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推陈出新
西南冬天温度虽然不会太低,但湿寒阴冷,比干冷更熬人,红果尝试着做麻辣烫。
将夏日的甜品餐车改成麻辣烫小摊,素菜像白萝卜大白菜这种一文钱十串,稀罕点的蘑菇一文钱五串。
豆腐豆干木耳一文钱两串或三串。
至于荤菜一文到三文钱一串不等。
周家麻辣烫一时火爆杨柳镇,连私塾先生学童散了学,都要来排队吃上几串。
有些贫寒人家,花上几文钱买几十串素菜,红果还让大小壮给人舀上一大碗汤。
别小看这汤,麻辣烫里各种荤肉,煮出来的老汤又鲜又香,泡饭煮面吃,穷苦人家过年才能吃上的美味呢!
麻辣烫火起来,红果接下来还想推火锅,烤串,配上自己酿的米酒,不愁秋冬生意不火爆!
可红果研究好几日烤串炉子和火锅,发现不成。
这两样其实最大成本不是食材,而是炭火和炉子锅具。
古时候冬日炭火与夏天的冰一样,价格昂贵只有富豪之家才能享受。
烧炭者辛苦烧出来的木炭要换成铜钱买米面衣裳,一家人才不会冻死饿死。
要不然怎么会有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诗句呢?
还有火锅的锅具最好是铜制,这就太难得了,铁锅都贵得要死,铜锅……红果直挠头,看来只能放弃了!
可这么好的商机又实在舍不得,这日正咬着笔头纠结伤脑筋,田嫂子进来回报说,门上有个娘子带着两个姑娘来访,说是以前食舍的掌柜,东家娘子的丛姐。
红果忙把手头纸笔丢下,迎了出去。
她有大半个月没见着云朵了,想来秋收已必,她要带着大丫小丫去府城,这是辞别来了。
果然,云朵背了一袋子新米进来,说是秋收刚打的。
“其他的交完税都卖了,特意留了一袋子最好的稻谷,磨出来白米,给你拿了一半,另外一半我带去府城,也给她爹尝尝。”
云朵说完,想到红果不待见柳得运,有些懊恼地咬了咬嘴唇,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红果没在意,弯腰低头,伸手抓了一把白米,搓了搓又放到鼻尖闻了闻。
这时候的稻米不像前世那般精加工,说是白米,其实还是带点黄,颜色不好看可扑鼻而来是新米清香,红果抬头笑着道:
“多谢了,我最爱喝这新米熬的粥,又浓稠又清香,做成干饭粒粒分明,耐嚼还糯糯的。”
这时候普通老百姓都吃不起白米白面的,最上等的贡品白米要三十文一斤,比肉还贵!
一般的白米白面也要十几文一斤,一个月光吃米,一人就要花四五百文,哪里吃得起哦!
都是把新米卖掉,再买几文钱一斤的糙米陈米,家境好些的买些粟米就是小米,混着红薯豆饭吃。
有些穷苦佃户家的孩子,甚至从小到大,都没尝过白米饭的滋味。
烧炭的用不起炭,种田的吃不起米,这就是时代现实,红果暗自感叹,还是前世社会好啊,至少百姓得温饱,共同奔小康!
云朵知道她挑嘴,粗粮糙米根本咽不下去,所以把自己舍不得吃的新米拿过来给她,也实在是用心了。