈就算了,但是下一辈必须都识字明理。”
彦青似懂非懂的,只觉姑姑的话在他心里燃起一把火,以前他读书只想着出人头地报效朝廷,从没想过别的。
“再其次呢,就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不要搞科举那一套,要百花齐放,懂农耕的,懂工艺制作的,和读圣贤书的并没有高低之分,社会国家,虽以农桑为本,工匠商贾也是不可或缺的人才,倒是那些贵族士大夫,没什么作用,只会玩心机权谋,霍霍百姓,不要也罢。”
彦青啥都不敢说了,照姑姑这么说,他这种读书人有什么用?大概也属于不要也罢的行列……
红果看出他惶恐,意识到自己说的有点太超前于这个时代,笑一笑给彦青斟了一杯茶递过去,安慰道:
“是姑姑说的太玄乎了,我的意思是,咱们办的学堂不以科举入仕为目标,更看重通识与技能教育,孩童十岁前完成基础教育,能识字读书算账,十岁后分科,按天赋特长去学农桑,工匠,算术,医学,纺织等等,到十六岁就能去各行各业为社会百姓服务,你看如何?”
彦青把茶喝了,细细揣摩一番,才小心翼翼地说:
“姑姑这个想法倒是新奇,只是如此一来,学堂需要聘请很多先生,我可以教经典文集,教算术,洛原兄可以教君子六艺,但是农桑,木工铁艺纺织,医学这些……”
红果颔首,彦青果然聪慧一点就透。
“这些等学堂办起来,再慢慢去找先生,不要小看了民间,多才多艺有识之士多的是,就义庄和山谷里几千流民里,就能找出不少有本事的来。”
见彦青点头,红果又说到第三条,就是男女平等。
“无论男女,从五岁起便开始上学堂念书,也不拘行业科目,只要有天赋,女子可打铁,上战场,男子可纺纱,可做育婴师。”
红果大概将自己的思路与彦青说清楚,最后又嘱咐道:
“倒不必着急,当下就是把义庄学堂给整顿下,我知道许老秀才有些敷衍,你去找木头,问问义庄里有哪些是读过书的,或者有特殊技艺的,都可招揽到学堂教课,不必拘泥于有功名的,只要有所长就行,比如木匠可以来开木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