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大雁(第2页)
前世祖父年年给公司员工按业绩设不同数额奖金,还专门买了一块地皮,给员工建福利房。
这些招数,红果耳闻目染,几乎成了本能。
别说王木匠了,李柱夫妻听了这话都心潮澎湃,笑得合不拢嘴。
青砖大瓦房啊,他们种田人家,一个村里也就里正能住上,还是半青砖半泥胚的!
吃过饭歇了片刻,红果又领着李柱和王木匠几人,去田地里转了转,说了说开渠引水的思路。
这山谷里里虽然有河有湖,可到了秋冬枯水期或雨水少的年份,灌溉怕还是会紧张。
毕竟以后可不只李柱家这十几亩田地,沿着河道再绕湖边往西南去,起码得有千顷良田。
开荒的同时引渠造堰筑坝,有备无患,防洪涝,备干旱。
李柱有些激动,他早想到这个了,就怕东家没种过地,不懂其中关键,嫌麻烦不说,也费银子和人力。
他手舞足蹈地,指着大河,还有山坡上的汩汩溪流,语无伦次地说:
“东家,山上有水,引过来,河边挖水沟,隔着这么远,挖一条,河沟中间也挖通,这样就不愁没水浇田。”
红果笑着点头,鱼米之乡,就该湖泊河流,阡陌交通。
李柱毕竟见识短浅,只知道开水沟引渠,真正厉害的是筑坝造堰挖水库。
前世红果去都江堰参观过
,千年前李冰能造出那般震撼的水利工程,实在令人叹服。
她倒没那般雄心要在这桃源造出都江堰来,不过效仿一二总是可以的。
只是这种水利工程,需要大量人力,还得有专门的技术人才,红果心知不能急。
衣食住行,先解决了吃,再安排采石建窑,建屋起舍。
然后得发展桑麻,兴建水利,修路,办学堂,开民智。
一步步来,三五年不够,十年功夫这桃源村总该有些模样。
“你有时间就从河边挖水沟引水,先顾好你那十几亩田,等日后进山谷开荒人多,咱们再组织人力,一起开渠筑坝造堰。”
李柱连连点头,东家娘子这一声咱们,让他心里烧了一把火般,热气腾腾,想着怎么也得把荒开好了,地种好了,才对得起东家。
几人在麦田里转了一圈,赵十武和木头也回来。
还真让他猎到两头南飞过冬的大雁,喜滋滋乐呵呵,老远就冲红果扬手邀功。
只是追逐大雁时,赵十武不小心跌落泥塘,一身泥水,红果顾不上欣赏那大雁,拉着他赶紧回温泉。
“这冬日阴寒,可别受寒生病,快些回去洗洗,温泉里泡泡,我生个火堆把衣服给烤干了。”
连饭都顾不上吃,两人回了温泉小屋收拾,好在赵十武时常留宿山中,在小屋里留了备换的衣物。
红果烧了一堆篝火,把洗干净的衣服烤干,李嫂用竹篮子提了饭菜过来,两人烤着火美美吃过,一夜无话。
王木匠父子在李柱家打地铺将就了一夜,下山后收拾了工具衣物炊具,就拉着田嫂子进山了。
他们着急开荒,赶着春耕还能种一茬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